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雷小平,徐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40279818
  • 页数:70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由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药物化学》精品课程的院校联合推出。本书按药物治疗领域分成六个部分,即感染性疾病和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疼痛、传入与传出神经系统疾病和麻醉用药、心血管系统疾病、胃肠道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第七部分讨论药物化学基本原理,全书共二十六章。本书以药物作用的靶标和分子作用机制为基础,在系统介绍药物化学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把学科的新发展、新理论、新靶标和各系统的新药介绍给读者,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本教材编写以药物的发展和构效关系为主线,从分子水平阐明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内在规律。同时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描述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过程。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本科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还可供从事新药开发、药物生产、临床药学等药学工作者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

一、药物化学的学科内容 1

二、药物化学的发展概况 1

三、药物化学的新发展 3

四、药物的名称 5

主要参考文献 7

第一部分 药物治疗领域一:感染性疾病和癌症 10

第二章 抗肿瘤药 10

第一节 导论 10

第二节 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 11

一、烷化剂 11

二、金属铂配合物 21

三、直接作用于DNA的天然产物 23

四、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25

第三节 抗代谢抗肿瘤的药物 31

一、嘧啶拮抗物 31

二、嘌呤拮抗物 35

三、叶酸拮抗物 36

第四节 抗有丝分裂的药物 38

一、微管组装抑制剂 39

二、微管稳定剂及微管组装促进剂 40

第五节 基于肿瘤信号转导机制的药物 41

一、蛋白激酶抑制剂 41

二、蛋白酶体抑制剂 46

主要参考文献 46

第三章 抗病毒药和抗艾滋病药 48

第一节 抗病毒药 48

一、概述 48

二、抑制病毒复制初始时期的药物 49

三、干扰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 53

第二节 抗艾滋病药 59

一、概述 59

二、逆转录酶抑制剂 60

三、HIV蛋白酶抑制剂 64

主要参考文献 67

第四章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69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69

一、发展概述 69

二、作用机制 73

三、构效关系 73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77

一、发展概述 78

二、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 79

第三节 其他类抗菌药 82

一、噁唑烷酮类 82

二、异喹啉类 83

三、硝基呋喃类 84

四、硝基咪唑类 84

第四节 抗结核药 85

一、抗生素类抗结核药 86

二、合成抗结核药 90

第五节 抗真菌药 95

一、作用于真菌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 96

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唑类抗真菌药物 97

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烯丙基胺和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 100

四、其他抗真菌药物 101

主要参考文献 101

第五章 抗寄生虫药 103

第一节 抗疟药 103

一、疟原虫的生命周期和抗疟药物的作用环节 103

二、疟疾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104

第二节 驱肠虫药 110

一、哌嗪类 110

二、咪唑类 110

三、其他驱肠虫药物 112

第三节 抗血吸虫药 113

主要参考文献 114

第六章 抗生素 115

第一节 导论 115

一、定义及分类 115

二、作用机制 115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16

一、概论 116

二、青霉素类 119

三、头孢菌素类 128

四、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 137

五、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42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45

一、硫酸链霉素 146

二、卡那霉素及其衍生物 146

三、庆大霉素C及其衍生物 149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50

一、红霉素及其衍生物 150

二、麦迪霉素及其衍生物 155

三、螺旋霉素及其衍生物 156

第五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157

一、概论 157

二、作用机制 159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59

第六节 其他抗生素 161

主要参考文献 165

第二部分 药物治疗领域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疼痛 168

第七章 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 168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168

一、苯二氮类药物 168

二、非苯二氮类药物 175

三、其他镇静催眠药 177

第二节 抗癫痫药 180

一、巴比妥类及其同型物 180

二、二苯并氮杂类 186

三、脂肪羧酸类 187

四、GABA类似物类 188

五、其他抗癫痫药 189

主要参考文献 189

第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191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191

一、吩噻嗪类 191

二、硫杂蒽类 196

三、丁酰苯类 197

四、苯酰胺类 198

五、二苯并二氮类和苯并氧氮类 199

六、其他抗精神失常药 201

第二节 抗抑郁药 202

一、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202

二、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205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207

