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亚崛起 1840-2000 插图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9716809
  • 页数:602 页
图书介绍:东亚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世界政治舞台之一。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强国同时在此登场。从工业强国的帝国主义入侵开始,经过革命、危机与战争,再到改革开放时期,戈特弗里德-卡尔·金德曼用一种西方语言首次全面地描写了东亚的发展历程。自1840~1842年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起,至香港回归中国以及2000年南北朝鲜首脑峰会止,本书涵盖了150年的历史。21世纪的全球政治将由东亚各国共同参与决定。本书的内容是深入了解这一地区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前言 1

导论 1

第1章 中国和日本被迫参与19世纪的世界政治 1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前的国家结构和世界观 1

儒教中国的国家与社会 2

清朝对外关系 5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两种文化的碰撞 6

欧洲人征服北京:中国被迫进入19世纪现代国家的世界 12

俄罗斯的首次远东扩张:早期的俄中条约 16

中国被迫向俄罗斯割让太平洋沿岸地区 18

锁国的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体系 21

美国迫使日本开放 24

以天皇名义颁布的革新政策 25

太平洋沿岸美国霸权地位的逐步建立——从大西洋迈向太平洋 27

美国向太平洋的挺进 31

争夺越南的法中战争 34

第2章 日本成为世界大国之路和中国革命的开端 40

处于日中冲突前沿地带的台湾与朝鲜 40

朝鲜争夺战中的东京与北京 45

从伊犁危机到1896年秘密盟约期间的俄中关系 48

中国被瓜分的危险和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 51

20世纪前夕中国改革尝试的萌芽与失败 55

中国地方主义的初现 57

“百日维新”的悲剧 59

绝望的反应:1900年义和团起义 64

1904/05年日俄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68

中国东北地区内的俄日接近与美国的美元外交 73

朝鲜王国的终结 75

孙中山与1911/12年中国革命 77

中国议会——民主政体的大胆尝试与危机 81

英国在西藏制造分裂的图谋 83

俄国对蒙古的觊觎 86

日本欲将中国变成其附庸国的第一次尝试 90

凡尔赛条约与1919年5月的中国新文化运动 9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缓和政策 95

列宁解决西伯利亚危机的一步妙棋 97

第3章 莫斯科和中国的内战——国共战争的爆发(1922~1927) 99

共产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革命 99

莫斯科与孙中山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初接触 102

陈炯明将军的叛乱 104

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孙中山及国民党建立并利用统一战线的策略 105

孙文越飞宣言及广州与莫斯科联盟的建立 106

蒋介石代表团和使其愤怒的莫斯科印象 108

针对孙中山的殖民列强舰队示威和国民党改组 109

孙中山的思想体系与发展纲要 110

黄埔军校——锻造革命干部的大工厂 113

1924年苏中条约 115

外蒙古与苏联及中国关系 117

孙中山之死及其政治遗言 118

国共统一战线中出现最初的紧张关系 120

国民革命阵营中蒋介石的军事政变及其地位的上升 123

直指北京的北伐的开始 125

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的策略问题 126

毛泽东提倡的农民运动 128

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的改变 129

外国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 130

震惊中外的1927年3月南京事件 133

上海公社及国共内战的爆发 134

斯大林的失算与蒋介石的“清共” 137

莫斯科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应 140

武汉新统一战线的危机 141

共产党人在南昌和广州的起义 142

第4章 苏联与中国的边界战争以及波及世界的中国东北危机(1928~1932) 144

济南事件和日本干预中国北部的开始 144

张学良查封中东铁路 148

莫斯科的军事进攻和恢复原状 150

日本政治决策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151

世界经济危机和海军军备控制对日本的影响 154

日本政治中社会帝国激进主义的发展及其纲领 155

操纵1931年的沈阳事件 159

东京和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政策 160

1931/1932年的伪满洲国和史汀生不承认主义 163

1932年2月东京军事政变 164

中国东北危机和日本退出国联 165

“满洲国”面临的国际问题 167

第5章 中国的建设和政治军事的多中心(1928~1936) 169

中国国民党新的政权存在的结构问题 169

武力干预企图的失败 170

南京国民政府与地方军阀的内战 172

国民党的党内危机 173

蒋介石在国民党早期的政治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175

南京政府改革政策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178

李立三以及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逐渐上升的领导地位 179

中国西南部地区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战略与失败(1931~1934) 183

长征——成功存活下来 186

第6章 中国对日本继续推行扩张政策的反应(1934~1937) 187

“天羽声明”的前兆 187

在中国北部和内蒙的冲突 189

1936年2月东京军事政变 191

日本和反共产国际公约 192

1936年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劫持 193

斯大林和毛泽东在释放蒋介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95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再次接近 197

