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周易》的现代反思 1
一 周易、易经、易传、易学辨正 2
二 《周易》的作者、制作年代及其性质 5
三 易学源流及学派 11
四 《周易》在国外的传播和研究 18
五 易学热的反思 34
六 《周易》的现代意义 40
第一章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宇宙论 43
一 太极生两仪的宇宙生成论 44
二 “物物有—太极”的宇宙本体论 53
三 太极图的宇宙论意蕴 61
第二章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的天人观 67
一 中国天人观论略 68
二 “三才之道”与人类中心论 76
三 圣人成能与人的主体性 84
四 裁成辅相与可持续发展 92
第三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 107
一 象数思维与符号系统 109
二 整体思维与系统智慧 132
三 变易思维与通权达变 136
四 直觉思维与灵感把握 142
五 类比思维与触类旁通 145
六 主体思维与人的全面发展 147
第四章 顺天应人、保合太和的管理智慧 151
一 顺天应人的最高准则 153
二 保合太和的价值理想 155
三 崇德广业的全面发展 157
四 贵易尚简的组织原则 160
五 革故鼎新的改革气魄 161
六 尚贤养贤的人才思想 163
七 见几而作的时效观念 166
八 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 168
九 遏恶扬善的法制建设 171
十 君佐佑民的民本思想 172
十一 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无为境界 175
第五章 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准则 178
一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80
二 刚健中正 183
三 柔顺宽厚 185
四 忠贞诚信 187
五 恭敬合礼 189
六 谦虚忍让 191
七 谨慎戒惧 194
第六章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哲学 197
一 生生之谓易的重生思想 198
二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204
三 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 206
四 独立不惧的人格尊严 208
五 乐天休命的精神家园 211
六 与天地合德的超越境界 218
结语 《周易》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塑造 228
主要参考文献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