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兴医学文集 1943-2009》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继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1747242
  • 页数:8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马继兴有关中医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集,共收马先生60余年间所撰90余篇论文,包括传世古代中医文献研究,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海外收藏古代文献研究,药学史研究,针灸史与针灸铜人研究,古代中医文献研究方法探讨等。

传世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1

1.汉代及汉以前非医学文献中有关预防医学的记载 3

2.汉及先秦诸子论疾病 8

3.宋代的人体解剖图 16

4.从三种古经脉文献看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2

5.《伤寒论》版本概说(提要) 49

6.《千金方》的版本及其保存的古本草著作 53

7.《食疗本草》文献学的研究 61

8.《本草纲目》版刻简录 68

9.《(华佗)内照图》源流考 74

10.“三焦有二”说的启示 78

11.《幼幼新书》校后记 80

12.从《素问》王注探讨《灵枢经》在唐代的三种古传本 83

13.《食物本草》序 100

14.在日本新发掘的几种《黄帝内经》注本 101

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 117

1.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释文(一) 119

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释文(二) 125

2.马王堆帛书四种古医学佚书简介 142

3.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导引图的初步研究 147

4.1972年和1973年我国出土的最古医书 156

5.明代医疗器械的初步考察 163

6.解放后出土文物在医学史上的科学价值 171

7.考古发掘中所见砭石的初步探讨 173

8.近年出土古医书的研究 178

9.台西村商墓中出土的医疗器具砭镰 187

10.云梦秦简里的法医检验和医政管理 192

11.《脉法》考释 199

12.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 204

13.马王堆汉墓医书中药物剂量的考察 214

14.马王堆古医书中有关采药、制药和藏药的记述 217

15.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帛书《五十二病方》 221

16.两千多年前的针灸木人 237

17.敦煌出土的古针灸图 239

18.马王堆汉墓医书的药物学成就(一) 243

19.马王堆汉墓医书的药物学成就(二)(续) 249

20.马王堆汉墓医书的药物学成就(三)(续) 254

21.马王堆汉墓医书的药物学成就(四)(续) 259

22.张家山汉简《脉书》中的五种古医籍 262

23.张家山汉简《脉书》中的五种古医籍(续) 267

24.继敦煌残卷中发现《内经》古诊法后的再发现 272

25.马王堆古医书中的呼吸养生法 275

26.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经脉漆木人型的研究 279

27.日英俄藏书三种《孙真人千金方》珍稀文献及其重要意义 310

28.俄国现藏的中国出土古医药文献 329

29.中医古文献实物的发掘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335

30.晚近出土千年以前长江地区医药文化资源的重大意义 345

31.新疆地下埋葬的千年中医药宝藏亟待重视与发掘 350

海外收藏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367

1.《医心方》中的古医学文献初探 369

2.关于《医心方》所引古文献条数的核实——答薮内清教授 397

3.《小品方》残卷研究 403

4.中国古代医书和日本医学古籍 409

5.促成国外中医药古籍回归及引进的重要历史使命 415

6.读浅井国干《告墓文》书后及《告墓文》评注 418

7.考察当前流散海外中医药善本古籍及其回收途径的研究 438

第一篇 考察当前流散海外中医药善本古籍的重要意义及其范畴 438

第二篇 现已争取回归的亡佚中国古医籍版本学考察 439

第一章 中国古刊本的中国医籍 439

第一节 元刊本(13世纪后期,14世纪前期) 439

第二节 明代早期刊本(14世纪后期及15世纪;1368~1499年) 444

第三节 明代中期刊本(16世纪;1500~1599年) 445

第四节 明代晚期刊本(17世纪前、中期;1600~1660年) 456

第五节 清代早期刊本(17世纪后期) 468

第二章 国外古刊本的中国医籍 469

第一节 日本古刊本(16世纪至19世纪中期) 469

第二节 朝鲜古刊本 470

第三节 朝鲜木活字本 471

第三章 中国古写本的中国医籍(明代写本) 471

第四章 国外古写本的中国医籍 472

第一节 日本安士桃山时期写本(16世纪后期) 472

第二节 日本江户前期写本(17世纪——18世纪初期) 473

第三节 日本江户中期写本(18世纪初期——后期) 473

第四节 日本江户后期写本(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475

第五节 日本江户时期辑本 478

第三篇 现已争取回归的亡佚中国古医籍内容特点考察 479

第一章 《内》、《难》类著作 479

第二章 脏象类著作 479

第三章 本草类著作 480

