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4
第一节 土地资源 4
一、土地资源类型及现状 4
(一)土地利用类型 4
1.耕地 4
2.园地 4
3.林地 4
4.已利用牧草地 6
5.水域 8
6.未利用土地 9
(二)土地地貌类型 9
(三)土壤类型 12
1.红壤 12
2.黄壤 12
3.黄棕壤 13
4.棕壤 13
5.紫色土 13
6.石灰土 13
7.红粘土 13
8.新积土和石质土 13
9.粗骨土 13
10.沼泽土和泥炭土 13
11.山地草甸土 14
12.潮土 14
13.水稻土 14
二、土地质量 14
(一)土地的质量评级 14
1.质量分级标准 14
2.质量等级概况 14
3.耕地质量评级 14
(二)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18
1.水田适宜性评价 18
2.旱地适宜性评价 19
3.宜林土地现状 19
4.宜牧土地现状 20
5.宜园土地状况 20
(三)影响耕地生产力的限制因素 21
1.土壤过酸、过碱面积大 21
2.耕层浅薄 21
3.土壤质地不良 21
4.土壤主要养份缺乏 21
5.有效土层中夹有障碍层段 23
6.旱地坡度大 23
7.易旱、易涝面积大 23
8.土壤侵蚀严重 23
9.土地污染日趋严重 23
三、土地利用的优势、问题和对策 24
(一)土地开发利用简史 24
(二)贵州土地利用的优势、问题和对策 25
1.土地利用的优势 25
2.土地利用的问题 25
3.对策 26
第二节 气候资源 26
一、农业气候资源 26
(一)光资源 26
1.年总辐射量 26
2.光合有效辐射 26
3.日照时数 27
(二)热量资源 28
1.年、月平均气温分布 28
2.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分布 28
3.喜温作物的越冬条件 29
4.热量资源的垂直分布 29
(三)水资源 29
1.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29
2.降水量的季、月变化 29
3.降水保证率 30
4.降水日数 30
(四)风力资源 30
二、气候特征 31
(一)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 31
(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31
(三)热量丰富,“两寒”明显 31
(四)雨量充沛,常有旱涝 31
(五)辐射较弱,多散射光 31
(六)湿度较大,风速较小 32
三、气候条件分析与评价 32
(一)气候与种植制度 32
(二)气候与粮食作物 33
1.气候与水稻 33
2.气候与玉米 33
3.气候与小麦 33
(三)气候与经济作物 34
(四)气候与畜牧业 34
(五)气候与林果业 34
1.黔南区 34
2.黔东、黔北区 34
3.黔中区 35
4.黔西南区 35
5.黔西北区 35
(六)气候与设施农业 35
第三节 水资源 35
一、河流概况 35
(一)长江流域部分 35
(二)珠江流域部分 36
二、水资源及水能资源 39
三、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9
(一)水资源 39
1.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39
2.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利因素 39
(二)水能资源 39
1.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39
2.水能开发的不利因素 40
四、开发利用现状 40
(一)现状 40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41
(三)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1.灌溉 41
2.水力发电 41
3.供水方面 41
五、水质 41
(一)水质监测 41
(二)水质特点 41
(三)水质评价 41
1.河流天然水质评价 41
2.污染水质评价 42
3.重点河段评价 43
4.主要城市供水水库水质评价 43
六、水资源管理 45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5
(二)水资源管理概况 45
第四节 生物资源 46
一、农作物品种资源 46
(一)粮食作物品种资源 46
1.粮食作物种类与分布 46
2.水稻品种资源 46
3.玉米品种资源 46
4.麦类品种资源 47
5.其他粮食作物品种资源 47
(二)油料作物品种资源 47
1.油料作物种类与分布 47
2.油菜品种资源 47
3.其他油料品种资源 47
(三)经济作物品种资源 47
1.经济作物种类与分布 47
2.烤烟品种资源 47
3.茶树品种资源 47
4.桑树品种资源 47
5.其他经济作物品种资源 47
(四)果树品种资源 47
1.果树种类与分布 47
2.常绿果树 48
3.落叶果树 48
(五)蔬菜品种资源 48
二、森林资源 48
(一)森林资源数量与分布 48
1.森林面积与林地面积 48
2.活立木蓄积量与生长量 48
3.主要林种 49
4.森林分布 49
(二)主要用材树种资源 49
(三)珍稀树种资源 49
(四)主要经济林木资源 49
1.工业用油料林木树种资源 49
2.食用油料林木品种资源 50
3.漆树品种资源 50
4.木本淀粉、糖料林木 50
5.纤维原料木本树种 50
6.特种工业用经济林木 50
7.林副产品 50
(五)自然保护区 50
三、畜牧业资源 50
(一)畜禽品种资源 51
(二)饲料与牧草资源 51
1.粮食饲料 51
2.农副产品及其他饲料 51
3.牧草资源 51
四、水产资源 52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 52
1.野生植物资源 52
2.野生动物资源 53
六、经济昆虫与天敌资源 53
1.经济昆虫 53
2.天敌资源 54
七、名特优稀资源 54
第五节 农业环境 55
一、特点 55
1.山多耕地少 55
2.气候类型多样,雨量充沛,分布不均 55
3.岩溶广布 55
4.矿产储量大,能源与矿产同区分布 55
5.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素质低 55
6.产品结构和工业布局不甚合理 55
二、现状 56
1.森林覆盖率下降 56
2.水土流失加剧 56
3.农用耕地被占较多,土壤肥力下降 56
4.农业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56
5.人口、粮食矛盾日益加剧 56
6.农业自身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日趋严重 56
三、农业环境保护 57
(一)农业环境管理与监测 57
(二)生态农业建设及环境治理工程 57
1.镇宁县五里坪新寨村生态农业试点 57
2.毕节何官电等6乡生态试验区 57
四、农业环境质量分析评价 57
1.气候条件适宜,光热资源丰富 57
2.水资源丰富 58
3.地貌类型复杂,土地资源丰富 58
4.农业劳动力充裕 58
五、农业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58
1.耕地资源预测 58
2.森林面积和蓄积量预测 58
3.水土流失预测 58
4.自然保护区发展预测 59
5.农药污染趋势预测 59
六、农业环境保护对策 60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60
2.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计划工作 60
3.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 60
4.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60
5.加强污染治理工作 60
6.强化农业环境管理 60
第六节 农村能源 61
一、概况 61
(一)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主要能源种类、比重和消耗量 61
1.生物质能源消费 61
2.煤炭消费 61
3.电力消费 61
4.燃油消费 61
(二)农村耗能水平及耗能习惯 61
1.生活耗能大,生产耗能低,利用效率低 61
2.人均生活用能、生产耗能大 61
3.煤炭、电力、燃油消费低,生物质能源消费量大 61
(三)农村能源情况及其优势 61
1.能源紧缺,浪费惊人 61
2.煤炭资源丰富,但充分利用不够 62
3.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多,但开发少 62
二、开发利用 62
(一)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62
1.将节能放在优先地位,大力推广普及省柴节煤灶 62
2.稳步发展沼气,开展综合利用 62
(二)其他能源的开发利用 63
1.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微水力发电 63
2.利用风能,搞风力发电 63
3.利用太阳能开发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 63
4.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 63
5.利用畜力发电 63
(三)节能措施及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63
三、发展前景 64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64
(二)开发重点 64
1.煤炭资源 64
2.水资源 64
3.薪柴资源 64
4.秸秆资源 64
5.人畜粪便 64
6.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 64
(三)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设想 64