四、新抗抑郁药 208

第三节 抗焦虑药和抗躁狂药 209

一、抗焦虑药 209

二、抗躁狂药 211

主要参考文献 211

第九章 抗老年痴呆药 213

第一节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13

第二节 NMDA受体拮抗剂 216

第三节 中枢兴奋剂类益智药 218

第四节 目前研发领域及展望 219

一、中枢M1受体激动剂 219

二、β和γ分泌酶抑制剂 220

三、其他研究领域 222

主要参考文献 222

第十章 抗帕金森病药 224

第一节 Dopamine受体激动剂 226

第二节 Dopamine替代物 228

第三节 Dopamine释放剂 230

第四节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230

第五节 辅助治疗药 231

一、抗胆碱药 231

二、抗抑郁药 233

第六节 其他抗帕金森病药 233

主要参考文献 233

第十一章 阿片样镇痛药 235

第一节 吗啡及相关的阿片样激动剂 235

一、天然阿片生物碱类 236

二、Morphine的结构修饰 239

第二节 合成镇痛药 242

一、吗啡喃类 243

二、苯吗喃类 243

三、哌啶类 245

四、氨基酮类 248

五、环己烷衍生物 250

六、氨基四氢萘类 251

第三节 内源性阿片样肽类 251

第四节 阿片受体模型及μ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 252

一、阿片受体 252

二、μ受体选择性激动剂构效关系 254

主要参考文献 255

第十二章 非甾体抗炎药 257

第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257

一、炎症的机制 257

二、前列腺素及相关物质的生物合成和作用 258

三、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261

第二节 解热镇痛药 262

一、苯胺类 262

二、水杨酸类 264

三、吡唑酮类 266

第三节 非甾体抗炎药 267

一、3,5-吡唑烷二酮类 267

二、芳基烷酸类 268

三、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 274

四、1,2-苯并噻嗪类 275

五、COX-2选择性抑制剂 277

第四节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281

第五节 痛风治疗药物 282

一、抗血中尿酸过高的药物 282

二、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物 284

主要参考文献 285

第三部分 药物治疗领域三: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和麻醉 288

第十三章 影响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药物 288

第一节 M受体激动剂 290

一、胆碱酯类M受体激动剂 290

二、生物碱类M受体激动剂 292

三、选择性作用于M受体亚型的激动剂 293

第二节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94

一、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的机制 294

二、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96

三、不可(难)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99

四、乙酰胆碱酯酶复活剂 300

第三节 M受体拮抗剂 301

一、茄科生物碱类M受体拮抗剂 301

二、合成的M受体拮抗剂 303

三、选择性作用于M受体亚型的拮抗剂 306

第四节 N受体拮抗剂 308

一、生物碱类N受体拮抗剂 309

二、合成的N受体拮抗剂 310

主要参考文献 314

第十四章 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药物 316

第一节 导论 316

第二节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和作用机制 318

一、生物合成与代谢 318

二、作用机制 320

第三节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320

一、α和β受体激动剂 320

二、α1受体激动剂 323

三、α2受体激动剂 324

四、构效关系 326

第四节 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327

一、非选择性α受体拮抗剂 327

二、选择性α1受体拮抗剂 328

三、选择性α2受体拮抗剂 329

第五节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330

一、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 330

二、选择性β1受体激动剂 330

三、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 331

四、构效关系 334

第六节 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334

一、概述 335

二、β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335

三、构效关系 339

主要参考文献 340

第十五章 麻醉药 342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342

一、吸人麻醉药 342

二、静脉麻醉药 345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348

一、普鲁卡因的发现 348

二、局部麻醉药的结构类型 349

三、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354

四、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356

主要参考文献 357

第四部分 药物治疗领域四:心血管系统疾病 360

第十六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360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 360

