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平仓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长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7087137
  • 页数:1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第一本全面论述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山洪灾害理论研究和防治措施设计等方面的较好参考书。山洪灾害防治区划的有关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中出现的相关技术难题,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治规划工作提供了指导。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案的提出为因地制宜制定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作也证明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也将为今后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山洪灾害概念 1

第二节 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必要性 1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第二章 山洪灾害发育环境及防治现状 6

第一节 山洪灾害发育环境 6

一、地质 6

二、地貌 15

三、气候 18

四、水土流失 34

五、社会经济环境 36

第二节 我国山洪灾害的危害 39

第三节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 42

一、非工程措施 42

二、工程措施 45

第三章 山洪灾害成因与区域分异特征 47

第一节 山洪灾害成因 47

一、降雨因素 47

二、地质地貌因素 50

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 53

第二节 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相互关系分析 59

一、溪河洪水与泥石流 59

二、滑坡与泥石流 61

第三节 山洪灾害区域分异特征 61

一、山洪灾害的一般特点 61

二、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63

三、山洪灾害时间分布特点 65

第四节 我国山洪灾害的区域差异性研究——以湖南和陕西为例 66

一、湖南省山洪灾害特点及规律 66

二、陕西省山洪灾害特点及规律 68

三、我国山洪灾害区域差异性 71

第四章 山洪灾害防治类型区划分 72

第一节 降雨类型区划分 72

一、降雨类型区概念 72

二、临界雨量与降雨类型区划分的关系 72

三、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法 73

四、全国降雨类型区的划分 78

第二节 地质地貌类型区划分 86

一、地质地貌类型区概念 86

二、划分原则 87

三、划分方法 87

四、全国地质地貌类型区划分 94

第三节 经济社会类型区划分 97

一、经济社会类型区概念 97

二、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分析山洪灾害防治 97

三、经济社会类型区划分评估指标 100

四、全国经济社会类型区划分 102

第四节 山洪灾害防治综合类型区划分 107

一、山洪灾害防治综合类型区概念 107

二、不同要素叠加原理 107

三、综合类型区划分步骤 108

四、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综合类型区划分成果 109

第五章 山洪灾害防治区划研究 111

第一节 区划研究概况 111

一、自然区划与自然灾害区划 111

二、经济区划研究 115

三、山洪灾害区划研究 116

四、国外自然区划研究 118

第二节 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原则与依据 119

一、区划原则 119

二、区划依据 120

第三节 区划方法与试点 120

一、自然区划方法概述 120

二、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法 122

三、省级山洪灾害防治区划试点——以陕西省为例 123

第四节 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案及基本特点 126

一、区划等级系统 126

二、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案与基本特点 126

第六章 分区特征 129

第一节 东部季风区 129

一、东北地区(Ⅰ1) 134

二、华北地区(Ⅰ2) 135

三、黄土高原地区(Ⅰ3) 137

四、秦巴山地区(Ⅰ4) 139

五、华中华东地区(Ⅰ5) 141

六、东南沿海地区(Ⅰ6) 144

七、华南地区(Ⅰ7) 146

八、西南地区(Ⅰ8) 148

第二节 蒙新干旱区(Ⅱ) 150

一、内蒙古高原地区(Ⅱ1) 152

二、西北地区(Ⅱ2) 154

第三节 青藏高寒区(Ⅲ) 156

一、藏南地区(Ⅲ1) 158

二、藏北地区(Ⅲ2) 160

第七章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 162

第一节 试点县选择原则 162

第二节 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单元与试点县选择 163

一、西南地区试点县选择 164

二、华中华东地区试点县选择 164

三、秦巴山地区试点县选择 165

四、全国试点县选择及基本情况 165

第三节 试点目标、建设任务及总体结构 168

一、试点目标 168

二、建设任务 168

三、总体结构 168

第四节 主要建设内容 171

一、监测及预警 171

二、防灾预案 173

三、群测群防的组织和责任制体系 173

四、宣传、培训及演练 173

五、山洪沟重点治理工程 174

主要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