第七节 自然灾害 65
一、春旱灾害 65
二、夏旱灾害 66
三、倒春寒灾害 66
四、秋风灾害 67
五、暴雨洪涝灾害 67
六、冰雹灾害 68
七、凝冻灾害 68
八、水土流失灾害 69
九、滑坡与泥石流灾害 70
十、作物病虫害 70
十一、森林病虫害 71
第二章 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73
第一节 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73
一、农业人口 73
(一)农业人口增长 73
1.新中国成立前农业人口增长 73
2.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人口增长 73
3.农业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 74
4.少数民族农业人口的增长 74
(二)农业人口结构 74
1.占总人口比重 74
2.地域结构 75
3.年龄结构 75
4.性别结构 75
5.民族结构 75
二、农业劳动力 75
(一)农业劳动力增长 75
1.劳动力数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低于全社会劳动力 75
2.劳动力增长的阶段性 76
3.农业剩余劳动力增长 76
(二)农业劳动力负担人口状况 76
1.负担人口总体水平下降 76
2.收入水平越高,负担人口越少 76
3.家庭规模小,负担人口少 77
4.文盲、半文盲比初中、高中文化的农业劳动力负担人口多 77
(三)农业劳动力结构 77
1.占农业人口比重上升,占社会劳动力比重下降 77
2.男性多于女性 77
3.年龄结构 77
4.具有多民族构成的特点 77
5.产业与行业结构 77
三、农业人口与劳动力素质 77
(一)总体素质上升,但与全国水平比较仍有差距 77
(二)各民族间劳动力素质存在差距 78
(三)劳动力收入水平与本身素质密切相关 78
(四)第一产业劳动力素质低于二、三产业 78
四、农村计划生育 78
1.开展工作情况 78
2.工作成果 79
五、农业劳动力转移 79
(一)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79
(二)文化程度高的转移比重大 79
(三)转移劳动力的性别比逐步缩小 79
(四)村干部转移比重下降,复员转业军人转移量持续增长 79
(五)受过专业培训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比重高 79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 80
一、资金投入情况 81
(一)第一阶段(1950—1957年) 81
1.财政支农资金 81
2.银行、信用社农业贷款 82
3.农户投入农业资金 82
4.农村集体资金投入 82
(二)第二阶段(1958—1978年) 82
1.财政支农资金 82
2.银行、信用社农业贷款 82
3.农户投入农业资金 82
4.农村集体资金投入 82
(三)第三阶段(1979—1990年) 82
1.财政支农资金 82
2.银行、信用社农业贷款 82
3.农户投入农业资金 83
4.农村集体资金投入 83
二、资金投入分析 83
(一)农户对农业的投入相对呈下降趋势 83
(二)农村集体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减少 84
(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比例下降 84
(四)农业贷款投入量增加 84
第三节 农田水利 85
一、发展历程 85
(一)恢复及稳定发展时期(1949—1957年) 85
(二)“大跃进”及调整时期(1958—1965年) 85
(三)停顿自流和大干快上时期(1966—1978年) 86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0年) 87
1.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办水利 87
2.水利建设以内涵为主,充分发挥现有设施效益 88
3.强化水利管理,推行责任制 88
4.推行以工代赈,扶持贫困县、少数民族县水利建设 88
5.依法治水,进行水政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88
二、建设成果 89
(一)大部分稻田得到灌溉,旱地灌溉开始起步 89
(二)防洪排涝取得一定成绩 90
(三)农村人畜饮水部分解决,开始解决乡镇供水 90
(四)水土保持方面,进行了一批小流域试点,重点防治开始起步 90
三、基本经验 91
1.充分认识水利的命脉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91
2.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分类指导 91
3.认真落实和完善水利政策,发动群众集资投劳办水利 91
4.重视水利科学技术,加强勘测设计和施工管理 91
第四节 农用工业与农业生产资料 92
一、农用工业建设 92
(一)化肥工业 92
(二)化学农药、农用塑料制造业 93
1.化学农药制造业 93
2.农膜制造业 94
(三)农机制造业 94
(四)饲料工业、兽药制造业 94
1.饲料工业 94
2.兽药制造业 95
二、农业生产资料 95
(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95
1.重点供应常规农资阶段(50年代初) 95
2.现代化农资与常规农资供应并重阶段(1958—1978年) 95
3.重点供应和指导使用现代农资商品阶段(1979—1990年) 96
(二)农业生产资料商品价格 96
(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97
1.化肥 97
2.农药 97
3.农用塑料薄膜 98
(四)农业生产资料推广使用 98
1.“管卖管用”“技售结合” 98
2.传授农资适用技术 98
3.农资科技服务普及、深入 98
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 99
一、发展历程 99
(一)新式农具推广及工具改革(1952—1953年) 99
(二)国营拖拉机站的建立和发展(1954—1958年) 99
(三)人民公社农机站的建立和发展(1958—1978年) 99
(四)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农业机械化(1979—1990年) 100
1.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三个特点 100
2.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三个变化 100
二、发展水平 101
三、历史经验 101
(一)农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受其他条件制约,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 101
(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内容和发展速度,切忌搞“一刀切” 102
(三)农机化的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02
(四)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技术监督,搞好配套服务,促进农机化事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102
第六节 农村电力 102
一、发展历程 102
(一)试办阶段(1956—1965年) 102
1.第一个水电站 103
2.建立骨干电站 103
3.修建水轮泵站 103
(二)群众办电阶段(1966—1978年) 103
1.继续增建水轮泵站 103
2.地方制造水电设备 103
(三)向初级电气化迈进(1979—1990年) 103
1.初级电气化试点县 103
2.小水电成为农村支柱产业 104
二、建设成果 104
(一)资源状况 104
1.水力资源 104
2.煤炭资源 104
(二)地方电网 104
(三)电气化程度 105
(四)电气化效益 106
三、主要经验 107
第七节 农村交通与邮电通信 107
一、农村交通 107
(一)修复改善旧公路 107
(二)实现县县通公路 108
(三)实现区区通公路 108
(四)以乡乡通公路为目标和提高公路标准并重,加快发展步伐 108
二、农村邮电 108
(一)农村邮政 108
(二)农村电信 109
1.农村电话 109
2.农村电报 110
第八节 农业区划与农业综合开发 111
一、农业区划 111
(一)农业区划的历史沿革 111
(二)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 112
1.第一阶段(1979—1985年) 112
2.第二阶段(1986—1989年) 112
3.第三阶段(1990年以来) 113
(三)农业区划成果 113
(四)综合农业区划 113
1.分区依据 113
2.分区原则 113
3.分区系统及区域范围 114
(五)贵州省六个一级综合农业区 116
1.黔中丘原农、牧、林城郊农业区 116
2.黔北中山峡谷林、牧、农多种经营区 116
3.黔东北低山中山丘陵农、林、牧、油料、自然保护区 117
4.黔东南中低山丘陵林、农、牧、渔区 117
5.黔南山原、山地、河谷农、林、牧、暖亚热带水果、防护林区 117
6.黔西高原中山农、牧、林、温带水果区 118
二、农业区域综合开发 118
(一)开发潜力 118
1.农耕地开发潜力 118
2.非耕地资源的开发潜力 119
(二)开发条件 119
(三)重点开发建设项目 119
1.粮食工程投资开发项目 119
2.优势资源开发项目 120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120
4.农村非农产业开发项目 120
(四)农业重点开发区建设安排 120
(五)农业综合开发成果 121
