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述评 2
要敢于出新——创作《包公自责》的体会 2
金运贵的生平及其金派艺术 6
扬剧探源 12
“十佳”与“十差”给人启迪 20
“三国”与京剧艺术 22
从《包公误》看“剧坛新扒”的丑恶嘴脸 31
舞台联诗管见 36
女子扬剧的兴起 37
扬剧史话拾零(四则) 39
石玉芳舞台生活五十年 43
谈包公、包公戏及其现实意义 45
《江苏戏曲志&镇江卷》编纂出版中的几个问题 49
演出·交流 54
飞凤念旧巢——接待陕西省京剧团召来的麻烦 54
百花争艳,流派纷呈——来自港城青岛的京剧 64
越剧流派的魅力——记上海静安越剧团的演出 69
红娘,红娘你多丰采——童芷苓领衔与镇江京剧团合作 75
李氏姐妹粉墨登场 82
评介·探讨 87
文品与人品——参加首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摘记 87
杨继盛的焦山诗碑及其命案 95
归魂相送面如生——林则徐为关天培补诗题挽 99
段玉裁与《说文解字》 102
开放文物市场初探 106
往事追忆 109
内蒙散记 109
怀念赵景深先生 147
“名优”登上复旦舞台 152
戴厚英等来镇江讲学的日子 155
四位局长印象记 165
黄胄的承诺 188
游历·访问 193
走马观花赞绍兴 193
塞北纪行 201
访日纪略(五章) 211
附报道:古代扬子江至宝东渡展出 268
小说·故事 272
虎门风雨洒碧血 272
红雁 299
红色道钉 311
下岗与买肉 323
附录一:文博探索&刘敏 328
充满历史文化意蕴的焦山碑林 328
吴文化青铜器的审美内涵 331
南唐后主与《兰亭》之谜 336
南朝陵墓石刻及其审美意蕴 339
古文物讲解和欣赏中的审美倾向 347
唐人饮酒的审美情趣——兼述“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及酒令筹” 353
革命、旅游圣地——茅山 359
附录二:作者评介(三篇) 364
《苦愚斋戏曲选》序&章培恒 364
“十年辛苦不寻常”——读郁亦行莫荣秀《苦愚斋戏曲选》&江巨荣 368
既有深思 也有遐想——谈扬剧《包公自责》的新意&吴瑾瑜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