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0.1 问题的提出 1
0.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2
0.2.1 政区层级划分与概念界定 2
0.2.2 “县”在中国政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与“合法性”意义 7
0.2.3 研究的范围:统县政区与县辖政区 19
0.3 统县政区与县辖政区研究的基础理论 23
0.3.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理论 23
0.3.2 政区竞争理论 24
0.3.3 行政区经济理论 26
0.3.4 行政区划层级与幅度关系理论 28
0.4 研究的意义 31
0.4.1 研究的理论意义 31
0.4.2 研究的实践意义 33
0.5 本书的结构 37
上编 省制以来统县政区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改革 43
1 省制以来统县政区相关研究综述 43
1.1 统县政区的沿革研究综述 43
1.1.1 元明清时期 43
1.1.2 民国时期(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时期) 45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46
1.2 近现代统县政区体制改革研究 46
1.3 统县政区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49
1.4 国外相关研究 53
1.5 简要评价 55
2 统县政区的影响因素与相关理论分析 57
2.1 统县政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7
2.1.1 政治因素 57
2.1.2 经济因素 58
2.1.3 民族文化因素 58
2.1.4 历史因素 59
2.1.5 自然因素 59
2.1.6 其他因素 60
2.2 城市化、城乡关系理论与统县政区发展 60
2.2.1 城市化与城乡分治 60
2.2.2 城市增长极与城市型统县政区 62
2.3 本章小结 64
3 元、明、清统县政区历史研究 68
3.1 元代统县政区设置与管理体制 68
3.1.1 元代统县政区:路 70
3.1.2 元代统县政区:府 72
3.1.3 元代统县政区:州 73
3.1.4 元代准政区:转运司、宣抚司、宣慰司、肃政廉访司、统军司 75
3.1.5 元代统县政区小结 78
3.2 明代统县政区设置与管理体制 79
3.2.1 明代统县政区:府 81
3.2.2 明代统县政区:州 82
3.2.3 明代准统县政区:道 82
3.2.4 明代统县政区小结 86
3.3 清代统县政区设置与管理体制 86
3.3.1 清代统县政区:府 89
3.3.2 清代统县政区:直隶州 91
3.3.3 清代特有统县政区:直隶厅 92
3.3.4 清代准统县政区:道 93
3.3.5 清代特殊的统县政区:盟 94
3.3.6 清代统县政区小结 94
4 民国时期(含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时期)统县政区设置与管理制度 96
4.1 中华民国政府时期的统县政区 96
4.1.1 北洋政府时期统县政区:以新道制为中心 96
4.1.2 国民政府时期的准统县政区:行政督察区 102
4.1.3 民国时期统县政区小结 106
4.2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统县政区 107
4.2.1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区划体制:“数县一省、省县直辖” 107
4.2.2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区划体制:“行署专署并行,战时多层管理” 110
4.2.3 解放战争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区划体制 116
4.2.4 革命战争时期统县政区小结 117
5 新中国统县政区的设置与管理体制 122
5.1 新中国专员公署区(专区)的设置与管理体制 123
5.2 “文革”时期地区的设置与管理体制 125
5.3 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设置 126
5.4 新中国城市型统县政区设置与管理体制 130
5.4.1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的设置与管理体制 131
5.4.2 地级市、市领导县体制沿革 132
5.5 新中国统县政区小结 139
6 省制以来统县政区沿革规律与机制分析 142
6.1 统县政区的沿革规律 142
6.1.1 管理层次:“沿”、“革”之间 142
6.1.2 管理幅度:变动曲折 144
6.1.3 政区分等:“县等制度” 145
6.1.4 存废条件与演变脉络 149
6.2 新中国地级政区体制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152
6.2.1 分权化与地级政区体制变迁 153
6.2.2 政府职能转型与地级政区体制变迁 164
6.2.3 现代交通通讯技术发展与地级政区体制改革 170
7 地级政区的现实反思与问题分析 176
7.1 关于市领导县体制的再认识 176
7.1.1 市领导县的设置模式考察 176
7.1.2 由地区行署到市领导县体制引发的论争 179
7.1.3 对市领导县体制的深入剖析 183
7.2 “强县扩权”的实践与内涵 189
7.2.1 “强县扩权”的实践 189
7.2.2 “强县扩权”的内涵 190
7.3 关于地级政区地位、作用的思考 192
7.3.1 地级政区地位作用考察 192
7.3.2 地级政区与省内经济区构建 193