(六)基本经验 121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121
2.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122
3.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开发责任制 122
4.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122
5.坚持自力更生方针,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122
第九节 老少边穷地区开发建设 123
一、特点 123
(一)自然特点 123
1.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对发展多种经营十分有利 123
2.矿藏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工业比重小 123
3.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但开发刚刚起步 124
4.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 124
(二)民族特点 124
(三)工作特点 124
二、主要困难 124
1.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124
2.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 125
3.人口增长过快 125
三、开发进程 125
四、开发成果 125
五、扶贫开发的发展方向及拟采取的措施 126
第三章 农业生产水平 128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 128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 128
(一)土改、合作化时期 128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 128
(三)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28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128
(五)改革开放时期 128
二、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 129
(一)农村社会总产值及构成 129
(二)农业内部结构 129
1.农业总产值及构成 129
2.农业分部门产值构成 130
(三)非农产业(乡镇企业)构成 130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130
(五)主要产业、产品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结构 130
1.农业、农村工业分布及其结构特征值分布 130
2.农林牧副渔业的分布与产业结构特征值 130
3.主要经济作物产品分布 131
三、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特点 131
(一)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趋向合理 131
(二)新型农村产业结构初步建立,但仍很脆弱 131
(三)区域经济结构类型差异显著 131
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问题 132
(一)农业的兴衰与结构的变化 132
(二)发展二、三产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 133
(三)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33
1.农业结构的优化与总量协调仍有矛盾 133
2.农业结构与农业资源结构还不适应 133
3.非农产业所占比重偏低 133
4.劳动力投放和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 133
五、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134
1.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134
2.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134
第二节 种植业 134
一、发展历程 134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种植业 134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种植业 135
1.1950—1957年 135
2.1958—1978年 136
3.1978—1990年 136
二、生产水平 139
(一)主要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139
(二)生产条件改善 142
(三)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142
三、主要特点 143
(一)立体农业明显,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143
(二)以种粮为主,粮食与经济作物相结合 143
(三)耕地分散,土多田少,坡耕地多,中低产田土比重大,生产条件较差 143
(四)耕作粗放,产品商品率低 143
四、基本经验 143
(一)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143
(二)坚持“三靠”,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43
(三)建立商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144
(四)加强科技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功能 144
第三节 林业 144
一、发展历程 144
(一)新中国成立前林业状况 144
(二)新中国成立后林业状况 145
1.创建时期(1950—1955年) 145
2.恢复发展时期(1956—1965年) 145
3.停滞徘徊时期(1966—1976年) 146
4.持续稳定发展时期(1977—1990年) 146
二、生产水平 149
(一)大力造林,扩大森林资源 149
1.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 149
2.经济林建设 149
3.防护林建设 150
4.种苗生产 150
(二)保护森林资源 150
1.森林防火 150
2.森林病虫害防治 150
3.林政资源管理 150
4.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150
(三)林业科技教育 150
(四)森林工业 151
1.森工企业采运条件 151
2.森工企业后备森林资源 151
(五)林产工业 151
三、特点 151
(一)宜林荒山多,发展潜力大 151
(二)森林资源少,分布不均匀 151
(三)森林结构不合理,可采森林资源越来越少 151
(四)林木生长率较高,单位蓄积较低 151
(五)以集体为主,多成分、多层次的林业经济结构 152
(六)森工企业以木材采运为主,林产工业薄弱,木材综合利用率低 152
(七)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小 152
四、发展趋势 152
(一)老林区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 152
(二)以林业部门为主办林业的传统模式将转变为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 152
(三)林业结构将趋向合理化 152
(四)林业将成为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立体开发、全面发展的开放式大林业 152
(五)林业将由粗放经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实行集约经营、科学管理 152
(六)森林工业将形成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木材生产、林产工业、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相结合的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体系 152
(七)多成分的林业经济将协调发展 152
第四节 畜牧业 153
一、发展历程 153
(一)新中国成立前畜牧业状况 153
(二)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业状况 153
1.稳定发展时期(1949—1957年) 153
2.曲折徘徊时期(1958—1978年) 154
3.持续协调发展时期(1978—1990年) 154
二、生产水平 155
三、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156
(一)畜牧业投入 156
1.事业费 156
2.基本建设投资 156
3.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 156
(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56
1.畜禽品种资源 156
2.猪种改良及良种推广 156
3.绵羊改良 157
4.牛的改良 157
(三)饲料工业 158
1.配(混)合饲料生产 158
2.草山草坡资源开发利用 158
3.草山草坡资源开发成效 159
(四)兽医防疫体系建设 159
1.建立健全兽医防疫机构和队伍 159