第7章 日本为其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发动战争 199

战争前夕的日本政治 199

卢沟桥上的枪击事件:直接引发1937年7月的战争 200

对战争的预测以及蒋介石和毛泽东的策略 202

中国对抗日本存在的军事问题 205

多田将军的和解建议以及德国的调解 207

日本眼中的中国反抗 209

汪精卫叛变及其悲剧 210

莫斯科眼中的远东战争 211

西方大国对战争的反应 212

第8章 美日对峙的开始 214

柏林与东京的盟国谈判失败 214

日本与苏联的边境冲突及中立条约 216

东京拒绝门户开放原则以及美国的初步反应 217

《三国同盟条约》和美日经济战争的开始 218

初步尝试解决东京—华盛顿危机 220

希特勒进攻苏联后的美日关系 221

印度支那和美日经济战争的升级 223

第9章 战争与和平间的博弈以及偷袭珍珠港 225

近卫文麿建议罗斯福举行峰会 225

日本裕仁天皇对日本军事实力的怀疑 226

峰会的流产以及东京发出的警告 228

近卫文磨最后一届政府的失败 231

国防大臣东条英机接管政府 美国大使格鲁预言战争警告 232

罗斯福的预防性全球防御计划 234

日本的最后提议 235

来自华盛顿的最后一份建议和战争的开始 237

罗斯福和对日战争 239

大使格鲁的替代方案以及利益的冲突 241

日本扩张政策的问题和替代选择 243

“大东亚运动”的理念和效果 244

日本袭击珍珠港和太平洋战争的开始 247

第10章 太平洋战争和东亚核时代的开始 251

太平洋地区的攻势与反攻势 251

中国成为《雅尔塔协议》的牺牲品 252

华盛顿和苏中谈判的开始 256

太平洋战争的过程和投向日本城市的燃烧弹 258

催促日本投降和核战争 260

“无条件投降”的问题 263

围绕投放原子弹的讨论和投放目标的选择 264

日本“有条件的”投降 267

日裔美国人的悲惨遭遇 271

斯大林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272

太平洋战争的全球视角及后果 273

第11章 战争结束后的战争——对中国未来的最终争夺(1945~1949) 276

日本投降后的形势 276

莫斯科的干预和中国内战的继续 277

毛泽东夺取政权的战略 280

阶级斗争与意识形态 283

马歇尔的调停行动和美国的中国政策的失败 调停行动的前提和方法 284

调停的失败 286

调停失败的背景 288

马歇尔失败之后——魏德迈报告 290

美国的其他无法实行的中国政策 291

中国国民政府的失败 294

美国的调停行为的利弊 295

战争失败和向台湾撤退 297

内战背景下的民主化尝试 299

中国权力更迭的决定性因素 301

第12章 朝鲜战争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对峙政策 304

朝鲜的解放、分裂和被监管 304

朝鲜战争的背景及战争初期 308

北朝鲜的闪电进攻 310

联合国和美国的局势评估和干涉 312

联合国军占领北朝鲜与中国参战 315

中国参战的背景 318

朝鲜战争停火的艰辛历程 323

对朝鲜战争的错误判断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326

第13章 印度支那的革命与强权政治(1945~1954) 329

越南的殖民帝国主义和国家共产主义 329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发生(1946~1954) 334