7.3.3 地级政区与县域经济发展 193
8 统县政区改革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195
8.1 省县直达、市县同层:取消地级层次是不容置疑的大方向 195
8.2 减少层次、划分等级:省县直辖的过渡性策略 199
8.2.1 “政区层次”与“政区等级”辨析 199
8.2.2 省辖市县分等制的可行性 200
8.2.3 省辖市县分等方案设想 204
8.3 因地制宜、分期推进:省县直辖的路径选择与实施规划 207
8.3.1 因地制宜,按区域展开区划体制改革 208
8.3.2 因时制宜,分阶段推进区划体制改革 211
8.4 关于统县政区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思考 212
8.4.1 关于统县政区发展的几个结论 212
8.4.2 关于统县政区改革的有关思考 214
下编 县辖政区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改革 221
9 中国县辖政区相关研究综述 221
9.1 对当前乡镇管理体制的研究 221
9.1.1 对当前乡镇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研究 221
9.1.2 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223
9.2 对当前乡镇行政区划体制的研究 229
9.2.1 对当前乡镇行政区划体制存在问题的研究 229
9.2.2 国内对创新县辖市体制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231
9.3 简要评述 234
10 县辖政区研究的相关理论 237
10.1 城市化、城乡关系相关理论 237
10.1.1 城市化与城乡分治 237
10.1.2 城市增长极理论 238
10.2 府际关系与地方自治的相关理论 240
10.2.1 府际关系的基本内涵 240
10.2.2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 242
10.2.3 地方与地方关系的理论 246
11 历史时期我国县辖政区制度的演变 250
11.1 我国古、近代县辖政区的发展与演变 250
11.1.1 具有行政区划特点的县下行政组织:秦至唐中期 250
11.1.2 不具有行政区划特点的县下组织:唐中期至清末 252
11.1.3 以地方自治和城乡分治为特色的县下行政组织:清末至民国 254
11.1.4 我国古、近代县辖政区(组织)演变的规律与经验借鉴 260
11.2 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根据地县辖政区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261
11.2.1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县辖政区体制:县(市)—区(市)—乡(市) 261
11.2.2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县辖政区体制:县—区—乡(市) 265
11.2.3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县辖政区体制:县—区—乡(村)制 269
11.2.4 革命战争时期县辖政区小结 274
12 现行县辖政区体制的审视 276
12.1 新中国县辖政区体制的发展脉络 276
12.1.1 解放初期(1949—1953年):县—区[区]—小乡(行政村)制 276
12.1.2 理顺规范时期(1954—1957年):县—([区])—乡镇制 277
12.1.3 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82年):县—人民公社、镇体制 279
12.1.4 拨乱反正时期(1983—1986年):县—([区公所])—乡镇制 281
12.1.5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时期(1987年以来):县—乡镇制 283
12.1.6 新中国县辖政区体制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86
12.2 目前我国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88
12.2.1 县乡关系:条块分割,乡镇功能不全,责权利不清 288
12.2.2 乡镇内部:关系混乱、问题重重 289
12.3 我国现行乡镇体制的不适应性与改革的必要性 291
12.3.1 现行乡镇建制的不适应性:对城市化进程反应不敏感 291
12.3.2 并乡建镇后产生的新问题 292
12.3.3 现行县辖政区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92
13 新形势下县辖政区的重新定位与改革思路 293
13.1 新形势下对我国县辖政区的重新定位 293
13.1.1 乡镇面临变化了的时代背景 293
13.1.2 重新认识乡镇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296
13.1.3 对未来我国县辖政区功能的重新定位 299
13.2 未来县辖政区体制改革方向思考 301
13.2.1 行政区划建制的多元化发展:创新县辖市制度,实现县—乡、镇体制向县—乡、镇、市体制转变 301
13.2.2 行政制度的自治化发展:推行地方自治制度,实行县辖乡、镇、市自治 301
14 实行县下辖市:我国市制与县辖政区体制创新的结合 302
14.1 我国清末民初以来县辖市制度探索与实践 302
14.1.1 中国市制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时代背景 302