2.防疫措施与成果 161
四、经验与展望 161
(一)主要经验 161
1.制定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要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161
2.不能剥夺农民养畜利益 161
3.粮多并不等于猪多 161
(二)展望 162
1.“立草为业”,调整结构,发挥草食畜牧业的优势 162
2.进一步挖掘农区畜牧业生产潜力 162
3.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大国内外投资作保证,以户为基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社会畜产品总量供求平衡 162
4.搞好宏观调控,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经济 162
5.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促进商品生产 162
第五节 水产业 163
一、发展历程 163
(一)新中国成立前水产业状况 163
(二)新中国成立后水产业发展状况 163
1.池塘、水库渔业起步时期(1953—1957年) 163
2.停滞徘徊时期(1958—1979年) 163
3.持续发展时期(1980—1990年) 163
二、生产水平 164
(一)苗种生产和国营渔场建设 164
(二)池塘养鱼 164
(三)稻田养鱼 164
(四)山塘水库养鱼 165
(五)湖泊养鱼 165
(六)网箱养鱼 165
(七)流水养鱼 166
(八)江河捕捞 166
三、基本经验 166
(一)放宽政策,落实渔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166
(二)调整生产结构,明确渔业发展重点 166
(三)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166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渔业生产水平 166
(五)加强渔政管理,保护水产资源 167
第六节 乡镇企业 167
一、发展历程 167
(一)农村副业、手工业发展时期(1949—1957年) 167
(二)社队企业发展时期(1958—1978年) 168
(三)社队企业发展的转折时期(1979—1983年) 168
(四)乡镇企业发展时期(1984—1990年) 169
二、生产水平 170
(一)乡办、村办、户办、联办情况 170
(二)产业和行业构成 170
1.按轻、重工业分类 170
2.按7大行业分类 171
3.按国家统计的40个工业行业分类 171
(三)产品质量和产量构成 171
三、特点 174
(一)“五轮驱动”,大小结合,户办、联户办企业比重大 174
(二)产业、产品结构以当地资源开发为主,逐步向多层次、多门类方向发展 174
(三)以传统技术为主,起点低 175
(四)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175
(五)起步晚,与全国和先进省区差距大 175
四、地位和作用 175
(一)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176
(二)正在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176
(三)发展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176
(四)促进城乡交流,加快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76
五、基本经验 177
(一)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关键 177
(二)要有一套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稳定的政策 177
(三)必须坚持灵活的经营机制 177
(四)走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发展路子 177
(五)正确处理好务工、务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177
(六)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77
第七节 国营农垦农场 178
一、发展历程 178
(一)创建阶段(1953—1957年) 178
(二)发展壮大阶段(1958—1960年) 178
(三)遭受挫折阶段(1967—1976年) 178
(四)开拓前进阶段(1978—1990年) 178
1.改革“统收统支”的财务制度,推行“财务包干” 179
2.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 179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 179
二、生产水平 180
(一)农林牧渔业 180
1.粮食生产 180
2.茶叶生产 180
3.水果生产 180
4.畜牧业生产 180
5.水产养殖业 181
(二)农垦工业 181
(三)商业、建筑业 181
1.商业 181
2.建筑业 181
三、发展思路 181
第四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182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82
一、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 182
二、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方式 182
1.地租剥削 182
2.雇工剥削 183
3.高利贷剥削 183
三、土地改革 183
(一)开展反封建斗争 183
(二)分期进行土地改革 184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 184
四、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84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185
一、农村土改后的新情况 185
(一)生产要素不配套 185
(二)农村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185
(三)农业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工业 186
二、农业合作化的形式 186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 186
1.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186
2.大力发展互助组 186
3.整理互助组 187
4.互助组升级合并 187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87
1.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87
2.第一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87
3.少数民族地区建社的做法 188
4.猛烈发展 188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89
1.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89
2.大办高级社 189
3.整顿高级社 189
三、农业合作化的成效 190
(一)在农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90
(二)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190
(三)推动了农田基本建设 190
(四)增加了耕地面积 190
(五)拓宽了生产领域 190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90
一、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和调整 190
1.第一个人民公社 190
2.人民公社化 190
3.人民公社的弊端 191
4.人民公社的初步调整 191
5.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191
二、农业学大寨 191
三、兴办社队企业 192
四、人民公社体制的消极作用 193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3
一、改革人民公社经营形式 193
二、改革“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 195
三、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 195
四、农村改革试点县和试验区 195
(一)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195
(二)深化农村改革单项试点县 196
(三)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 196
(四)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196
(五)农村改革超前试验 197
(六)农村单项改革试点 197
五、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97
(一)以农业适用技术综合配套输入为先导,组织“丰产工程”、“温饱工程”和大面积种植的集团承包 197
(二)开展“以物放贷、以物还贷”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全程、综合、配套服务 197
