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6
第一章 古代学术源流 33
第一节 儒学 33
一、经学 33
二、理学 34
三、朴学 40
第二节 道学 47
一、外丹道教 47
二、内丹道教 48
三、罗浮道学 50
第三节 佛学 52
一、译经与传道 52
二、僧侣的佛学 53
三、文士的佛学 55
第二章 近代学术思潮 58
第一节 维新变法思潮 58
一、早期维新变法思潮 58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 59
三、维新变法思潮的主要内容 61
四、维新变法思潮的特点 63
第二节 民主革命思潮 65
一、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 65
二、民主革命思潮的发展 66
三、民主革命思潮的特点 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思潮 70
一、早期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70
二、以民生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思潮 72
三、早期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74
第四节 商品经济思潮 76
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意识的涌现 76
二、近代商品经济思潮 78
第三章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81
第一节 概况 81
第二节 古代时期 82
一、葛洪(283~343) 82
二、慧能(638~713) 84
三、陈献章(1428~1500) 86
四、湛若水(1466~1560) 88
五、屈大均(1630~1696) 90
第三节 近代、现代时期 92
一、洪秀全(1814~1864) 92
二、郑观应(1842~1921) 94
三、康有为(1858~1927) 96
四、梁启超(1873~1929) 99
五、孙中山(1866~1925) 102
第四节 当代时期 107
一、杜国庠(1889~1961) 107
二、陈寅恪(1890~1969) 109
第四章 哲学 112
第一节 概况 112
第二节 学术著作 11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15
二、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 121
三、西方哲学 130
四、伦理学、精神文明学和价值哲学 133
五、美学 137
六、宗教学 139
七、自然辩证法、方法论与管理哲学 144
八、逻辑学 147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150
第四节 学术活动 153
第五章 经济学 158
第一节 概况 158
第二节 学术著作 165
一、古代经济思想 165
二、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学说史 166
三、经济学基本理论 171
四、财政学与金融学 175
五、改革开放与特区经济研究 177
六、综合及应用研究 184
七、部门经济学 194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199
第四节 学术活动 204
第六章 政治学与军事学 212
第一节 概况 212
第二节 学术著作 217
一、政治学与行政学 217
二、科学社会主义 222
三、党的建设理论 224
四、军事学 225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229
第四节 学术活动 232
第七章 法学 237
第一节 概况 237
第二节 学术著作 241
一、法理学 241
二、港澳台法学 246
三、法制史 247
四、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249
五、民法学、经济法学 251
六、刑法学 253
七、诉讼法学 255
八、国际法学、国外法学 256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259
第四节 学术活动 260
第八章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265
第一节 概况 265
一、社会学 265
二、人口学 266
三、人类学 268
四、民俗学 270
第二节 学术著作 271
一、社会学 271
二、人口学 275
三、人类学 279
四、民俗学 286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289
一、社会学 289
二、人口学 290
三、人类学 292
四、民俗学 293
第四节 学术活动 294
一、社会学 294
二、人口学 295
三、人类学 298
四、民俗学 299
第九章 新闻学、图书馆学、档案学 301
第一节 概况 301
一、新闻学 301
二、图书馆学 302
三、档案学 303
第二节 学术著作 304
一、新闻学 304
二、图书馆学 310
三、档案学 316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318
第四节 学术活动 320
一、新闻学 320
二、图书馆学 321
三、档案学 322
第十章 教育学 324
第一节 概况 324
第二节 学术著作 328
一、教育基本理论 328
二、教育史 338
三、比较教育 341
四、心理学 344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346
第四节 学术活动 349
第十一章 语言文字学 354
第一节 概况 354
第二节 学术著作 358
一、语言学 358
二、中国语言学 362
三、外国语言学 369
四、方言学 370
五、文字学 374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376
第四节 学术活动 379
第十二章 文学 381
第一节 概况 381
第二节 学术著作 385
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385
二、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392
三、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394
四、港台文学研究 398
五、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400
六、世界(外国)文学研究 401
七、比较文学研究 403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405
第四节 学术活动 407
第十三章 历史学 411
第一节 概况 411
一、中国古代史 412
二、中国近代史 414
三、中国社会经济史 416
四、广东地方史和地方志 417
五、中共广东地方党史 418
六、世界史和东南亚史 419
七、华侨华人史和中外关系史 419
八、中国史学史 420
九、考古学 421
第二节 学术著作 422
一、史学理论 422
二、古代史 424
三、中国近、现代史 432
四、孙中山研究 437
五、社会经济史 441
六、广东地方史志 445
七、中共广东地方党史 454
八、世界史 456
九、中外关系史 458
十、华侨史 460
十一、史学史 462
十二、考古学 464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467
第四节 学术活动 473
一、史学理论 473
二、中国古代史 474
三、中国近代、现代史 475
四、社会经济史 479
五、中共广东地方党史 481
六、近代、现代人物 482
七、世界史、国际关系史 485
八、民族史 485
九、华侨史、东南亚史 486
十、文物考古 486
第十四章 岭南文化研究 488
第一节 概况 488
第二节 学术著作 490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494
第四节 学术活动 496
第十五章 港澳台研究 498
第一节 概况 498
第二节 学术著作 500
第三节 学术机构与团体 509
第四节 学术活动 511
第十六章 综合学术管理与综合学术机构 517
第一节 学术团体管理 517
一、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管理 517
二、建国后的管理 521
三、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523
第二节 学术职称(职务)管理 526
一、职称管理机构 526
二、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评审、批准 527
第三节 学术规划管理 529
一、规划管理机构 529
二、经费管理 531
三、课题、成果 533
第四节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 539
一、组织和领导机构 540
二、成果的申报、评审 541
第五节 综合科研管理机构 547
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547
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549
三、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550
四、珠海市社会科学研究所 551
附录:著作目录 552
哲学 55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552
二、中国哲学 554
三、西方哲学 557
四、伦理学、精神文明学和价值哲学 557
五、美学 559
六、宗教学 559
七、自然辩证法、方法论与管理哲学 562
八、逻辑学 563
经济学 563
一、古代经济思想 563
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说史 563
三、经济学基本理论 565
四、财政学与金融学 565
五、改革开放与特区经济研究 568
六、综合及应用研究 569
七、部门经济学 575
政治学 576
一、政治学、行政管理学 576
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及科学社会主义 581
三、党建 584
四、军事学 586
法学 589
一、法理学 589
二、港澳法学 589
三、法制史 589
四、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590
五、民法学、经济法学 590
六、刑法学 591
七、诉讼法学 591
八、国际法学、国外法学 591
社会学、人口学与人类学、民俗学 592
一、社会学 592
二、人口学 594
三、人类学·民族学 598
四、民俗学 600
新闻学、图书馆学、档案学 603
一、新闻学 603
二、图书馆学 603
三、档案学 607
教育学 607
一、教育基本理论 607
二、教育史 608
三、比较教育 609
四、心理学 609
语言学 610
一、综合语言学 610
二、中国语言学 611
三、外国语言学 614
四、方言学 615
五、文字学 617
文学 618
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 618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620
三、文学理论研究及其他 621
四、台港文学 623
五、海外华文文学 623
历史学 624
一、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法 624
二、中国史 624
三、世界史 636
四、民族史 638
五、社会经济史 638
六、地方史志 639
七、中外关系和华侨史 652
八、史学史和史料学 653
九、文物考古 655
岭南文化 660
港澳台研究 661
CONTENTS 663
编后记 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