绪论 1
一、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1
二、本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3
三、解决地基基础问题的途径 4
第一章 地基岩土与地下水 6
第一节 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6
一、主要造岩矿物 6
二、岩石的成因类型和主要特征 8
三、岩石的工程分类 11
第二节 土的成因类型 13
一、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13
二、冲积物 15
第三节 土的组成 16
一、土的固体颗粒 16
二、土中的水和气体 20
三、土的结构和构造 21
第四节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22
一、指标的定义 22
二、指标的换算 25
第五节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27
第六节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29
一、界限含水量 29
二、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31
三、粘性土的灵敏度 32
第七节 土的工程分类 33
一、碎石土 33
二、砂土 33
三、粉土 34
四、粘性土 34
五、特殊性土 34
第八节 地下水 35
一、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35
二、土的透水性 36
三、动水力和流砂现象 38
四、地下水的侵蚀性 39
策九节 地质构造 40
一、褶皱构造 40
二、断裂构造 41
三、工程建设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41
第二章 地基中的应力 46
第一节 土的自重应力 47
一、均质土的自重应力 47
二、成层土的自重应力 48
三、有地下水和不透水层存在时的自重应力计算 48
第二节 基底压力 50
一、基底压力的分布 50
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51
三、基底附加压力 53
第三节 地基附加应力 54
一、竖向集中荷载作用 54
二、等代荷载法 56
三、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 57
四、矩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 64
五、圆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 67
六、线荷载及条形均布荷载作用 68
七、地基的非均质性对附加应力的影响 73
第四节 有效应力原理 74
第三章 地基土的变形 79
第一节 土的压缩性 79
一、基本概念 79
二、压缩曲线和压缩性指标 80
第二节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85
一、分层总和法 85
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方法 86
三、计算基础沉降的弹性力学公式 94
第三节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96
一、饱和粘土的渗透固结 96
二、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97
三、关于基础沉降计算的讨论 102
第四节 考虑应力历史的固结沉降计算 103
一、土的压密过程 103
二、前期固结压力 104
三、现场原始压缩曲线 104
四、地基固结沉降计算 106
第四章 土的抗剪强度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第二节 抗剪强度的库伦定律 111
第三节 土的强度理论与极限平衡条件 112
一、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 113
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114
第四节 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 117
一、直接剪切试验 117
二、三轴剪切试验 118
三、无侧限压缩试验 119
四、十字板剪切试验 120
第五节 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 121
第六节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122
第七节 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123
一、不固结不排水剪 123
二、固结不排水剪 124
三、固结排水剪 125
第五章 土体极限平衡 128
第一节 概述 128
第二节 土坡的稳定分析 130
一、粘性土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 131
二、无粘性土坡的稳定分析 134
第三节 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135
第四节 朗金土压力理论 137
一、主动土压力 137
二、被动土压力 139
三、几种常见情况的土压力计算 140
第五节 库伦土压力理论 143
一、主动土压力 143
二、被动土压力 144
第六节 楔体试算法 151
第七节 挡土墙设计 152
一、挡土墙的类型 152
二、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 153
三、挡土墙的稳定验算 154
四、挡土墙的基底压力验算 156
五、挡土墙的墙身强度验算 156
第八节 地基临塑荷载和界限荷载 159
一、地基的变形阶段及破坏型式 159
二、按塑性变形区开展深度确定地基承载力 160
第九节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163
一、普朗德尔理论解 163
二、魏西克公式 165
三、太沙基公式 167
四、斯肯普顿公式 168
五、安全系数的选择 169
第六章 工程地质勘察 172
第一节 概述 172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和内容 174