(三)从当地资源出发,以大宗优势、适销对路产品为“龙头”,组织若干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链条” 197
(四)以专业协会、学会、研究会、互助储金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为主要形式,建立群众自我服务体系 198
第五节 基本经验与教训 199
一、必须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规律,不能不顾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过急地改变生产关系 199
二、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能侵犯群众的民主权利 199
三、必须坚持物质利益原则,使农民增加收入,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夺农民 200
四、必须坚持经济形式多样化的原则,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能急于求纯 200
五、必须坚持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原则,把农民引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广阔天地,不能走自给自足的老路 200
第五章 农业教育、科技与农村文化 202
第一节 农业教育 202
一、高等农业教育 202
(一)贵州农学院的演变及发展 202
1.创建时期(1941—1949年) 202
2.调整时期(1949—1966年) 202
3.停滞时期(1966—1976年) 203
4.跨入历史新时期(1976—1990年) 203
(二)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的演变及发展 205
1.组织机构建设 205
2.教学工作 205
3.科研工作 206
4.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206
5.基本建设 206
二、中等农业教育 206
(一)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诞生与发展 206
1.创建时期(1905—1949年) 206
2.发展时期(1949—1959年) 207
3.调整时期(1958—1966年) 207
4.停滞时期(1966—1976年) 208
5.新的发展时期(1976—1990年) 208
(二)贵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成立与发展 209
三、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210
(一)农村扫盲工作 210
(二)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212
第二节 农业科学研究 213
一、发展概况 213
(一)农业(林业、农机)科研机构的设置与演变 213
(二)农业(林业、农机)科研机构人员、装备情况 214
1.农业(林业、农机)科研机构人员增长与结构变化 214
2.农业(林业、农机)科研机构的装备情况 216
二、农、林、农机系统科研的主要成果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17
(一)各科研机构(院、所、站、场)新中国成立前、后从事的科研活动及成效 217
1.农业科研院、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及成效 217
2.林业、农机系统从事的科研活动及成效 217
(二)60—70年代农、林、农机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活动及成效 218
1.农科院、所的主要研究活动及成效 218
2.林业、农机科研所的主要研究活动及成就 218
(三)1980—1990年农、林、农机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效 218
1.农业科研院、所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效 218
2.林业、农机系统科研活动及成效 219
三、“七五”期间农、林、农机科研成果获奖统计 220
四、“七五”期间农业科研机构及发表科技论文情况 221
五、农业(林业、农机)科研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 222
(一)科技管理的主要经验 222
(二)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体制改革 223
(三)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223
六、当前科研工作评价 223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 224
一、农业发展历程 224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农业技术推广 224
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成立 224
2.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 224
3.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5
(二)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技术推广 225
1.技术推广机构不断健全和完善 225
2.技术推广工作 226
二、推广项目和经济效益 228
(一)种植业方面 228
1.“三杂”良种推广 228
2.先进栽培管理技术推广 228
3.多熟种植技术 229
4.优质农产品开发 230
5.实施粮油高产工程 230
6.商品粮基地建设 230
7.实施种植业“丰收计划” 231
8.生物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 231
(二)农机方面 231
1.农机节油技术 231
2.烘干设备综合利用技术 231
3.工厂化育秧技术 231
4.池塘养鱼机械化 232
5.微型水力发电 232
6.水田耕整机技术 232
7.微型手扶式拖拉机技术 232
8.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技术 232
(三)林业方面 232
1.飞播造林 232
2.《中国3356项目》 232
3.“长防”工程项目 232
三、基本经验 232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技术推广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232
(二)健全的技术推广体系,是技术推广事业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233
(三)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是技术推广健康发展的前提 233
(四)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推广方法,扩大技术推广覆盖面 233
(五)实行技术推广与科研、教育结合,是技术推广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 233
第四节 农村文化 234
一、农村广播、电影、电视 234
(一)农村广播 234
(二)农村电影 234
(三)农村电视 234
二、农业展览、宣传 235
(一)农业展览 235
1.自办省级农业展览 235
2.参加全国性农业展览 235
(二)农业宣传 236
三、农村群众文化艺术 236
四、农民体育 237
五、名胜古迹与旅游景点 237
1.名山 238
2.秀水 238
3.岩溶景观 238
4.水库、平湖 238
5.古迹 238
6.百里杜鹃 239
六、风土人情 239
(一)民族礼俗与节日 239
(二)民族婚恋与民族歌舞 239
(三)民族工艺与民族服饰 239
(四)民间食品 239
第六章 农村市场和农村金融 241
第一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的变化与发展 241
一、社会主义农产品购销体制的创建(1949—1957年) 241
(一)国、合商业组织和业务迅速发展 241
(二)对重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242
(三)积极开展对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适当开放农村集市贸易 242
二、积极探索前进道路(1958—1978年) 243
(一)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商业过渡 243
(二)坚持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243
1.确定农产品购留比例 243
2.实行物资奖售 243
3.农副产品议购议销 243
三、改革开放以后(1979—1990年) 244
(一)调整农产品购销政策 244
(二)实行国、合商业为主导的多渠道流通 244
1.恢复供销合作社的民办性质 244
2.个体商业迅速发展 245
3.集体商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245
4.农村生产企业开展自产产品运销和批发 245
5.恢复和发展城乡集市贸易 245
(三)发展横向经济联合,长途贩运农副产品 245
四、前进中的农村供销合作社 246
(一)供销合作社的主要特征 246
1.民办公助 246
