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装备前沿理论与改革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霖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8067514
  • 页数:5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涵盖了军事装备发展战略以及建设模式、武器装备体系现状与发展、军事装备科研体制创新、军事装备指挥、保障、采办等重要领域。可供军事装备实践活动和军事装备学教学与科研参考使用。

第一篇 军事装备总论聚焦 1

第1章 军事装备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1

1.1 军事装备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2

1.1.1 军事装备学的本质属性与学科内涵 2

1.1.2 军事装备学学科体系的设置原则和标准 5

1.1.3 军事装备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6

1.2 军事装备学学科发展与装备指挥人才培养 7

1.2.1 军事装备学的学科发展背景 7

1.2.2 信息化战争对装备指挥人才的要求 11

1.3 军事装备指挥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 15

1.3.1 军事装备指挥人才的培养模式 15

1.3.2 军事装备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 16

1.3.3 装备指挥人才队伍培训的特点 18

1.3.4 装备指挥人才培训规划和措施 21

第2章 我军武器装备体系现状与发展 26

2.1 现代战争的体系对抗 26

2.2 武器装备体系和体制 29

2.2.1 装备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29

2.2.2 装备体制 33

2.3 我军武器装备体系现状及发展要求 35

2.3.1 我军武器装备基本体系现状 35

2.3.2 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局限性 39

2.3.3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装备体系建设的要求 40

2.3.4 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武器装备体系的基本构成 41

第3章 电子信息技术军事应用与电子信息装备 43

3.1 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44

3.1.1 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44

3.1.2 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在军事中的作用 47

3.1.3 电子信息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50

3.2 电子信息装备的概念及分类结构 55

3.2.1 电子信息装备的概念及有关问题 55

3.2.2 电子信息装备层次及与其有关概念的辨析 56

3.2.3 电子信息装备的分类 57

3.2.4 电子信息装备的定位 58

3.3 电子信息装备发展和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59

3.3.1 电子信息装备的发展趋势 59

3.3.2 我军电子信息装备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60

第二篇 军事装备发展聚焦 64

第4章 中国特色装备建设道路推进模式 64

4.1 中国特色装备建设道路产生的时代背景 65

4.1.1 基于新世纪的时代挑战 65

4.1.2 基于“特色道路”的时代发展 65

4.1.3 基于战略机遇期的历史使命 66

4.2 中国特色装备建设道路的推进需求 66

4.2.1 战争形态演变是装备建设道路推进的本质需求 66

4.2.2 高新技术发展是装备建设道路推进的核心需求 67

4.2.3 军事斗争准备是装备建设道路推进的现实需求 68

4.3 中国特色装备建设道路推进模式的构想 69

4.3.1 实施对称与非对称式发展推进相结合 70

4.3.2 实施装备跨越式发展与国家经济技术的协调发展推进相结合 72

4.3.3 实施开放引进与自主创新推进相结合 74

4.3.4 实施机械化与信息化推进相结合 76

4.3.5 实施螺旋推进相结合 78

4.4 建设中国特色装备建设道路推进模式的基本措施 81

4.4.1 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推进模式建设的顺利实施 81

4.4.2 加快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提高推进模式建设整体效益 82

4.4.3 以军事斗争需求为牵引,优化和完善武器装备体系 83

4.4.4 以信息化为核心,大力加强推进模式建设 84

第5章 世界主要国家军事装备发展战略 85

5.1 装备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 86

5.1.1 确定装备发展战略目标 86

5.1.2 选定装备发展战略重点 88

5.1.3 选择装备发展战略途径 88

5.1.4 划分装备发展战略步骤 89

5.1.5 制定装备发展战略措施 89

5.2 主要国家军事装备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90

5.3 世界主要国家装备发展战略对其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影响 94

5.4 世界军事强国装备发展战略对我军装备发展的启示 99

第6章 装备费与武器装备发展 104

6.1 近年来发达军事大国装备费的投量与投向 105

6.1.1 装备费总量及其占军费的比例大幅增加 105

6.1.2 装备费使用由追求性能向追求效益转变 108

6.2 装备费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112

6.2.1 装备费的效益 112

6.2.2 装备费用投入产出模型 113

6.3 装备费影响装备发展的几个因素 116

6.4 加强装备费使用管理,建立我军武器装备长效发展机制 124

第7章 我军武器装备的科研与研制 127

7.1 装备科研与研制的任务 128

7.1.1 装备科研与研制的主要内容 128

7.1.2 装备科研与研制的任务 130

7.2 装备科研与研制的阶段划分 132

7.3 装备科研与研制的原则 137

7.4 装备科研与研制组织和管理 140

7.4.1 装备科研与研制的计划管理 140

7.4.2 装备科研与研制的项目管理 141

7.4.3 装备科研与研制的合同管理 146

第8章 我国航空装备科研体制创新 148

8.1 我国航空装备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 149

8.2 我国航空装备科研体制创新的总体构想 151

8.2.1 我国航空装备科研体制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51

8.2.2 我国航空装备科研组织机构创新 153

8.2.3 我国航空装备科研运行机制创新 159

8.2.4 我国航空装备科研法规制度创新 165

8.3 我国航空装备科研体制创新的工作思路 166

8.3.1 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加强统筹规划 166

8.3.2 改革航空预研体制,提升预研水平 167

8.3.3 完善航空科研体系,促进寓军于民 168

8.3.4 创新需求论证制度,提高决策效力 170

8.3.5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优化科研环境 171

8.3.6 改善科研投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 172

第三篇 军事装备采购聚焦 173

第9章 武器装备的竞争性采购模式 173

9.1 装备竞争性采购模式及其产生 174

9.2 基于公开招标的装备竞争性采购模式 176

9.2.1 装备公开招标采购的内涵及适用条件 176

9.2.2 基于公开招标的装备竞争性采购博弈分析 177

9.2.3 基于公开招标的装备竞争性采购定价问题 181

9.2.4 基于公开招标的装备采购价格标准体系建设 183

9.3 基于最佳绩效比的阶段式装备竞争性采购模式 185

9.3.1 最佳绩效比的阶段式装备竞争采购的内涵及适用条件 186

9.3.2 装备竞争性采购绩效评价 186

9.3.3 基于最佳绩效比的阶段装备采购招投标模型 188

9.4 基于竞争性谈判的装备竞争性采购模式 191

9.4.1 竞争性谈判的内涵及适用条件 191

9.4.2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的程序 192