14.1.2 江苏省市制的实践:中国县辖市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03
14.1.3 早期全国性市制的实践与发展 308
14.1.4 解放初期我国大陆地区的县辖市现象:昙花一现 310
14.2 我国当代实行县辖市体制的可行性分析 312
14.2.1 实行县辖市制度符合城乡异质的“足履相适”原则 313
14.2.2 实行县辖市制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314
14.2.3 实行县辖市制度符合减少政区层级与创新市制的政区体制改革方向 317
14.2.4 实行县辖市是乡镇区划体制创新的需要 319
14.2.5 “县辖市”认知情况的调查显示:县辖市越来越被公众接受 321
4.3 构建中国三级市制体系与设市模式创新 322
14.3.1 目前我国市制体系的现状与未来我国的三级市制体系 322
14.3.2 设市模式的创新:“城郊合治”管理理念下的“适度切块设市”模式 324
14.4 合理确定县辖市设置的标准 331
14.4.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设市标准 331
14.4.2 我国设市设镇标准及其评价 333
14.4.3 制定科学的县辖市的设置标准 337
14.4.4 根据我国中心镇的基本现状来预测近期县辖市的数量 340
14.5 创新县辖市的审批制度(权限与程序) 340
14.5.1 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变更的审批制度 340
14.5.2 未来我国县辖政区变更审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342
14.6 县辖市设置类型 343
14.6.1 县城设市 343
14.6.2 撤镇设市 345
14.6.3 现有部分县级市降格为县辖市 345
14.6.4 “准行政区”改制设市 346
14.6.5 大中城市郊区的新市镇设县辖市 346
15 积极推进我国县辖乡镇市自治体制 348
15.1 从新中国中央与地方府际关系的演变来看:分权化是必然趋势 348
15.1.1 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 349
15.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演变的规律 355
15.1.3 未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趋势: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实行地方自治 356
15.2 从我国地方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来看:走向地方自治是必然趋势 360
15.2.1 我国近现代地方自治发展的脉络 360
15.2.2 我国近现代地方自治发展的规律小结 367
15.3 实行县辖政区自治的必然性、可能性与基本原则 368
15.3.1 实行县辖政区自治的必然性 368
15.3.2 从世界各国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改革的潮流出发,积极探索并贯彻落实地方自治 369
15.3.3 实行县辖政区自治的可能性 369
15.3.4 县辖乡、镇、市自治的基本原则 370
15.4 构建我国县辖政区管理新体制:乡、镇、市自治制度 372
15.4.1 乡镇市的性质认定 372
15.4.2 乡镇市自治权限的划分与主要自治组织 372
15.4.3 乡(镇、市)居民的资格和权利 378
15.4.4 乡(镇、市)财政的重建 379
15.5 对乡镇市自治的监督机制 380
15.5.1 立法监督 380
15.5.2 行政监督 381
15.5.3 财政监督 381
15.5.4 司法监督 382
16 我国县辖政区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383
16.1 我国县辖政区改革的制约性因素 383
16.1.1 实施县辖市与乡镇市自治的法律依据问题 383
16.1.2 当前层级过多的行政区划体制制约了县辖市与乡镇市自治的推行 383
16.1.3 长期以来“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思想阻碍地方自治的推行 384
16.1.4 当前带有集权色彩的政治文化也是我国走向地方自治的障碍 384
16.1.5 当前政治体制中的一些组织原则和管理原则不利于我国走向地方自治 384
16.2 我国县辖政区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385
16.2.1 与整个国家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吻合:划小省区,省县直辖,三级市制,地方自治(县下自治) 385
16.2.2 制定和修改现有法律法规,将县辖政区改革进程法制化 386
16.2.3 国家政府机构层级的改革 387
16.2.4 加强对广大群众民主意识的培育,防止地方自治的“恶质化” 388
16.2.5 建立地方居民参与机制 389
16.2.6 积极看待近年来部分地区乡镇干部选举的改革试验并适当推广 390
16.2.7 深化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390
16.2.8 防止机构膨胀与新一轮“设市热” 391
16.3 关于县辖政区改革的若干思考和结论 391
17 结语:回归监督与推进自治——关于中国当代统县政区与县辖政区改革的总体思考 394
17.1 统县政区 396
17.1.1 两大功能 396
17.1.2 政策主张 397
17.2 县辖政区 398
17.2.1 两大前提 398
17.2.2 两大步骤 399
主要参考文献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