2.上下联合 246
3.综合经营 246
4.一身二任 247
(二)供销合作社改革成效 247
1.恢复和加强“三性”,改善同农民群众的关系 247
2.不断增强为农村商品生产服务的功能 247
3.拓宽日用工业品下乡渠道 248
4.改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48
5.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248
第二节 商业组织与农产品流通 248
一、组织和服务农副产品生产 248
(一)传递市场信息,推行农商合同制,参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49
(二)传播农副产品生产技术 249
(三)发放扶持生产资金 250
(四)扶持和发展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250
(五)开发山区非耕地资源 251
(六)发展农村饲养业 251
二、组织农副产品购销 251
(一)举办土产交流会和开放城市集市贸易 251
(二)发展经济联合,组织农商、商商联营 252
(三)组织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与运输 253
(四)实行农副产品流通多渠道竞争 253
(五)坚持改革开放,提高农业商品率 254
三、农副产品流通对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255
(一)贸易是促进科技与农业结合的一种形式 255
(二)商业是沟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桥梁 255
(三)国家对供销社的扶持是扶持农业生产的一种形式 256
第三节 农产品价格 257
一、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的演变 257
(一)1949—1957年 257
(二)1958—1978年 257
(三)1979—1990年 257
二、逐步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257
(一)制定和调整农副产品价格 257
(二)以粮食价格为中心,合理安排农作物之间的比价 258
(三)逐步缩小农产品与工业品的交换比价 258
三、适应边远山区和民族地区特点,缩小地区之间的价格差距 259
(一)缩小地区差价 259
(二)对边远地区和深山区收购三类农副产品实行运货补贴 259
(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基本上接近全国水平 259
四、农产品价格补贴 259
五、重视价格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 260
第四节 农村金融 260
一、农村金融发展历程 260
(一)农村信贷收支大幅度增长(1950一1957年) 261
(二)农村信贷收支增长缓慢(1958—1978年) 261
(三)农村信贷收支持续稳定增长(1979—1990年) 261
二、农村信贷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262
(一)农村信贷资金筹集 262
1.农村各项存款稳步增长 262
2.存款结构明显变化,储蓄存款比重增势猛 262
3.农村储蓄存款不断增长 262
(二)农村信贷资金运用 262
1.农村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262
2.农村信贷积极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62
3.农业贷款的投放不断增加 262
4.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263
5.商业信贷业务不断发展 263
6.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大幅度增加 263
7.中长期贷款投入增加,低利率贷款比重增大 263
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263
(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 263
(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264
(三)业务领域的改革 264
(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 264
第七章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 265
第一节 外资利用 265
一、多边或双边无偿援助项目 265
(一)贵州省安顺地区5县改造低产田项目(WFP—中国3164) 265
(二)贵州省纳雍、织金县水土保持项目(WFP—中国3356) 265
(三)中国贵州草地农业系统项目 266
(四)贵州粮食增产项目 266
(五)贵州(威宁)高原试验站 266
二、双边贷款项目 266
三、民间组织双边无偿援助项目 266
第二节 技术引进 266
一、引进人才与技术 266
(一)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 266
(二)芬兰畜产品加工技术讲座 267
(三)日产插秧机操作技术培训 267
(四)罗马尼亚培训中方人员 267
二、引进设备和良种 267
第三节 农副产品对外贸易 268
一、发展历程 268
(一)起步阶段 268
(二)徘徊停滞阶段 268
(三)全面发展阶段 268
二、特点 269
1.农副产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269
2.农副产品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 269
3.农副产品出口货源实力进一步增强 269
4.农副产品出口结构有所改善 270
5.农副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70
三、稳定、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 271
1.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积极组织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出口货源 271
2.合理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及批量 271
3.全方位、有重点地开拓国际市场,采取多种贸易方式,联合统一对外 271
第四节 农业外事活动 271
第八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27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生活 27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收支 273
一、收支稳定增长阶段(1949—1957年) 274
(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 274
(二)农民家庭收支情况 274
二、收支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 275
(一)农村人民公社的收益分配 275
(二)农民家庭收支情况 277
三、收支徘徊阶段(1966—1978年) 278
四、持续稳定增长阶段(1979—1990年) 280
(一)家庭联产承包的收益分配 280
(二)农民家庭收支情况 281
第三节 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283
一、稳步提高和改善阶段(1949—1957年) 283
1.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加 283
2.实物消费增加 284
二、曲折变化阶段(1958—1965年) 284
1.生活消费支出 284
2.实物消费 284
3.主要耐用品从无到有,逐年增多 284
三、徘徊阶段(1966—1978年) 284
1.生活消费支出徘徊 284
2.实物消费全面减少 285
四、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发生巨变(1979—1990年) 285
1.生活消费支出快速增长(1979—1985年) 285
2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1986—1990年) 287
第四节 农民生活水平分析 288
一、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288
二、农民生活消费结构评价 289
第五节 农村社会保障 290
一、救灾救济 290
(一)救灾救济组织机构 290
(二)救灾救济法规 290
(三)救灾救济工作 290
1.有偿借助与无偿救济相结合 291
2.建立救灾基金制 291
3.发展农村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 291
4.开展农村救灾合作保险试点 292
二、五保户供养工作 292
三、农村保险事业 292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保险 292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保险 293
1.保险服务领域扩大 294
2.保险机构增多 294
3.承保数量增加 294
4.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保险的方针 294
(三)农村保险的作用 294
四、农村卫生 295
(一)农村卫生机构与队伍建设 295
(二)医疗卫生服务 295
(三)预防保健工作 296
1.急性传染病的防治 296
