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思考中的回忆 1
第一章 我的童年 3
家乡 3
家世 4
我的伯父 4
大姐刘淑英 8
第二章 走上革命路 10
凤翔师范学校 10
组织凤师抗日救亡协会 12
参加抗日民族先锋队 12
西师的抗日宣传队 14
决心追寻共产党 16
第三章 延安岁月 18
云阳青年干部训练班 18
奔赴延安 20
听毛主席作报告 22
被日军飞机炸伤致残 27
在凤翔县委任统战部长 30
重返延安 33
延安的行政学院研究班 35
行政学院学生会主席 37
与吕枫结婚 37
延安大学 39
在延安整风审干运动中 40
第四章 特殊时期的特殊战斗 44
日本投降以后 44
北平解放日报临时发行处 45
北平城里的解放区 47
街头“小游击队” 48
“四三”事件 51
暂回解放区 54
深深地怀念 57
第五章 转战东北 62
黑龙江支前大队政委 62
在拜泉县搞土改 64
东北军区空军苏军招待总处 66
第六章 跨入航空新领域 70
东北军区空军工程部 70
在刘震司令员领导下工作 72
调军委空军工程部 74
第八次机务工作会议 77
第七章 创建空一所 82
空军急需技术装备研究机构 82
受命组建、拟定规划 83
规划调整与实施 85
目的是出研究成果 88
第八章 组建六院一所 90
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 90
合编组建 91
首届党代会 94
进驻塔湾 96
贯彻《科研十四条》 98
摘帽子、解疙瘩 100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103
出成果、出人才 106
重点培养尖子、苗子 108
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加强技术责任制 111
创建科研条件 113
建立综合试验室 114
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114
试验设备的设计与研制 118
测试仪器设备的配置 120
生产条件建设 120
第九章 歼8飞机的研制 123
“通过仿制、摸透到自行设计” 123
摸透米格-21 124
方案确定 129
两位元帅的亲切关怀和支持 135
现场设计 136
试制 140
共同的信念和愿望 141
不应被遗忘的总设计师 143
首飞上天 147
坎坷历程 155
第十章 夭折的歼9 163
一对孪生兄弟 163
命运各不相同 166
为新型歼击机研制奠定基础 166
第十一章 文革期间 168
军事管制前的一所 168
与炮司军管会领导的交锋 170
专政队 175
危难之时见真情 179
空军军管会接管一所 181
“相信群众能支持我” 182
第十二章 走出牛棚后的日子 185
应召进京 185
收拾烂摊子 187
离开一所 191
第十三章 奉调飞行试验研究所 193
实事求是地掌握情况 193
下决心抓整顿 195
为群众办实事 198
保重点任务重建飞行 200
恢复基本建设 202
重振飞行试验基地 203
第十四章 调航空研究院工作 208
服从组织决定 208
航空研究院 210
航空科学大会与航空科学技术工作会议 214
担任航空研究院党委书记 216
下篇 在回忆中思考 219
第十五章 对科研体制的反思 221
航空科研体制变更的回顾 221
六院被撤销 228
在艰难中奋进 230
与陆纲同志的一次谈话 232
对体制问题的再认识 241
几点想法 247
“部院合并”的风波 249
“部院合并” 255
对编史中有争论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258
第十六章 对历次政治运动的思考 263
对延安整风审干运动的思考 263
对空军工程部第八次机务工作会议的思考 266
一个深刻的记忆 268
文革悲剧不能重演 270
应当吸取教训 271
第十七章 对基层领导工作的思考 275
领导者的人格力量 275
对知识分子情有独钟 276
关心群众生活疾苦系统思维能力 278
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 279
刘鸿志大事年表 282
编后语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