法国的战争方式 338

法军在奠边府的失败 339

1954年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结果——越南和大国 341

柬埔寨和老挝的解放和中立 344

美国与1954年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 346

第14章 中美紧张关系中的台湾问题:1954/55年的危机 348

观念冲突和1947年春天的起义 348

台湾是国民党政府的避难所 美国与台湾的疏远 351

朝鲜战争拯救了台湾国民党 354

不流血的台湾土地改革 356

争夺沿海岛屿的战斗 新一轮危机的最初局势 357

战争的政治和军事方面 361

美台联盟和美国的“刻意模糊”策略 364

万隆会议和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开始 368

台海危机回顾(1954/55) 371

第15章 日本:占领政权、对日和约以及新外交(1945~1958) 373

占领国独裁改革 373

麦克阿瑟独断专行制定日本宪法 376

东京战犯审判 379

占领国的其他改革 383

1951年旧金山和会对日媾和 384

日本的防卫条约以及在太平洋安全框架内的重新武装 390

日本对苏关系中的“阿登纳模式”以及日苏争夺北方四岛 394

日本与台湾当局的所谓和平条约以及日本“对华政策”的问题 399

日本在东南亚的战争赔偿政策与经济外交 401

第16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治国早期(1949~1957) 405

消灭敌人的策略 405

中国土地改革初期 409

新中国的国家体制和经济机构 411

第17章 1957年的中国“双百运动” 414

要求提出批评建议 414

批评之潮 417

反右运动 418

第18章 中国的人民公社成为“培育新人的工厂”以及“大跃进”运动 420

绝对平均主义的尝试 420

关于儒学的讨论 424

毛泽东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焦点 425

第19章 西藏和平解放及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 427

争取西藏和平解放的努力 427

“十七点协议” 428

武装叛乱与达赖喇嘛逃亡 430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 432

第20章 1958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及其在1962年的重演 435

危机之前 435

争夺岛屿的战斗 437

莫斯科的干涉和北京停止炮击 439

第二次台海危机的结果 442

蒋介石在1962年的战争计划 444

第21章 推行结盟政策还是中立政策在日本引发的骚乱 447

结盟条约的反对者 451

在日本议会的戏剧化表决 453

为日本奠定了直至世纪末的方向 454

第22章 中国与苏联利益冲突与教条冲突的起源 456

最初的合作时期 456

对斯大林的评价成为中苏冲突的起点 458

利益与生存条件的区别 460

批评观点的激烈交锋 461

第23章 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与中苏交恶的继续 464

反对后革命实用主义的革命 464

争夺世界革命领导权的斗争 468

毛泽东关于“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的理论 469

“另立一个联合国”的计划和针对印度尼西亚的权力争夺 470

北京对非洲的争取 472

北京的伙伴阿尔巴尼亚 474

第24章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及失败(1964~1973) 475

越南共产党的不断成功 475

针对总统吴庭艳的谋杀阴谋 478

美国和北越同时做出战争升级的决定 481

越南共产党的胜利和统一战争 486

第二次越南战争回顾 489

第25章 尼克松的“乒乓外交”及美国和日本政府亲近中国的过程(1969~1978) 492

中美政府利益的趋同 492

“尼克松冲击”下的日本危机 497

日本与北京关系正常化 499

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全面正常化及《与台湾关系法》 501

第26章 毛泽东逝世后的中国:粉碎四人帮以及邓小平的改革和新的外交政策(1976~1989) 506

通过非常手段实现政权更迭 506

邓小平的上台、政纲和改革 508

邓小平执政的第一个十年中中国的外交政策 511

北京与莫斯科的关系正常化 513

第27章 柬埔寨:种族屠杀、印度支那战争、联合国托管及重新整合(1975~1999) 515

红色高棉掌握政权及种族屠杀 515

柬埔寨成为共产主义内部斗争的目标和牺牲品 518

联合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在柬埔寨重新整合中的作用 521

20世纪末的柬埔寨 524

第28章 韩国的经济腾飞、“北部政策”及民主化(1969~2000) 526

朴正熙独裁统治时期的危机和经济成就 526

光州起义 534

缅甸的谋杀事件 535

民主化进程的起因和成就 536

韩国“北部政策”的进展 539

金大中及新的“阳光政策” 540

第29章 处于东北亚大国紧张领域的朝鲜 546

金日成的思想和战略 546

核危机——朝鲜和美国政府之间的紧张领域 552

2000年缓和的信号 558

第30章 中国政府争取国家统一的努力与台湾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局(1979~2000) 560

2000年初台湾岛上的“总统选举”和“政治动荡” 570

第31章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及南中国海的冲突地区(1967~1999) 572

南中国海的紧张区域 575

越南的经济改革和外交缓和政策 576

第32章 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1997和1999) 578

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和邓小平的谈判 578

从英国的“直辖殖民地”到中国的“行政区” 579

澳门回归中国 582

第33章 世纪之交安全体系中的中国、美国和日本 584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中国的政策 584

邓小平的作用 585

北京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86

中国和俄罗斯在新安全体系中的地位 587

北京的主要利益和美国 589

北京和台北之间的美国 591

日本在此地区的政策及安全形势 594

第34章 东亚太平洋地区国际政策的四个阶段(1840~2000):回顾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