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农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1
二、农业生产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2
三、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5
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待农业 6
第一篇 农业与自然一社会大系统第一章 农业与人类社会 11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11
一、采集与渔猎 11
二、农耕与畜牧 13
第二节 农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
一、农业与原始社会 15
二、农业与前工业化社会 16
三、工业革命以后的农业 17
第三节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9
一、农业的经济作用 19
二、农业的生态环境作用 21
三、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 22
第二章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 25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 25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25
二、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地域分异规律 27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 28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29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30
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3
第三节 农业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34
一、环境与农业环境 35
二、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5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38
第三章 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 41
第一节 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41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41
二、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44
三、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49
第二节 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 50
一、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 51
二、农业与第二产业的关系 53
三、农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54
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55
第二篇 农业、农村的内部结构 61
第四章 农业、农村各部门的物质联系 61
第一节 农业生产各部门的物质联系 61
一、农业内部的部门划分 61
二、种植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 64
三、林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 66
四、畜牧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 67
五、渔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 69
第二节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的物质联系 70
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70
二、农业和非农产业对资源的竞争与互补关系 75
第五章 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79
第一节 农村经济的整体性 79
一、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和半自给性 79
二、农户经营和收入来源的多样性 81
三、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性 83
第二节 农村社会的整体性 84
一、农户家庭功能的整体性 84
二、农村社区功能的整体性 87
第三节 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性 88
一、农业和非农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88
二、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90
第三篇 世界农业 95
第六章 世界农业发展简史 95
第一节 原始农业(石器时代) 95
一、原始农业的初始阶段 95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 95
三、原始农业的生产技术 97
四、对原始农业的简单分析 97
第二节 古代农业(铁制工具大量使用—19世纪中叶) 98
一、古代农业的产生 98
二、古代农业的生产技术发展 99
三、古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100
四、对古代农业的简单分析 101
第三节 近代农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102
一、近代农业产生的前提 102
二、近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103
三、近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104
四、近代农业阶段的农业危机 106
五、对近代农业的简单分析 107
第四节 现代农业(20世纪中叶— ) 108
一、现代农业的生产工具 108
二、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 109
三、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111
四、对现代农业的简单分析 113
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113
第七章 世界农业的地区分布 116
第一节 世界农业资源概况 116
一、世界农业资源及其特点 116
二、耕地和种植业 117
三、牧场草地和畜牧业 119
四、林地和林业 120
五、渔场和渔业 121
第二节 人类对农业资源的利用 121
一、当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121
二、当代农业生产的问题 122
第三节 农区类型划分及世界大农区 124
一、农区类型划分方法 124
二、十大农区类型 125
第八章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概况 143
第一节 美国农业 143
一、美国农业简史 143
二、美国的自然条件与农业带 143
三、美国农业的特征 145
四、美国的农场制 146
五、美国的农业技术革命 147
六、美国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148
第二节 日本农业 149
一、日本农业简史 149
二、日本农业的自然条件 150
三、日本农业的结构与发展水平 150
四、日本农业的经营形式 151
五、日本农业的问题及对策 153
第三节 印度农业 154
一、印度农业简史 154
二、印度农业的自然条件与农业区 155
三、印度农业的结构与生产水平 155
四、印度农村的土地关系 156
五、印度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157
第四节 巴西农业 158
一、巴西农业简史 158
二、巴西农业的自然条件与农业区 159
三、巴西农业的结构与生产水平 159
四、巴西的土地制度及农业经营形式 160
五、巴西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161
第五节 以色列农业 162
一、以色列农业简史 162
二、以色列农业的自然条件 162
三、以色列农业的生产概况 163
四、以色列的农业生产组织 163
五、以色列农业生产的特点 164
第六节 法国农业 165
一、法国农业简史 165
二、法国农业的自然条件 166
三、法国农业结构与发展水平 166
四、法国农业的经营形式 167
五、法国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169
第四篇 中国农业 175
第九章 中国农业发展史 175
第一节 原始农业与粗放农业阶段 175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175
二、原始农业的初步发展 177
三、粗放农业阶段 177
第二节 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178
一、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奠基 179
二、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80
三、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182