9.4.3 竞争性谈判采购最后方案评审方法 193

9.4.4 竞争性谈判采购最后方案评审专家系统 195

9.4.5 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违法行为及防范对策 199

第10章 基于价值链的装备交易成本控制 204

10.1 装备交易成本倾向性问题与原因分析 205

10.1.1 我军装备交易成本倾向性问题 205

10.1.2 我军装备交易成本存在倾向性问题原因分析 206

10.2 基于价值链的装备交易成本控制实施 209

10.2.1 基于价值链的装备交易成本控制程序 209

10.2.2 基于价值链的装备交易成本控制方法 213

10.2.3 基于价值链的装备交易成本控制手段 216

10.3 我军装备交易成本控制的改革 218

10.3.1 革新装备采购成本管理理念 218

10.3.2 建立优化基于价值链的我军装备交易成本控制综合环境 219

10.3.3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武器装备采购信息化 223

第11章 科研试验部队的特装订货与采购 226

11.1 我军科研试验部队特装订货与采购概述 227

11.1.1 科研试验部队 227

11.1.2 特装(用于科研试验特殊装备的简称) 227

11.1.3 特装订货与采购 227

11.1.4 我军特装订货与采购管理 228

11.2 特装订货与采购体制改革 231

11.2.1 我军现行特装订货与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231

11.2.2 我军特装订货与采购管理体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32

11.2.3 我军特装订货与采购管理模式构建的基本设想 233

11.3 特装订货与采购机制调整 237

11.3.1 我军特装订货与采购的计划机制 237

11.3.2 我军特装订货与采购的市场机制 239

11.3.3 我军特装订货与采购的管理机制 242

11.3.4 我军特装订货与采购的监督机制 244

11.4 我军试验特装订货与采购的改革 246

第四篇 军事装备保障聚焦 249

第12章 联合作战装备保障单元能力生成 249

12.1 联合作战装备保障单元能力及需求 250

12.1.1 基本概念 250

12.1.2 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新特点提出保障单元能力生成新需求 252

12.1.3 我军(陆军)现实装备保障能力存在的差距及原因 255

12.2 装备保障单元能力生成的内涵实质 256

12.2.1 单元能力生成的要素 256

12.2.2 单元能力生成的机理 258

12.2.3 单元能力生成的结构 260

12.2.4 单元能力生成的目标 262

12.3 装备保障单元能力生成模式构想 263

12.3.1 适应信息结构要求,创新指挥机构模式 263

12.3.2 着眼于综合保障效能,寻求转型系统方法 267

12.3.3 围绕精确保障目标,优化力量配置标准 268

12.3.4 根据保障要素变化,建立数学分析函数 270

12.4 装备保障单元能力生成建设重点 271

12.4.1 着力于信息化基础建设 271

12.4.2 构建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机制 272

12.4.3 突出集成化装备保障能力生成训练 273

第13章 陆军新装备保障能力的形成 275

13.1 陆军新装备保障能力形成的基本内涵 276

13.1.1 基本概念 276

13.1.2 陆军新装备的主要分类 277

13.1.3 陆军新装备保障能力形成特征和要素 277

13.1.4 陆军新装备保障能力形成的问题 280

13.2 陆军新装备保障能力形成的规律 283

13.2.1 作战牵引规律 283

13.2.2 综合保障规律 284

13.2.3 阶段递进规律 286

13.2.4 配套制约规律 288

13.3 评估新装备保障能力的标准与方法 290

13.3.1 新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标准的基本原则 290

13.3.2 检查评估新装备保障能力的内容及标准 290

13.3.3 新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组织实施 293

13.4 陆军新装备形成保障能力建设的推进措施 294

13.4.1 更新思想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94

13.4.2 强化装备训练,切实提高新装备训练质量 295

13.4.3 着眼于新装备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装备人才 296

13.4.4 坚持依法管装,不断提高新装备“三化”管理水平 297

13.4.5 注重保障效益,加强新装备维修器材筹供管理 298

第14章 基于信息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 299

14.1 我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现状 300

14.2 基于信息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的构建 302

14.2.1 基于信息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的特征 302

14.2.2 基于信息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总体构想 304

14.2.3 基于信息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构成 306

14.3 基于信息化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 315

14.3.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维修保障理念 315

14.3.2 重视技术推动,增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 316

14.3.3 强化人才培养,夯实维修保障基础 318

14.3.4 依托信息网络,提高维修保障效率 318

第15章 引进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机制 321

15.1 引进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机制构建的地位作用 322

15.2 引进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机制的构建 324

15.2.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24

15.2.2 机制的目标模式 325

15.2.3 引进装备维修保障机制主要内容 332

15.3 我军引进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机制构建需解决的问题 339

第16章 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 344

16.1 非战争军事行动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内涵 345

16.1.1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及其特征 345

16.1.2 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及其基本特点 347

16.1.3 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需求 351

16.2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理论与实践 352

16.2.1 高度关注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352

16.2.2 十分重视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装备保障经验总结 354

16.2.3 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保障内容和形式 356

16.3 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的组织实施 358

16.4 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有关实践问题 364

第五篇 军事装备指挥聚焦 368

第17章 联合作战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 368

17.1 联合作战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概述 369