2.疟疾病防治 296
3.丝虫病防治 296
4.地方病防治 297
5.麻风病防治 297
(四)妇幼卫生工作 297
第九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 298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 298
一、乡(镇)党委的建设 298
二、农村党支部建设 300
(一)培训党支部委员会成员,提高一班人的整体素质 300
(二)整党整风 301
(三)整顿后进党支部 301
(四)开展“双带”活动 302
(五)落实村干部报酬 302
三、党员队伍的建设 302
(一)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原则和重点 302
(二)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303
(三)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303
第二节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305
一、发展历程 305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05
(二)1954—1958年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05
(三)1958年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政社合一制 306
(四)1983年政社分开后的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306
二、现状 307
1.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307
2.经济组织 307
3.群、团组织 307
4.群众自治组织 307
三、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措施 307
(一)实行党政分开,理顺党政关系 307
(二)实行政企分开,理顺政企关系 308
(三)实行简政放权,理顺条块关系 308
(四)加强乡镇政权的自身建设 308
第三节 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309
一、村民委员会的建立及运行 309
二、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村党支部以及村经济组织的关系 309
(一)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的关系 309
(二)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 310
(三)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组织的关系 310
三、村民委员会的建设 310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建设 310
1.村民会议 310
2.村民委员会 310
3.各专门工作委员会 311
4.村民小组 311
(二)村民委员会干部队伍的建设 311
1.村民委员会干部的条件 311
2.村民委员会干部的产生 312
3.村民委员会干部的任期、撤换和补选 312
(三)村民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312
1.村民委员会制度建设的原则 312
2.村民委员会应建立的制度 312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314
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314
(一)组织起来的教育 314
(二)“左”的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 315
(三)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教育 317
二、乡规民约与文明村建设 319
(一)乡规民约 319
(二)文明村寨建设 320
第十章 农村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321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321
一、新中国成立前农村经济 321
1.概况 321
2.农村经济水平与特点 322
3.农村生产关系 32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经济 322
(一)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7年) 322
1.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322
2.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农业生产建设任务 323
(二)曲折徘徊时期(1958—1978年) 324
(三)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以来) 326
三、前景展望 329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329
一、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29
(一)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工业部门的生产与发展 329
(二)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30
(三)农村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330
二、农村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31
(一)保持了社会稳定 331
(二)缩小了城乡差别 332
(三)促进了民族团结 332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前景 333
一、农业现代化现状 334
(一)农业基本条件有了改善 334
(二)农业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塑料薄膜、农用电力的使用量都有相当增长 334
(三)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教育培训有了较大发展 334
二、发展预测和前景展望 335
(一)本世纪末农业现代化发展预测 335
1.农业生产条件初步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335
2.农业机械、化肥、农膜将稳步增长,农村电气化进度将加快 335
3.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达到新的水平 336
4.农业管理向现代化迈进 336
(二)2020年前景展望 336
1.生产条件基础设施现代化 336
2.农业生产资料、技术装备现代化 336
3.农村电气化 337
4.农业管理现代化 337
5.农业教育、科学技术现代化 337
第十一章 地县农村经济 338
第一节 贵阳市 338
一、农业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338
(一)地质地貌 338
(二)土地资源 338
(三)气候资源 339
(四)水资源 339
(五)生物资源 339
(六)矿产资源 339
(七)能源资源 339
(八)旅游资源 339
二、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条件 339
(一)农村人口及劳动力 339
(二)交通运输 339
(三)水利设施 340
(四)农用工业及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340
(五)农业科技教育 340
(六)商业网点及农村集市 340
三、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340
(一)农业发展历程 340
(二)农业生产水平 341
四、发展前景 342
第二节 遵义地区 343
一、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343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344
(一)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 344
(二)农村商品流通扩大,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 344
(三)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44
(四)乡镇企业迅速崛起 345
(五)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 345
(六)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有所改善 345
三、发展前景 346
(一)土地广阔,地貌、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立体农业配置,发展多种经营 346
(二)经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有利于发展开放型的农村商品经济 347
(三)乡镇企业将进一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向商品经济转化的先头军 347
