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新课题 1
一、当代世界的新情况 1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8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8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8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2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24
一、内容和体系 24
二、层次结构 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33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39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39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39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43
三、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45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50
一、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50
二、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53
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56
四、意识和信息、人工智能 58
第三节 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64
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64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68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 75
第一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性 75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75
二、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77
三、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方式 78
第二节 事物普遍联系的几种基本形式 82
一、原因和结果 82
二、必然和偶然 84
三、可能和现实 86
四、内容和形式 89
五、本质和现象 91
第三节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93
一、事物的互相联系构成运动 93
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95
三、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 97
四、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100
第四章 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104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104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04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6
三、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111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5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123
一、质量度 123
二、量变和质变 127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132
一、肯定和否定 132
二、否定之否定 135
第五章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41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41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41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142
三、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44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48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48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51
第三节 辩证的思维方法 156
一、归纳和演绎 156
二、分析和综合 158
三、抽象和具体 160
第四节 现代思维方式 163
一、集中思维和扩散思维相结合 163
二、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 165
三、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 167
四、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 169
第五节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1
一、客观真理 17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72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74
四、真理的发展规律 176
第六章 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规律 178
第一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结构 178
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178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各要素的关系 181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 189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89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3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97
第三节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
一、人的本质 200
二、人的价值 206
三、人的作用 211
第四节 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216
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223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23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运行机制 223
二、商品经济优于自然经济 232
三、资本原始积累对于加速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作用 23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实质 236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236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239
三、资本主义工资 247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 249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253
第三节 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和统治 254
一、国内垄断的形成和统治 254
二、国际垄断的形成和统治 258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260
四、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62
五、资本垄断的作用 263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26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265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265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 268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及其实质 275
一、普选制 275
二、议会制 277
三、三权分立制 279
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280
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权利的实质 283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287
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生和构成 287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的两重性 294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99
第一节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99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299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301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304
四、评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的“自由化”浪潮 306
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309
第二节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制度的新形式和新特点 311
一、评所谓“资本民主化” 311
二、评所谓“管理民主化” 313
三、评所谓“福利国家” 315
第三节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318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特点 318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内部构成的新变化 324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329
一、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 329
二、战后国际垄断的新形式 331
三、南北矛盾和南南合作 340
第五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344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 344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 345
三、当代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349
第十章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伟大飞跃 353
第一节 实现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353
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353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55
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相结合 3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 361
一、社会主义可能在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胜利 361
二、比较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363
三、比较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进程的特殊性 366
第十一章 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由之路 370
第一节 无产级阶的历史使命和党的领导 370
一、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370
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72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375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条件和道路 379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79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381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383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及其多种形式 388
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88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统一的国家政权 392
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形式的多样性 39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 39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与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 397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397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及其根据 399
三、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殊性 4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 40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03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多种模式 40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1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411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412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 4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17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17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421
第二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23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423
二、必须坚持全面改革 426
三、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 4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433
后记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