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世纪中国文学与俄苏文学 1
第一节 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1
第二节 俄国文学:“为人生”、人道主义和美的典范 26
第三节 苏俄文学思潮与中国文学新现实主义规范的建立 59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对俄苏文学批评的接受 104
第一节 接受中的“移植”现象 104
第二节 接受中的“纠偏”现象 136
第三节 接受中的“阐发”现象 164
第四节 接受俄苏文学批评的得失 189
第三章 俄苏形式主义理论与世纪末中国文论转型 225
第一节 先锋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 226
第二节 形式主义接受中的思维问题 245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 258
第四节 接受中的主体性问题与巴赫金形象 268
第四章 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现代期刊 283
第一节 《新青年》与俄苏文化译介 283
第二节 《小说月报》与俄苏文学翻译 298
第三节 鲁迅系刊物与俄苏文学的翻译 318
第四节 “创造”、“太阳”与“新月”的三种态度 336
第五节 “左联”十年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 355
第六节 20世纪50年代文艺论争与苏联文论传播中的《文艺报》 405
第五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的接受 420
第一节 新文学语境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420
第二节 关于“人”的对话: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 428
第三节 情欲是一种罪孽: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郁达夫 444
第四节 对苦难的美学观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路翎 456
第六章 契诃夫在现代中国的接受 472
第一节 契诃夫在现代中国的译介 472
第二节 契诃夫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 488
第三节 契诃夫诗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507
附录 契诃夫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 542
参考文献 585
后记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