17.1.1 基本概念 369

17.1.2 联合作战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的基本特征 371

17.1.3 联合作战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形成的动因 373

17.2 建立联合作战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的基本构想 376

17.2.1 独立型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 376

17.2.2 从属型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 379

17.2.3 联合作战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模式的选择 383

17.3 联合作战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实现的途径 385

第18章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 390

18.1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概述 391

18.1.1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背景分析 391

18.1.2 封夺近岸岛屿主要作战行动 393

18.1.3 装备保障指挥在近岸岛屿封夺作战中的地位作用 394

18.2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的基本理论 395

18.2.1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的内涵 395

18.2.2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基本特点 396

18.2.3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的基本原则 397

18.2.4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的方法 399

18.3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我军现有装备保障指挥能力分析 400

18.4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方案 403

18.4.1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的基本思路 403

18.4.2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力量的编成与部署 405

18.4.3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的组织准备 406

18.4.4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的实施 409

18.4.5 近岸岛屿封夺作战装备保障指挥需要把握的有关问题 411

第六篇 军事装备管理聚焦 414

第19章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 414

19.1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概念及内涵 415

19.1.1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内涵 415

19.1.2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特征 415

19.1.3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体系结构 416

19.1.4 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的研究与应用 417

19.2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构建 421

19.2.1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设计 421

19.2.2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构建 424

19.2.3 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供应链构建应把握的重点 435

19.3 我军建设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供应链的建设重点 436

第20章 适应信息化装备体系的军兵种装备管理 441

20.1 信息化装备与信息化装备体系 442

20.1.1 基本概念 442

20.1.2 信息化装备体系的构成 443

20.1.3 信息化装备体系下的军兵种装备特点及对管理的要求 444

20.2 我军信息化装备体系发展的现状、特点与目标 445

20.2.1 我军信息化装备体系发展现状 445

20.2.2 我军信息化装备体系发展特点 446

20.2.3 我军信息化装备体系发展目标 447

20.3 外军的主要做法及我军军兵种信息化装备管理现状 448

20.3.1 外军信息化装备管理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448

20.3.2 我军军兵种信息化装备管理现状 451

20.4 适应信息化装备体系军兵种装备管理的基本思路 453

20.4.1 指导思想 453

20.4.2 基本原则 454

20.5 适应信息化装备体系的军兵种装备管理改革 455

20.5.1 适应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集中化、一体化管理要求,深化军兵种管理体制改革 455

20.5.2 适应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综合化、体系化管理要求,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 458

20.5.3 适应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标准化、数字化管理要求,改进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463

20.5.4 适应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要求,完善军兵种管理法规制度 465

第21章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管理 468

21.1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与风险产生 469

21.1.1 当前国际航天装备技术合作现状 469

21.1.2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的现状及趋势 472

21.1.3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产生的必然性 475

21.2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分析 478

21.2.1 建立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指标集 478

21.2.2 构筑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480

21.2.3 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案例的统计分析 482

21.3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评估 484

21.3.1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等级评估 484

21.3.2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相关性分析 489

21.4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处理与防范 496

21.4.1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处理 496

21.4.2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综合管理 500

21.4.3 中俄航天装备技术合作风险防范对策 507

参考文献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