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环境法基本范畴 1
第一节 环境法概述 1
一、环境法的概念 1
二、环境法中的环境 1
三、环境社会关系 3
四、环境法的特点 5
第二节 环境法律关系 7
一、环境法律关系的概念 7
二、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 7
三、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 9
四、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 12
第三节 环境法基本原则 14
一、协调发展原则 14
二、预防为主原则 18
三、环境责任原则 21
四、环境民主原则 23
第二章 环境法中的权利与权力配置 27
第一节 认识宪法及环境基本法中“公民环境权”条款 28
一、宪法关于环境权的规定与环境保护的宣誓性 28
二、环境保护的权利基础:一种学界流行的观点 35
三、国家环境保护的权利基础: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 37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权利基础:以公民财产权与生命健康权维护为例 42
一、财产权、生命健康权的维护:环境法的使命与民法的发展 42
二、财产权、生命健康权实现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环境界定 52
三、环境人格权:权利的属性与保护的标准 55
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权利与权力配置 63
一、环境保护公权力的地位及其不足 65
二、公众环境保护权的界定及其价值分析 69
三、公众环境保护权构成之路径选择 78
第四节 结论 86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88
第一节 概述 88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88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88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89
第二节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90
一、概念之界定 90
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之范围 93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 98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101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查 104
第三节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08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108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09
三、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审批程序 115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120
第四章 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制度 135
第一节 概述 135
第二节 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136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 137
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 139
第三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 142
一、概述 142
二、验收范围与提交材料 143
三、验收数据的监测 144
四、验收前的试生产 146
五、验收条件 147
六、验收程序 148
第四节 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 149
一、我国环境保护设施自我运行存在的问题 149
二、我国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发展趋向 151
三、环保设施运行立法必要性分析 152
四、环境保护设施的委托运行 154
第五节 法律责任 158
一、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中试生产法律责任 158
二、环保设施未建成、未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从事生产的法律责任 158
三、关于闲置、拆除或者不正常运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法律责任 164
第五章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170
第一节 概述 170
一、概念 170
二、排污申报登记的意义 170
第二节 排污申报登记的对象与内容 171
一、排污申报登记的对象 171
二、排污申报登记的通知 172
三、排污申报登记的内容 173
第三节 排污申报登记的审核 174
一、审核时限 174
二、排污量核定原则 176
三、排污申报审核方法 180
第四节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1
一、存在的问题 181
二、原因分析 183
三、可能的对策 183
第五节 拒报、谎报法律责任 185
一、概念的界定 185
二、对排污申报的拒报、谎报行为的法律规制 186
三、排污申报的拒报、谎报行为处罚注意事项 189
第六章 排污许可证制度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一、概念 193
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利弊分析 194
三、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现状 197
四、制定《排污许可证条例》的必要性分析 200
第二节 排污许可证的适用范围与许可原则 203
一、排污许可证的适用范围 203
二、排污许可原则 207
第三节 排污许可的实施程序 210
一、排污许可证的申请 210
二、排污许可的决定 212
第四节 排污许可证的监管 216
一、排污者的义务 216
二、环保部门的监管 218
第五节 排污许可证的交易 220
一、概述 220
二、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的配置 228
三、排污许可证交易的对象与区域 235
四、排污许可证交易的保障机制 238
第七章 排污收费制度 241
第一节 概述 241
一、概念 241
二、排污收费制度的意义 242
三、排污收费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 244
四、排污收费制度的演变 245
第二节 排污收费之对象与征收标准 246
一、排污收费之对象 247
二、排污费征收标准的确定 252
第三节 排污费的核定与征收 256
一、排放污染物数量、种类的核定 256
二、排污费数额的确定 263
三、排污费征收程序 270
第四节 排污费的减免 273
一、排污费减免的对象范围 274
二、排污费减免的条件 276
三、排污费减免的程序 280
第八章 限期治理制度 283
第一节 限期治理的概念及其性质 283
一、限期治理的界定 283
二、限期治理的性质 283
第二节 限期治理的适用条件 286
一、限期治理适用条件的现实规范 286
二、限期治理适用条件的分析 287
第三节 限期治理的决定权 292
一、限期治理决定权的法律、法规规定 293
二、限期治理决定权的问题 296
第四节 限期治理的执行与监督 306
一、限期治理实施的立法状况 306
二、限期治理的决定程序 308
三、限期治理的期限 312
四、限期治理的监督 313
第五节 限期治理期满后的处理 317
一、限期治理的解除 317
二、违反限期治理制度的责任 319
第九章 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323
第一节 概述 323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323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制度的概念 324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法律规范 325
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 327
第二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警机制 328
一、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 328
二、预警机制的现状 331
三、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336
四、预警机制的完善 339
第三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 340
一、应急机制的理论基础 340
二、应急机制现行制度构成 342
三、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 345
四、应急机制的完善 350
第四节 突发环境事件的保障机制 355
一、理论基础 355
二、突发环境事件保障机制的构成 356
三、突发环境事件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358
四、突发环境事件保障机制的完善 359
第五节 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机制 360
一、理论基础 360
二、突发环境事件责任机制之法律规范 361
三、突发环境事件责任机制存在的问题 362
四、完善突发环境事件责任机制 363
第十章 环境侵权及其救济制度 366
第一节 概述 366
一、环境侵权的概念界定 366
二、环境侵权的特征 367
第二节 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 370
一、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主观因素 371
二、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要素 374
三、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损害事实要素 377
四、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因果关系要素 382
第三节 环境侵权的救济 388
一、环境侵权的救济方式 388
二、环境侵权的社会化救济方式 400
参考文献 407
后记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