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学导论 1
第一章 中国道学的开创 3
一 《老子》成书及“真人”的真面目 3
二 “道学”与“道术”和“道统” 5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老子哲学思想的诞生 8
四 私有财产原始形态的崩溃与老子社会思想的产生 9
五 大动乱中的思潮与老子道学的起点 10
六 老子道学的出发点和总归宿——真善美 12
七 真善美的楷模——“圣人” 14
八 老子道学的主旨——“尊道而贵德” 15
第二章 大和哲学 17
一 开 拓哲理的“道” 17
二 从具体到抽象的“名”与“大和”的由来 19
三 “无”和“有”与万物的奥妙 21
四 “有无相生”与“当其无有” 23
五 “动而愈出”与“清静无为” 25
六 “有物混成”的状态和趋势 26
八 “和”——万物生衍的本性 27
九 “得一”与“无为” 29
十 “玄牝”——“天地之根” 31
十一 “沕望”——“实事求是”的得道方法 34
第三章 玄同思想 38
一 天人之道须相符 38
二 社会发展的协调 39
三 “以道立天下”——大道制度的设计 42
四 “行于大道”的突破策略——“小邦寡民” 44
五 汉唐盛世赖老子 48
六 传统文化的儒形道魂 53
七 老子社会思想评价 56
八 唯道主义与21世纪 59
老子今译、校注和通说 61
上篇:道 62
下篇:德 194
老子新编 337
前言 338
上篇:道 339
一章 道论概述 339
二章 人生与社会 340
三章 识道与行道 342
四章 官学与新学 343
五章 社会革新的基本道理 345
六章 大道改革的基本措施 346
下篇:德 348
七章 德论概述 348
八章 道德与政治 350
九章 人生的本真与尊道而贵德 351
十章 矫正天下的总体设计 352
十一章 大道改革的指导思想 354
十二章 唯道主义的改革宣言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