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兴媒体零距离(代序) 1
上篇 基础篇 3
第一章 互联网离我们真“近”——互联网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
互联网不简单等同于计算机网络 3
互联网离我们真“近” 5
互联网正在改变世界 8
(一)互联网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 9
(二)互联网正在改变经济活动方式 9
(三)互联网正在改变社会管理方式 10
(四)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 10
(五)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11
未来发展更精彩 11
(一)云计算 12
(二)从IPV4到IPV6 13
(三)语义网 14
(四)智慧地球 16
(五)物联网和传感网 18
第二章 我们与世界比肩同行——中国互联网发展 22
中国互联网伴随改革开放一路高歌 22
中国互联网不只是网民人数全球第一 26
(一)年轻化高学历高普及率 27
(二)舆论平台十分发达 27
(三)形成强大舆论压力 27
(四)逐步成为舆论“主流媒介” 28
我们与世界比肩同行 28
第三章 网络“心态”——互联网是当下最重要的舆论场 31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放大器 31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33
(一)网络舆论带来的机遇 33
(二)网络舆论带来的新挑战 34
互联网对我国政治形态及执政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35
2007、2008年互联网舆情关注重点 37
(一)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关注重点 38
(二)2008年网络舆情排行榜 38
(三)互联网舆情的偏差 40
网络舆情的重要风向标:网络流行语 41
(一)《三峡在线》“2008最火爆的十大网络流行语” 41
(二)《济南时报》“新华网”“2009年上半年网络流行语” 46
(三)《新闻晨报》“2009年夏天网络流行语” 51
(四)《人民日报》“2009网络文化热点排行榜出炉” 54
(五)《半月谈》文章“网络流行语中的另类民意” 58
第四章 高层“声音”——执政新思维:“链接”民意 60
中央高层频频谱写“最幸福网事” 60
“高官网友”纷纷亮相网络 62
幸福“网事”折射出高层执政思维的大转变 69
(一)执政新思维:“链接”民意 70
(二)媒介新格局:“互动”主流 70
(三)政治新生态:网络议政 71
领导干部要适应“互联网政治”的发展 73
中篇 实践篇 79
第五章 “网事”多多——2008年以来的12件典型“网事” 79
(一)馒头国标事件——由一篇假新闻引发的网络闹剧 79
(二)瓮安事件——一起迟早会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80
(三)周久耕——被“网络问责”撂倒的局长 82
(四)“躲猫猫”事件——对司法公信力的嘲讽与索问 84
(五)王帅诽谤案——一件因发帖获罪事件 85
(六)平江“华南虎”事件——一出由开发商炒作的商业闹剧 87
(七)胡斌飙车案——富家子飙车夺命案引发公信力危机 89
(八)杞县钴-60案——信息不公开导致的现代版“杞人忧天” 90
(九)石首群体事件——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一次败考 92
(十)宜城周森锋——网络“是非门”的当事人 94
(十一)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一次信息公开的成功范例 96
(十二)“替谁说话”——因言“蹿红”网络的局长逯军 97
第六章 新的“大考”——正确处置“网事” 100
地方官员处置“网事”能力测评 100
(一)2009年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 101
(二)2009年第三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 102
正确处置“网事”是一场舆论引导“大考” 103
(一)深刻认识网络改变舆论引导格局 104
(二)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大增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105
(三)领导干部网络舆论认识的误区 106
(四)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107
“网事”舆论引导中的误区 107
(一)舆论引导上存在的主要错误做法 108
(二)舆论引导上存在的主要错误认识 109
(三)舆论引导上存在的错误指导思想 109
赢得“网事”的10条“军规” 110
(一)第一时间原则 110
(二)公开透明原则 111
(三)掌握“主导权”原则 111
(四)第三方原则 112
(五)坦诚原则 112
(六)“切割”原则 113
(七)情感原则 114
(八)口径一致原则 114
(九)留有余地原则 115
(十)有序原则 115
第七章 驾驭之策——从有限案例中寻找借鉴 116
自然灾害“网事” 116
(一)南方“冰雪灾害” 117
(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 119
(三)淮河流域2003年特大洪灾 121
(四)太湖“蓝藻事件” 123
事故灾难“网事” 125
(一)广西“南丹特大矿难” 126
(二)北京“密云踩踏事件” 128
(三)江苏“射阳化工厂爆炸事故” 130
(四)江苏“淮安液氯泄漏事故” 131
公共卫生“网事” 133
(一)“非典” 133
(二)“禽流感” 136
(三)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危机” 138
(四)江苏“高邮鸭蛋涉‘红’事件” 140
社会安全“网事” 142
(一)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 143
(二)山西“黑砖窑事件” 144
(三)南京“汤山特大投毒案” 146
(四)南京“涉日游行示威” 148
涉及当地工作“网事” 151
(一)“盱眙龙虾节”风波 151
(二)上海“钓鱼执法”事件 156
(三)南京“徐宝宝”事件 160
涉及干部本人的“网事” 164
常州市王伟成市长“网络回帖” 164
第八章 善于“借力”——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173
借助党委系统信息工作这个主渠道 173
(一)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在向党委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174
(二)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在服务党委政府驾驭“网事”方面大有作为 175
借助政府应急系统这个主力军 178
(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78
(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制定部门、地方应急预案 179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79
(四)《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摘录) 179
(五)政府应急系统的建立,为加强党委系统重要紧急信息报送提供了新的支持 183
发挥新闻发言人喉舌作用 184
(一)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是近年来的一件新事物 184
(二)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形象的集中表现 185
(三)形势发展催生“网络新闻发言人” 187
组织起一支网评员队伍 189
(一)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意义重大 189
(二)网络评论员是网络舆论引导的生力军 190
(三)网评员引导网络舆情的价值探讨 192
(四)发挥好网评员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独特作用 192
下篇 素质、“享受”篇 197
第九章 内在素质决定成败——提升信息素质是一项时代要求 197
领导干部的基础素质 197
(一)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197
(二)有渊博的知识 198
(三)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198
(四)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99
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 199
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 200
(一)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的一篇文章说起 201
(二)“信息素质”是一个舶来名词,有特定的内涵 202
(三)提升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
(四)建议将提升领导干部信息素质列入大规模培训干部总体规划 206
养成“第五种习惯” 208
(一)做一名学习型领导干部 209
(二)养成“第五种习惯” 210
(三)有好的学风 211
第十章 “享受”网络——畅游在这片新天地 213
网络信息资源无限 213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213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分布 214
(三)网络信息资源的主体分布 214
“享受”网络的利器——搜索引擎 215
(一)网络信息工具分类 215
(二)网络信息检索 215
(三)网络信息搜索引擎 216
“享受”网上阅读 218
(一)阅读网上报刊杂志 219
(二)阅读网上图书 220
(三)网上“阅帖”和“阅博” 222
“享受”网上创作 223
“享受”网上娱乐 225
(一)网上音乐——一个即时海量的音乐殿堂 225
(二)网上电视——一个可以看到全世界的窗口 226
(三)网上广播——一个可以听到全世界声音的地方 226
(四)网上“作品”——一个真正的“花花世界” 227
(五)网上“游戏”——短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227
“享受”网上购物 228
附录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31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40
参考书目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