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九章》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坤生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2553273
  • 页数:195 页
图书介绍:庄子文,汪洋肆恣,变化无方;庄子思想,曲折隐晦,寓意深遂。这就给后人阅读、理解《庄子》带来了莫大的难度。更令人无奈的是,要了解中国文化,甚至说作为中国人,《庄子》却又像一座蕴藏富饶但无法绕开的高山、一条景色瑰丽却处处有险礁暗流的大河。爬山涉水,如何跨越这重重障碍,当然得从消解庄文所给我们带来的困难着手,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与思想的梳理。作者正是综合这方面的研究,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清晰的理路,给出合理的判断。书中的许多观点与结论是令人信服的,具有学术价值与启发意义。

第一章《逍遥游》本旨及其价值 1

第一节“小大之辨”的真实含义 2

一、道物对立是全篇的主旨 2

二、从道的无限性到心灵的自由解放 6

三、古人与时贤对“小大之辨”的误解 7

第二节“三无”和“逍遥游”“游”的问题 13

一、“圣人无名”和虚静的心灵 14

二、“神人无功”与“无为”的真实含义 15

三、“至人无己”和心灵的自由 18

四、“逍遥游”与人生的艺术境界 19

第三节“逍遥游”的现代价值 20

一、另一种理性思维:追求无限的开放性的思维模式 20

二、心灵自由和沾溉民族艺术的“游”的境界 22

第二章《齐物论》的真理观:精神的自由和平等 25

第一节 题目与文章结构 26

一、《齐物论》题义歧见的解决 26

二、《齐物论》结构和段落内容的分析 28

第二节 从概念到理论及其价值 33

一、天籁和自然 33

二、“因”与“明”:“齐”“物论”问题在理论上的解决 40

第三节“寓诸庸”:庄子哲学追求的最后归宿 47

一、时代的特征和精神解放的要求 47

二、“寓诸庸”之“寓”和“用” 49

三、“寓诸庸”式的“真人”形象及其现代价值 51

第四节“庄周梦蝶”:寓意的澄清和价值的显发 55

一、从郭注、成疏到今人的误解 55

二、显发全文意旨的自由的精神境界 57

第五节《齐物论》的现代价值 59

一、《齐物论》与存在主义 59

二、“一往平等”的精神 64

三、无限的相对系统 65

第三章 从精神的自由到艺术化的生命形态——读《养生主》篇 67

第一节《养生主》的主旨和结构 67

一、文章总纲的旨意 68

二、道家“反智”的问题 69

三、“缘督以为经”就是抱道而无为 70

第二节“庖丁解牛”的价值:艺术化的生命形态 71

一、正文疏解:“刀刃无厚”的问题 71

二、庖丁解牛:精神自由的生命实践 73

三、寓言的价值:从精神的自由到生命的艺术化 75

第三节 老聃之死和“薪尽火传”的意蕴 78

一、由对文意的误解而关涉到庄子对老子的评价问题 78

二、“薪尽火传”:破除“生死关”的理性精神 80

第四章 对君主制的控诉与绝望——《人间世》主旨的重新阐释 83

第一节 入世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批判均是源于君主制 84

一、庄子思想所包含的痛苦与无奈的实质 84

二、《人间世》的结构和内容 85

第二节从《人间世》到《应帝王》:对君主制度的否定 90

一、从根本上界定人伦与君臣关系 90

二、君主制是对人之精神自由的最大戕害 91

三、“接舆之歌”:建立于纵贯历史观之上的对君主制的批判 92

第五章 人生本质乃是精神庄严之美——《德充符》对人生德性的追求与张扬 95

第一节 题目与文章结构 96

一、“德充符”三字的含义 96

二、《德充符》每段意旨与结构的内在层次 97

第二节《德充符》的主旨 100

一、“断足”而“游”与“无为而无不为” 100

二、“与物为春”的心灵境界 102

三、因顺“自然”的生命态度 106

第三节《德充符》所引发的“审丑”问题 108

一、庄、孟审美观之歧异 108

二、道德与美的统一的追求 109

第六章 对人类心灵领域的理论开拓:“心斋”的内容和价值 111

第一节“心斋”概念的前提 111

一、“阴阳之患”的不可避免 111

二、由“先存乎己”到“斋”己之心 113

第二节“心斋”的内容和价值 114

一、“心斋”概念的内容 114

二、“心斋”的价值 117

第七章 开创中国学术批评史的空前之作——《天下》篇内容和价值的分析 123

第一节 时代与作者的考证 123

一、关于作者与时代的不同看法 123

二、《天下》篇出自庄子本人的本证 125

第二节《天下》篇的价值 126

一、从资料的保存到学术史的建立 127

二、文化史上的转折与突破 128

三、立论高远的学术标准 129

第三节《天下》篇所论庄子的文风 130

一、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表现特征 130

二、《天下》篇对庄子创作方法的总结 131

第八章《天下》篇全文疏释 138

第一节 立论的标准——贯通天地人生的大道 138

第二节 墨家的“反天下之心”和“其行难为” 145

第三节 宋钘、尹文难达于道的救世理论 151

第四节 彭蒙等人不知大道的“齐物”理论 157

第五节 关尹、老聃“至极”的大道理论 163

第六节 庄周“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应化解物而不竭的理论 171

第七节 惠施等名家“逐物而不返”的理论悲剧 178

第九章 于实事求是中创新——试论宋师祚胤先生的治学方法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