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文本中见历史 细节处显精神 1
第一章 五月四日那一天——关于“五四”运动的另类叙述 9
一 关于“五四运动” 9
二 五月四日那一天 13
花开春日 14
集会天安门前 19
受气东交民巷 25
火烧赵家楼 30
夜囚警察厅 37
三 如何进入历史? 42
四 回到“五四”现场 45
第二章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 54
一 同人杂志“精神之团结” 56
二 “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 65
三 以“运动”的方式推进文学事业 73
四 文体对话与思想草稿 85
五 提倡学术与垄断舆论 99
六 文化资本与历史记忆 113
第三章 叩问大学的意义——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孑民) 127
一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127
二 北大传统的另一种阐释 138
三 老北大的艺术教育 147
美育而非美术 147
社团而非院系 154
从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 158
中乐与西乐之争 163
博雅传统与“爱美的” 167
第四章 学问该如何表述——以《章太炎的白话文》为中心 170
一 古文的骄傲与白话的先驱 173
二 令人神往的“提奖光复,未尝废学” 185
三 深思独得与有感而发 200
四 白话文的另一渊源 213
第五章 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 224
一 删诗事件 227
二 老朋友的意见 232
三 学生的建议 238
四 二周的眼光 246
五 胡适的自我调整 259
六 经典地位的确立 272
第六章 写在“新文化”边上——旧纸堆里的新发现 287
一 失落在异邦的“国故” 288
二 在巴黎邂逅“老北大” 303
三 不该被遗忘的“文学史” 317
四 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教育之争 330
附录一 关于《章太炎的白话文》 344
附录二 鲁迅为胡适删诗信件的发现 355
附录三 台湾版《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自序 361
附录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英译本序 365
引用及参考书目 367
索引 379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