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 1
第一章 基本假设与基本推论 21
1.1 真空假设的产生 21
1.2 真空假设的直接推论 27
1.3 物界与视界 43
1.4 真空压 47
1.5 两极相约 52
1.6 真空负压 57
1.7 双物界耦合互动宇宙的形成 61
1.8 真空自胀的热效应 68
1.9 关于真空自胀热效应的补充讨论 71
第二章 集体效应与胁量 76
2.1 由粒子稳定性问题引起 76
2.2 集体效应 79
2.3 胁量定义与胁量运算规则 87
2.4 均匀介质系统的主胁量 94
2.5 等厚壳层网格模型 96
2.6 系统介质条件的拓宽 105
2.7 宇宙主胁量 107
第三章 胁量物理初导 110
3.1 波粒二象的尺寸衔接点 110
3.2 胁量平衡与真空密度动力方程 113
3.3 物界半周期与形成粒子的束缚力 117
3.4 两极相约常数D0 119
3.5 质量与宇宙主胁量的对应关系 125
3.6 能量与负能量 134
3.7 光速的约定 136
3.8 微观临界尺寸的约定 140
3.9 负质量宇宙学 142
第四章 胁量机制下的四力超统一表达4.1 几个重要的现有信息 155
4.2 原子核直径通式的胁量力学求取 158
4.3 核的“塑合力”特性 159
4.4 “塑合力”来源——胁压差 161
4.5 “塑合”作用的层次展开 163
4.6 两个抗塑合因素 165
4.7 核子间强相互作用的组合结构 167
4.8 弱力的由来 168
4.9 基本力关系式 169
第五章 重力模型与真空动力 171
5.1 重力关系式的数字化、偶极化表达 171
5.2 虚旋子的引进 173
5.3 真空的虚态量子结构与真空场 177
5.4 驱动机制的基本形式 180
5.5 胁量力学的空间、电荷、质荷 181
5.6 胁量力学的微观粒子定义 182
5.7 引力空间效应机制的强化 184
5.8 真空网格空缺诱进动力(GVVN) 186
5.9 光子轨线于大质量天体旁的弯曲 188
第六章 实证预见与概念拓展 190
6.1 光速的短程方向分布 190
6.2 等厚球壳结构参数的奇异性 194
6.3 胁量概念 199
6.4 “不确定性原理”的更深的潜在基础 205
6.5 “差异论”的提出和它的几条基本假设 207
6.6 宇宙层次序列中的差异标度密度分布 212
6.7 人择原理的替代理论 214
6.8 物质相互关系的“和谐性”自发建设 215
6.9 “混沌—分形”的层次热力学基础 216
结束语 219
附件 225
附件1 原有基本物理常数 225
附件2 胁量力学引进的新物理常数 226
附件3 正质量宇宙学的目前基本数据 230
附件4 负质量宇宙学的主要理论参数(数值见附件2) 231
附件5 核区束缚力的层次结构 232
附件6 基本物理单位(ST) 232
参考文献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