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论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茂春著
  • 出 版 社: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7421991
  • 页数:6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学术论著。展示了20世纪中国音乐论辩的百年历程。

绪论  1

第一章 20世纪初及五四运动时期的音乐论辩  39

一、20世纪初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批判  39

(一)章太炎的音乐民主思想  40

(二)蔡锷之“武乐”思想  41

(三)匪石对中国音乐的批判  43

(四)曾志忞对中国音乐的批评  45

二、对传统音乐的再认识  49

(一)康有为的音乐思想  50

(二)眷顾中国文化的几个实例  52

三、关于学堂乐歌及音乐教育的争论  61

(一)对日本(欧美式)教育音乐的褒贬  61

(二)蔡元培的教育政策及袁世凯倒行逆施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65

四、五四时期的中国音乐论辩  82

(一)萧友梅对封建音乐观的批判及对国乐发展的思考  82

(二)美育思潮  86

(三)对中国传统的再认识  97

(四)结语  101

第二章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音乐论辩 111

一、关于“音乐与抗战”的论争 111

(一)“新音乐”话语权的争夺  113

(二)关于“战时音乐”的论辩  128

二、有关“学院派”的批判与论争 137

(一)左翼音乐运动时期对学院派的批评  139

(二)抗战期间有关学院派的论争  148

(三)40年代后期新音乐权力话语对学院派的抨击与排斥  153

三、对“黎派音乐”的批判和黎锦晖的申述 168

(一)黎锦晖及“黎派音乐”概况  169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黎派音乐”的论争  170