一、选址勘察 174
二、初步勘察 174
三、详细勘察 174
四、勘察任务书 175
第三节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76
一、测绘与调查 176
二、勘探方法 176
三、测试 181
第四节 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182
一、土的野外鉴别 182
二、土的描述 184
第五节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85
一、勘察报告书的编制 185
二、勘察报告实例 187
三、勘察报告的阅读与使用 190
第七章 浅基础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一、浅基础设计的内容 194
二、基础设计方法 194
三、对地基计算的要求 195
第二节 浅基础分类 196
一、按基础材料分类 196
二、按结构型式分类 197
第三节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199
一、结构构造要求及荷载条件 199
二、土层的性质和分布 200
三、地下水条件 201
四、土的冻胀影响 201
第四节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203
一、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 204
二、根据试验资料确定 205
三、按建筑经验确定 211
四、各级建筑物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212
第五节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12
一、按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计算 212
二、软弱下卧层验算 217
第六节 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 219
一、地基的变形验算 219
二、地基的稳定性验算 222
第七节 刚性基础设计 223
第八节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225
一、构造要求 225
二、轴心荷载作用 225
三、偏心荷载作用 226
第九节 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设计 228
一、构造要求 228
二、轴心荷载作用 230
三、偏心荷载作用 232
第十节 二柱联合基础设计 236
第十一节 建筑物的设计措施和基础施工时验槽 243
一、建筑措施 244
二、结构措施 246
三、基础施工时验槽 248
第十二节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249
一、构造要求 249
二、内力的简化计算 250
三、文克勒地基上基础梁的分析 253
四、地基土、基础梁和框架结构相互作用简介 257
第十三节 交梁基础 258
第十四节 筏板基础与箱形基础 260
一、筏板基础 260
二、箱形基础 262
第十五节 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266
一、探基坑开挖 266
二、混凝土工程 270
第八章 桩基础 273
第一节 概述 273
第二节 桩的分类与质量检验 274
一、预制桩与灌注桩 274
二、按设置效应分类 278
三、灌注桩的质量检验 279
第三节 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 280
一、端承桩与摩擦桩 280
二、轴向荷载下单桩的性状 280
三、桩侧摩阻力的分布 282
四、桩侧负摩阻力 283
第四节 单桩轴向承载力的确定 285
一、静载荷试验 285
二、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 288
三、我国规范的经验公式 290
四、动力打桩公式 293
第五节 群桩的竖向承载力 294
一、粘性土中的群桩 294
二、砂土中的群桩 295
三、规范的经验方法 295
第六节 桩基础设计 297
一、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297
二、桩的类型和桩长的选择 297
三、桩的根数和布置 299
四、桩基中各桩的荷载验算 301
五、桩身结构设计 301
六、承台设计 304
第七节 地下连续墙 310
一、施工工艺简介 310
二、结构设计要点 312
第八节 沉井基础 313
附录 桩的水平承载力 314
第九章 软弱地基处理 324
第一节 软弱地基的工程特性 324
一、软土的特性 324
二、杂填土的特性 327
三、冲填土的特性 327
四、松散砂土的特性 327
第二节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328
第三节 换土垫层 329
一、换土垫层的作用 329
二、砂垫层的设计 329
三、砂垫层的施工要点 330
四、其它垫层 332
第四节 挤密桩与振冲法 333
一、挤密砂桩 333
二、生石灰桩 335
三、振冲法 336
四、复合地基的计算 338
第五节 碾压与夯实 339
一、机械碾压 339
二、振动压实 340
三、重锤夯实 341
四、强夯法 341
第六节 排水固结 346
一、砂井堆载预压 346
二、真空预压 347
第七节 胶结加固 348
一、灌浆法 348
二、旋喷法 349
三、深层搅拌法 350
第十章 特殊性土地基 352
第一节 岩石地基与岩土地基 352
一、岩石地基 352
二、岩土地基 354
第二节 红粘土和岩溶地基 355
一、红粘土的特征与评价 355
二、岩溶和土洞处理 356
第三节 黄土地基 358
一、湿陷性黄土的基本特征 358
二、黄土湿陷性的评定 360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勘察和工程措施 362
第四节 膨胀土地基 366
一、膨胀土的特征 366
二、膨胀土地基的评价 369
三、膨胀土地基的设计、施工及维护 372
第五节 季节性冻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378
一、设计措施 378
二、施工措施 379
三、使用期间的措施 379
参考文献 381
后记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