(四)具有建立区域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的条件 347
第三节 安顺地区 347
一、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347
(一)地势地貌 347
(二)气候资源 347
(三)土地资源 347
(四)水资源 348
(五)生物资源 348
(六)矿产资源 348
(七)旅游资源 348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348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49
(一)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349
(二)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商品量大幅度增长 349
(三)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合理 349
(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349
(五)农村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350
四、前景展望 350
第四节 毕节地区 351
一、农业生产条件 351
(一)自然条件 351
1.地质地貌 351
2.土壤条件 351
3.土地资源 351
4.气候条件 351
5.水资源 352
6.植物资源 352
7.动物资源 353
8.矿产资源 354
9.旅游资源 354
(二)社会经济条件 354
1.农村劳动力构成 354
2.役畜情况 354
3.交通运输 354
4.水利水电 354
5.农机装备 355
6.化肥、农膜、农药 355
7.农村能源 355
8.农村金融 355
9.农村商业及集贸市场 355
10.农业教育、科技服务机构 355
(三)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355
二、农村经济发展变化 356
(一)农业发展历程 356
1.农村经济大发展时期(1950—1958年) 356
2.曲折徘徊阶段(1959—1980年) 356
3.农业持续发展时期(1981—1990年) 356
(二)“七五”期间农业生产水平 357
1.夏粮有了突破性进展 357
2.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有了突破性进展 357
3.烤烟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 357
4.畜牧业连续10年持续稳定发展 358
5.基本农田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有突破性进展 358
6.乡镇企业有突破性进展 358
7.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358
(三)农村经济特点 358
1.生产方式落后,劳动效率低 358
2.粮食生产水平低,产量不稳定 359
3.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商品率低 359
4.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贫困面大 359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59
三、农业发展“八五”计划和10年规划 360
第五节 铜仁地区 361
一、农业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361
(一)自然条件 361
(二)自然资源 361
1.土地资源 361
2.水资源 361
3.生物资源 361
4.矿产资源 362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362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362
(二)农业资金投入 362
(三)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362
1.农用动力装备情况 362
2.水利设施及水利化程度 363
3.农用化学物质使用情况 363
(四)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 363
三、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364
(一)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 364
(二)农村经济水平 364
1.农业总产值及其构成 364
2.农业生产水平及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365
3.农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365
(三)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365
1.种植业 365
2.林业 366
3.畜牧水产业 366
4.乡镇企业 366
四、农业发展10年规划 366
第六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367
一、农业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367
(一)地形地貌 367
(二)土地资源 367
(三)光热资源 367
(四)水和水能资源 367
(五)森林资源 368
(六)生物资源 368
(七)矿产资源 368
(八)农村能源 368
(九)水土流失 368
(十)自然灾害 368
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368
(一)劳动力资源 368
(二)役用牲畜 369
(三)农业机械 369
(四)农村电力 369
(五)水利设施 369
(六)交通条件 369
(七)农村集贸市场 369
(八)商业组织 369
三、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369
(一)产业结构 369
(二)发展历程 370
(三)生产水平 370
(四)商品流通 371
(五)农民生活 371
四、前景展望 371
第七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372
一、农业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372
(一)地形地貌 372
(二)土地资源 372
(三)水资源 372
(四)森林资源 372
(五)生物资源 373
(六)旅游资源 373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373
(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373
(二)种植业在抗灾中奋进 373
(三)多种经营出现新局面 373
(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74
(五)农村商品经济有长足进展 374
(六)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374
(七)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375
(八)农民生活改善 375
三、发展前景 375
第八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376
一、农业自然条件 376
二、农业自然资源 377
(一)土地资源 377
(二)气候资源 377
(三)水资源 377
(四)生物资源 377
(五)矿产资源 378
(六)旅游资源 378
三、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378
(一)种植业 378
(二)畜牧业 378
(三)林业 378
(四)商品率 378
(五)乡镇企业 378
(六)交通 379
(七)农业现代化 379
四、发展前景 379
第九节 六盘水市 380
一、农业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380
(一)地势地貌 380
(二)气候资源 380
(三)土地资源 380
(四)水资源 381
(五)生物资源 381
(六)矿产资源 381
(七)农村能源 381
二、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 381
三、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382
(一)农业总产值增长 382
(二)主要农产品增长较快 382
(三)农村商品生产初步形成 383
(四)土地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 384
(五)农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384
四、前景展望 385
第十节 部分县(市、区)农村经济简介 385
一、乌当区 385
二、遵义县 386
三、普定县 388
四、毕节县 389
五、德江县 392
六、瓮安县 393
七、榕江县 393
八、兴义市 394
第十二章 农业机构 396
第一节 省级管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党政部门组织机构沿革 396
一、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和省农经委机构演变 396
二、贵州省农业厅 397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