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严复的“信、达、雅”:“信、达、雅”的初始接受——中西翻译释意观的总体融合 9
1.1 严复“信、达、雅”和法国“释意理论”的融合与阐发 11
1.1.1 “释意理论”模式 11
1.1.2 “信”:忠实于作者的欲言 13
1.1.3 求“达”的过程体系 20
1.1.4 “雅”:适应于译文读者 26
1.2 严复的“信、达、雅”实践概评 32
1.3 “信、达、雅”初始时期的全盘肯定接受 39
第二章 “信、达、雅”第一大重构:“信、达、雅”的第一类建设性接受——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一种融合 45
2.1 林语堂对“信、达、雅”的理论重构 47
2.2 林语堂的“信、达、雅”重构理路的延续 53
2.3 “信、达、雅”第一大重构流派的理论深化——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一种融合 70
2.3.1 “信、达、雅”第一大重构模式 70
2.3.2 西方的文体风格形式传译观与释译观 72
2.3.3 宏观认识论角度的形式地位的设定与确立 82
2.3.4 “信、达、雅”第一大重构流派所主张的翻译过程论角度的文体风格形式传译 84
2.3.5 “形式”的阐发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整体策略和局部策略 86
2.3.6 概总 112
2.4 中国译论界的几种异议观点 115
第三章 “信、达、雅”第二大重构:“信、达、雅”的第二类建设性接受——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二种融合 119
3.1 “信、达、雅”的第二大重构流派 121
3.2 “信、达、雅”第二大重构流派的理论深化——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二种融合 129
3.2.1 “信、达、雅”第二大重构模式 129
3.2.2 西方翻译的艺术观与释意观 130
3.2.3 认识论及释意论视角下的翻译创造性地位的确认与确立 137
3.2.4 翻译形式再创造的基点限定及其两大维度的划分 141
3.2.5 对“雅”的第二大重构的相对系统化 143
3.3 中国译论界的几种异议观点 154
第四章 “信、达、雅”第三大重构:“信、达、雅”的第三类建设性接受——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三种融合 157
4.1 “信、达、雅”第三大重构的界定 159
4.2 “信、达、雅”第三大重构的理论分析 161
4.2.1 第三大重构模式的图示化 161
4.2.2 “易懂”身份的模糊性 164
4.2.3 “易懂”行为的潜在无限性 166
4.3 “信、达、雅”第三大重构的价值定位 170
第五章 “信、达、雅”第四大重构:“信、达、雅”的平行接受——中西翻译理念最高境界的融合 173
5.1 “真、善、美”与“信、达、雅” 175
5.2 “神似”、“化境”与“信、达、雅” 178
5.2.1 “神似”说与“信、达、雅” 178
5.2.2 “化境论”与“信、达、雅” 186
5.3 “等效论”与“信、达、雅” 190
结语 198
参考文献 205
后记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