(三)黎锦晖的申述  176

第三章 建国初期的音乐论辩 185

一、关于“土洋唱法”问题的讨论 185

(一)缘起与经过  185

(二)中心问题  190

(三)成果及意义  198

二、关于贺绿汀《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的批判 205

(一)争论的缘起  205

(二)关于贺文及其支持者的意见  206

(三)近乎“棍棒式”的批评意见  209

(四)关于这场批判运动的分析与总结  216

三、对汪立三等人的批判 222

(一)历史背景  222

(二)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展开的音乐批评  223

(三)汪立三等人对冼星海交响音乐的分析和批评  224

(四)对汪立三等人的批判  227

(五)历史影响与评价  228

四、关于音乐界“反右派”斗争 229

五、批判钱仁康的“拔白旗运动” 241

(一)历史背景  241

(二)钱仁康文章的主要内容  241

(三)对钱仁康文章的批判  244

(四)历史评价  247

六、对《远航归来》等抒情歌曲的争辩 249

(一)关于抒情歌曲《告诉我,来自祖国的风》的争辩  250

(二)关于抒情歌曲《远航归来》的争辩  254

(三)关于抒情歌曲《九九艳阳天》的争辩  258

七、关于民族风格问题的争论 265

(一)争论的缘起  266

(二)对李凌的批判  266

(三)对贺绿汀的批判  270

(四)众说纷纭  272

第四章 60年代的音乐批判运动 276

一、关于“三化”的讨论 276

(一)讨论的缘起  277

(二)“三化”讨论  278

(三)讨论的意义  285

二、批判德彪西 287

(一)姚文元的发难与贺绿汀的辩驳  287

(二)大批判——“德彪西讨论”  289

(三)讨论的结果  297

三、批判李凌的轻音乐观 300

(一)批判的缘起  300

(二)“轻音乐”批判  302

(三)这场批判的影响  305

四、关于《梁祝》的争辩 309

(一)是否具备“戏剧性”  309

(二)音乐形象问题  312

(三)专业技巧的应用  314

五、关于马思聪演奏曲目的讨论 317

(一)学术争鸣——“如何对待音乐艺术为政治服务”  317

(二)郑伯农的批判与《人民音乐》编辑部的检查  322

六、对《送别》等抒情歌曲的批判 326

(一)与电影主题的关系  327

(二)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330

(三)与革命之情的关系  332

七、关于歌剧创作的讨论 337

(一)关于“话剧加唱”的讨论  337

(二)“戏改”对歌剧创作产生的影响  339

(三)观念的探索——“新歌剧座谈会”  339

(四)60年代《文汇报》组织的新歌剧研讨活动  340

(五)对《江姐》和《望夫云》的评论  344

第五章 “文革”中的音乐大批判 347

一、对中国音乐作品的大批判 347

(一)批判歌剧《长征》  349

(二)批判歌剧《洪湖赤卫队》  352

(三)批判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354

(四)批判其他中国音乐作品  358

二、对贺绿汀的迫害和贺绿汀的争辩 364

(一)对贺绿汀的大迫害和大批判  365

(二)贺绿汀的反批判  369

(三)“电视批斗会”上的抗争  370

(四)狱中的申辩和批驳  373

(五)光辉的人文精神  380

(六)“狱中大论辩”的突然结束  382

三、“批判无标题音乐”事件 385

(一)“批判无标题音乐”的缘起  385

(二)“批判无标题音乐”事件  388

(三)“批判无标题音乐和有标题音乐”  394

(四)大闹剧中的小闹剧  400

四、撰写《西洋音乐简史》中的不同观点  404

(一)江青指示编写西洋音乐史  404

(二)“武装思想,实际练兵”  407

(三)外史组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  410

(四)产生编写的初步成果  413

(五)关于《西洋音乐简史》第二稿  415

(六)一次特殊的“重写音乐史”  420

第六章 新时期的音乐争鸣  423

一、关于“新潮音乐”的论辩  423

(一)1985—1989:音乐理论界对“新潮”的回应  425

(二)对“新潮音乐”的肯定与批评  432

二、关于抒情歌曲《十五的月亮》的争辩  440

(一)关于歌曲《十五的月亮》争辩的缘起  440

(二)关于歌曲《十五的月亮》争辩的过程  443

(三)抒情歌曲与队列歌曲问题  449

三、关于《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的论辩  452

(一)20世纪《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论辩的缘起  452

(二)20世纪《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论辩的过程  453

(三)“公孙尼子说”与“刘德说”的论辩依据  462

(四)关于《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论辩的评价  477

四、关于“音心对映论”及“和律论”的论辩  480

(一)“音乐对映论”及“和律论”论辩的缘起及其过程  480

(二)“音乐对映论”及“和律论”论辩的焦点及其美学意义  488

(三)“音心对映论”及“和律论”论辩评说  507

第七章 “多元纷争”中的音乐论辩 512

一、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 512

(一)新时期的初次论争  512

(二)音乐理论界对新问题的探讨  523

(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高潮时期的论争  534

二、对“新潮音乐”的反思 550

(一)1990—1993:音乐界对“新潮”的反思  550

(二)1994—2000:围绕“新潮”的理论景观  558

三、关于王洛宾的“西部民歌版权”之争 584

(一)争辩缘起  585

(二)争辩过程  587

(三)余波未止  609

四、关于“重写音乐史”的论辩 613

(一)“重写音乐史”的由来与讨论过程  613

(二)争鸣问题简述  617

五、关于“三种唱法”的争辩 622

(一)关于“三种唱法”争辩的缘起  622

(二)关于“三种唱法”争辩的过程  623

(三)关于“三种唱法”争辩的评价  632

六、关于“中国民族乐理”的论辩 635

(一)现行乐理书严重西化,呼唤建立民族乐理体系  636

(二)有关中西乐理中本体方面的论争  638

(三)如何正确认识“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文化价值相对论”  644

七、关于民族管弦乐“交响化”的论辩 652

(一)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成立的前前后后  652

(二)关于民族管弦乐“交响化(性)”的论辩  654

(三)小结  660

八、关于“谭盾现象”的论辩 663

(一)崭露头角  664

(二)众声喧哗  667

(三)“谭卞之争”  674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680

结语 684

后记 687

编辑后记 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