一、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360

二、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 361

三、β受体拮抗剂 367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 368

一、NO供体药物 368

二、钙通道阻滞剂 371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 377

一、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 378

二、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 385

三、其他抗高血压药 386

第四节 血脂调节药 390

一、主要降低TG和VLDL的药物 391

二、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395

第五节 强心药 399

一、强心苷类药物 399

二、非强心苷类药物 403

第六节 抗血栓药 405

一、抗血小板药 405

二、抗凝血药 408

三、血栓溶解药 412

主要参考文献 412

第十七章 利尿药 414

第一节 碳酸酐酶抑制剂 414

第二节 渗透性利尿药 416

第三节 Na+-K+-2C1-同向转运抑制剂 416

第四节 Na+-C1-同向转运抑制剂 419

第五节 肾小管上皮Na+通道抑制剂 421

第六节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422

主要参考文献 423

第五部分 药物治疗领域五:胃肠道系统疾病 426

第十八章 抗溃疡药 426

第一节 H2受体拮抗剂 427

一、咪唑类 427

二、呋喃类 431

三、噻唑类 433

四、哌啶甲苯类 434

五、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434

第二节 质子泵抑制剂 435

一、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 436

二、其他质子泵抑制剂 438

三、质子泵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440

四、可逆的质子泵抑制剂 441

第三节 其他抗溃疡药 442

一、抗胆碱药 442

二、前列腺素 442

三、胃黏膜保护剂 443

主要参考文献 444

第十九章 胃动力药和止吐药 446

第一节 胃动力药 446

一、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 446

二、5-HT4受体激动剂 447

第二节 止吐药 449

一、作用机制和分类 449

二、5-HT3受体拮抗剂 449

主要参考文献 451

第六部分 药物治疗领域六:内分泌系统疾病 454

第二十章 抗变态反应药 454

第一节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454

一、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455

二、无嗜睡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 461

第二节 抗白三烯药 465

一、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467

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 468

第三节 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 469

主要参考文献 470

第二十一章 甾体激素及相关药物 472

第一节 甾体结构和命名 472

一、甾体的结构骨架 472

二、甾体化合物的命名 473

第二节 甾体激素生物合成 474

第三节 甾体激素受体 477

一、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477

二、甾体激素受体的结构 478

第四节 雌激素及相关药物 479

一、内源性甾体雌激素及其衍生物 479

二、非甾体雌激素 482

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483

四、芳构化酶抑制剂 485

第五节 雄激素及相关药物 486

一、内源性甾体雄激素及其衍生物 486

二、蛋白同化甾体 488

三、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490

四、5α-还原酶抑制剂 491

第六节 孕激素及相关药物 492

一、内源性甾体孕激素及其衍生物 492

二、睾酮衍生物 494

三、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496

第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相关药物 498

一、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 498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501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504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504

第八节 甾体的一般合成方法 505

一、甾体药物的半合成 505

二、甾体药物的全合成 508

主要参考文献 508

第二十二章 降血糖药 510

第一节 胰岛素 510

一、胰岛素 510

二、胰岛素类似物及制剂 513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513

一、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514

二、胰岛素增敏剂 519

三、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521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522

主要参考文献 523

第二十三章 维生素 525

第一节 水溶性维生素 526

一、维生素B1 526

二、维生素B2 528

三、维生素C 530

四、维生素B6 532

五、泛酸 533

六、叶酸 534

七、其他水溶性维生素 535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536

一、维生素A 536

二、维生素D 539

三、维生素E 542

四、维生素K 545

主要参考文献 546

第七部分 药物化学基本原理 550

第二十四章 药物分子设计概论 550

第一节 导论 550

一、药物的属性 550

二、创制新药的四要素 551

第二节 分子的多样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552

一、天然产物具有多样性,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552

二、组合化学 555

三、随机筛选 558

四、虚拟筛选 559

第三节 分子的互补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560

一、分子识别 560

二、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 561

三、反义寡核苷酸 563

第四节 分子的相似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 565

一、基于内源性配体分子的药物设计 565

二、肽模拟物 566

三、生物电子等排置换 567

四、Topliss决策法 569

五、过渡态类似物 571

六、剖裂物、同系物、插烯物、合环和开环 572

七、药物合成的中间体 575

八、基于代谢转化 575

第五节 药物分子设计的策略 580

一、苗头化合物、先导物和候选药物 581

二、药物分子为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集合 583

三、药效团和结构骨架 585

主要参考文献 590

第二十五章 药物代谢反应 594

第一节 导论 594

第二节 药物代谢的酶 594

一、细胞色素P-450酶系 595

二、还原酶系 596

三、过氧化物酶和单加氧酶 596

四、水解酶 596

第三节 第Ⅰ相的生物转化 597

一、氧化反应 597

二、还原反应 609

三、脱卤素反应 612

四、水解反应 612

第四节 第Ⅱ相的生物转化 614

一、葡糖醛酸的结合 614

二、硫酸酯化结合 616

三、与氨基酸的结合 617

四、谷胱甘肽结合 618

五、乙酰化结合 620

六、甲基化结合 621

第五节 药物代谢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622

一、设计和发现新药 622

二、优化药物的药动学性质 624

三、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 626

主要参考文献 626

第二十六章 构效关系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627

第一节 药物的分类 627

一、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627

二、药物的分类 628

三、药物的药效团 628

第二节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药效 629

一、溶解度和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 629

二、药物的酸碱性和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 631

第三节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与药效 632

一、药物与受体结合方式对药效的影响 633

二、药物的功能基团对药效的影响 635

三、药物电荷分布对药效的影响 637

四、药物的立体化学对药效的影响 637

第四节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643

一、二维定量构效关系简介 643

二、Hansch方法 644

三、Hansch方法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649

第五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650

一、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 651

二、基于受体的药物设计 655

主要参考文献 657

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及索引 659

英中文专业词汇对照及索引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