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逍遥游》本旨及其价值 1
第一节“小大之辨”的真实含义 2
一、道物对立是全篇的主旨 2
二、从道的无限性到心灵的自由解放 6
三、古人与时贤对“小大之辨”的误解 7
第二节“三无”和“逍遥游”“游”的问题 13
一、“圣人无名”和虚静的心灵 14
二、“神人无功”与“无为”的真实含义 15
三、“至人无己”和心灵的自由 18
四、“逍遥游”与人生的艺术境界 19
第三节“逍遥游”的现代价值 20
一、另一种理性思维:追求无限的开放性的思维模式 20
二、心灵自由和沾溉民族艺术的“游”的境界 22
第二章《齐物论》的真理观:精神的自由和平等 25
第一节 题目与文章结构 26
一、《齐物论》题义歧见的解决 26
二、《齐物论》结构和段落内容的分析 28
第二节 从概念到理论及其价值 33
一、天籁和自然 33
二、“因”与“明”:“齐”“物论”问题在理论上的解决 40
第三节“寓诸庸”:庄子哲学追求的最后归宿 47
一、时代的特征和精神解放的要求 47
二、“寓诸庸”之“寓”和“用” 49
三、“寓诸庸”式的“真人”形象及其现代价值 51
第四节“庄周梦蝶”:寓意的澄清和价值的显发 55
一、从郭注、成疏到今人的误解 55
二、显发全文意旨的自由的精神境界 57
第五节《齐物论》的现代价值 59
一、《齐物论》与存在主义 59
二、“一往平等”的精神 64
三、无限的相对系统 65
第三章 从精神的自由到艺术化的生命形态——读《养生主》篇 67
第一节《养生主》的主旨和结构 67
一、文章总纲的旨意 68
二、道家“反智”的问题 69
三、“缘督以为经”就是抱道而无为 70
第二节“庖丁解牛”的价值:艺术化的生命形态 71
一、正文疏解:“刀刃无厚”的问题 71
二、庖丁解牛:精神自由的生命实践 73
三、寓言的价值:从精神的自由到生命的艺术化 75
第三节 老聃之死和“薪尽火传”的意蕴 78
一、由对文意的误解而关涉到庄子对老子的评价问题 78
二、“薪尽火传”:破除“生死关”的理性精神 80
第四章 对君主制的控诉与绝望——《人间世》主旨的重新阐释 83
第一节 入世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批判均是源于君主制 84
一、庄子思想所包含的痛苦与无奈的实质 84
二、《人间世》的结构和内容 85
第二节从《人间世》到《应帝王》:对君主制度的否定 90
一、从根本上界定人伦与君臣关系 90
二、君主制是对人之精神自由的最大戕害 91
三、“接舆之歌”:建立于纵贯历史观之上的对君主制的批判 92
第五章 人生本质乃是精神庄严之美——《德充符》对人生德性的追求与张扬 95
第一节 题目与文章结构 96
一、“德充符”三字的含义 96
二、《德充符》每段意旨与结构的内在层次 97
第二节《德充符》的主旨 100
一、“断足”而“游”与“无为而无不为” 100
二、“与物为春”的心灵境界 102
三、因顺“自然”的生命态度 106
第三节《德充符》所引发的“审丑”问题 108
一、庄、孟审美观之歧异 108
二、道德与美的统一的追求 109
第六章 对人类心灵领域的理论开拓:“心斋”的内容和价值 111
第一节“心斋”概念的前提 111
一、“阴阳之患”的不可避免 111
二、由“先存乎己”到“斋”己之心 113
第二节“心斋”的内容和价值 114
一、“心斋”概念的内容 114
二、“心斋”的价值 117
第七章 开创中国学术批评史的空前之作——《天下》篇内容和价值的分析 123
第一节 时代与作者的考证 123
一、关于作者与时代的不同看法 123
二、《天下》篇出自庄子本人的本证 125
第二节《天下》篇的价值 126
一、从资料的保存到学术史的建立 127
二、文化史上的转折与突破 128
三、立论高远的学术标准 129
第三节《天下》篇所论庄子的文风 130
一、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表现特征 130
二、《天下》篇对庄子创作方法的总结 131
第八章《天下》篇全文疏释 138
第一节 立论的标准——贯通天地人生的大道 138
第二节 墨家的“反天下之心”和“其行难为” 145
第三节 宋钘、尹文难达于道的救世理论 151
第四节 彭蒙等人不知大道的“齐物”理论 157
第五节 关尹、老聃“至极”的大道理论 163
第六节 庄周“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应化解物而不竭的理论 171
第七节 惠施等名家“逐物而不返”的理论悲剧 178
第九章 于实事求是中创新——试论宋师祚胤先生的治学方法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