第三节 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183
一、南方传统农业的兴起 183
二、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184
第四节 传统农业的纵深发展 185
一、农业中新因素的出现 185
二、传统农业的纵深发展 186
第五节 中国近现代农业的发展 187
一、近代农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187
二、近代农业的初步发展 188
三、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89
第十章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 192
第一节 中国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192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特征 192
二、农业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194
三、中国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与评价 198
第二节 中国农业区划 202
一、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 203
二、农业区划的划分方法 204
三、中国农业区划体系与主要农业区划简介 205
第三节 中国综合农业区概述与区域发展 211
一、东北区 211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212
三、黄淮海区 213
四、黄土高原区 215
五、长江中下游区 216
六、西南区 217
七、华南区 219
八、甘新区 220
九、青藏区 222
十、海洋水产区 223
第十一章 种植业 226
第一节 大田作物 226
一、大田作物分布和生产现状 227
二、品种选育和种子工程 231
三、作物生产技术 236
第二节 园艺作物 239
一、园艺学的范畴 239
二、园艺植物的分类 240
三、园艺植物的品种改良和繁殖方法 243
四、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 246
第三节 植物保护 250
一、植物保护的作用与发展 250
二、植物生物灾害 251
三、植物保护技术 257
四、植保技术推广 261
第四节 土壤肥料 261
一、土壤与农业生产 262
二、土壤形成与中国土壤分布规律 263
三、土壤的本质与性状 264
四、肥料的品种、性质及其施用技术 268
第十二章 林业 276
第一节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76
一、提供木材和大量的林副产品 277
二、森林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277
三、森林对环境保护和改造自然的作用 279
四、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 280
第二节 中国的林业概况 282
一、中国森林资源评价 282
二、建国以来林业发展的成绩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284
第三节 森林及其种类 285
一、森林概念 285
二、中国森林的五大林种 286
第十三章 养殖业 299
第一节 养殖业的发展与现状 299
一、地位和作用 299
二、中国养殖业概况 300
第二节 养殖业分类 300
一、养猪业 300
二、养禽业 301
三、养牛业 303
四、养马业 304
五、养羊业 305
六、养蚕业 306
七、养蜂业 307
八、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308
九、水产养殖业 309
第三节 动物疾病与防治 311
一、动物疾病简介 311
二、主要动物病分类介绍 312
第十四章 农产食品加工 317
第一节 农产食品加工业概述 317
一、中国农产食品加工历史和现状 317
二、农产食品的分类 318
第二节 植物性食品加工 320
一、谷类加工 320
二、豆制品加工 321
三、油脂加工 321
四、果蔬食品加工 322
第三节 动物性食品加工 324
一、乳制品加工 324
二、肉制品加工 325
三、蛋制品加工 327
四、水产品加工 327
第四节 食品贮藏 328
一、物理方法 329
二、化学方法 330
第十五章 农业工程 333
第一节 农业工程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333
一、农业工程的概念 333
二、农业工程的作用 334
第二节 农业工程的内容 335
一、农业机械化工程 336
二、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347
三、农业水土工程 352
第三节 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357
一、中国农业工程发展的历史回顾 357
二、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360
第十六章 农业的经营 363
第一节 农业经营体制的历史沿革 363
一、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时期 363
二、人民公社时期 366
三、改革开放时期 367
第二节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69
一、家庭联产承包是双层经营的基础 369
二、完善集体统一经营的职能 370
第三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71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与发展原则 371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结构和职能 373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74
第四节 农业专业化生产与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 375
一、农业专业化生产 375
二、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 378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381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382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383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383
第五篇 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及其前景第十七章 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389
第一节 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发展 389
一、农业科技 390
二、农业科技的发展进程 391
第二节 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392
一、生活需求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393
二、生产需求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394
三、环境保护的需求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395
第十八章 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基础 398
第一节 农业科技革命史及其发展 398
一、近代科技革命史及其发展趋势 398
二、农业科技革命史及其发展规律 400
三、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及主要特征 402
第二节 中国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社会基础 404
一、中国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社会背景 404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405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 407
第三节 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科学基础 408
一、生命科学技术基础 408
二、信息科学技术基础 411
三、材料科学技术基础 414
第十九章 知识经济对农业科技革命的影响 417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兴起 417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417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 419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 421
四、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23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农业科技革命的战略决策 424
一、知识经济对农业科技的影响 425
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 426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决策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