第四章 针灸类著作 481

第五章 诊法类著作 484

第六章 医方类著作 486

第七章 内科类著作 492

第八章 外科类著作 495

第九章 妇科类著作 496

第十章 儿科类著作 496

第十一章 眼科类著作 499

第十二章 医论类著作 500

第十三章 综合类著作 502

第十四章 丛书与合刊本医书 512

第十五章 杂 类 514

第四篇 有待陆续争取回归与调研的亡佚中国古医籍项目(均部分存目) 515

第一章 国内亡佚古医籍品种的初步考察 515

第一节 内难类 515

第二节 本草类 516

第三节 针灸类 516

第四节 诊法类 516

第五节 医方类 516

第六节 内科类 517

第七节 外科类 517

第八节 儿科类 517

第九节 眼科类 517

第十节 医论类 517

第十一节 综合医书类 517

第十二节 合刊本医书类 518

第十三节 杂类 518

第二章 国内亡佚古医籍版本的初步考察 519

第一节 明刊本 519

第二节 清刊本 520

第三节 日本刊本 520

第四节 朝鲜刊本 520

第五节 明写本 520

第六节 清写本 520

第七节 日本写本 521

第五篇 国内出土后流散国外的中医古籍 522

第一节 《黄帝内经》古本类 522

第二节 《黄帝明堂经》古本类 524

第三节 《伤寒杂病论》古本类 525

第四节 “五脏论”类 525

第五节 《本草经》古注及其派生著作类 526

第六节 药物名目类 527

第七节 丸药方及成药仿单类 528

第八节 食疗本草类 529

第九节 药价文书类 529

第十节 针灸医书类 531

第十一节 脉诊医书类 532

第十二节 望诊、问诊医书类 534

第十三节 记有书名的医方书类 534

第十四节 不知名医方类 536

第十五节 专科医书类 544

第十六节 医史资料类 544

第十七节 佛家医方类 546

第十八节 道家医方类 546

第十九节 气功类 546

第二十节 温泉类 546

第二十一节 辟谷类 547

第二十二节 服石类 547

第二十三节 房中类 547

第二十四节 兽医类 548

第二十五节 历书中的医疗宜忌类 548

第二十六节 记有人体部位名称类 550

第二十七节 祝由类 551

第二十八节 佛教医文类 552

第二十九节 少数民族医书类 553

第三十节 书名待定医书类 555

第六篇 争取加速回收海外中医药孤善本古籍的进程 556

药学史研究 559

1.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唐《新修本草》 561

2.关于《证类本草》的一些问题的商榷 565

3.我国最古的药酒酿制方 571

4.《李当之药录》——2世纪顷《神农本草经》的一种辑注本 574

5.宋代的民营药商 576

6.宋代的官办药铺 586

7.药学史学科在当代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603

8.古本草序录“七情表”所载《本经》佚文考 608

9.古本《神农本草经》佚文对于辑复原书旧貌的重要意义 616

10.历史上的神农与《神农本草经》 634

11.我国最古的制药学著作——《桐君采药录》考 636

12.《吴普本草经》考略(提要) 653

针灸史与针灸铜人研究 657

1.禁针穴之原理考察 659

2.现存最古的针灸图 670

3.唐人写绘灸法图残卷考 680

4.中国医学独特的针灸疗法 691

5.仿制宋天圣铜人 695

6.北京药铺的针灸铜人 700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方法探讨 703

1.研究中医文献的方法 705

2.研究中医文献的方法(续) 707

3.治学琐记 710

4.中医古籍校勘的基本方法、依据和要求 717

5.试论从目录学角度提高医籍校勘水平 724

6.中医文献研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举隅 730

7.中医文献研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举隅(续完) 734

译文 737

1.罗马尼亚巴甫洛夫的研究院 739

2.苏联科学院与苏联医学科学院关于院士巴甫洛夫生理学说问题科学会议的决议 740

3.人民民主国家对于巴甫洛夫学说的学习与宣传 745

4.在各人民民主国家中巴甫洛夫学说的发展 746

5.从法国医生口中谈苏联医学 749

6.论马加罗夫斯基区立医院的经验 752

7.论马加罗夫斯基区立医院的经验(续) 754

8.苏联医学介绍 756

9.巴甫洛夫学说在保加利亚 758

附:在巴甫洛夫学说基础上论针灸疗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760

其它 777

1.日本汉医科学化之经过和他们的经验教训 779

2.人类催眠性抑止的理论与实践 787

第一章 人类催眠状态之生理学机制 787

第一节 与人类催眠现象有关的历史及催眠现象在自然科学中唯物基础的建立 787

第二节 巴甫洛夫关于催眠位相与人类催眠状态之原则性的研究 789

第三节 在人类正常催眠现象中所出现之各种生理变化 792

第四节 人类催眠现象之特征 797

第五节 巴甫洛夫关于人类异常状态之慢性催眠位相——精神病症候——的实验根据与解释 800

第六节 在实验条件下完成人类催眠所必须之条件 804

第七节 在祖国医学遗产中与催眠现象有关的记载及其应用 809

第二章 人类催眠性抑止的实验方法及其在临床上之应用 811

第一节 造成人类催眠状态的准备条件 811

第二节 引起人类催眠性抑止一般的实验方法 812

第三节 在催眠状态中暗示的作用和合理应用 816

第四节 对于人类催眠性抑止改良的实验方法与建议 819

第五节 人类催眠术在生理学方面的意义 822

第六节 人类催眠术在临床方面的意义 827

第七节 如何把催眠术的方法进一步地贯彻到科学研究与实践中去 829

3.中医研究院筹建前后的一些人和事 834

附录 839

马继兴工作年表 841

马继兴论著题录 848

马继兴学术研究概论 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