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村落的历史与概况 1
第一节 闽王荣赐易名的地方 1
第二节 古道穿越的村庄 4
第三节 历时嵌入型村庄与围海造田 7
第四节 繁荣数百年的蒜岭古街 10
第二章 宗族结构、源流及其摩擦与融合 13
第一节 村庄的姓氏结构 13
第二节 林姓宗族的源流 13
第三节 同姓不同宗的陈姓源流 16
第四节 黄姓宗族的源流 19
第五节 宗族间的摩擦 21
第六节 宗族的融合与村庄共同体 23
第三章 “走番” 30
第一节 蒜岭海外关系网络的形成 30
第二节 纷纷“走番”的原因 32
第三节 出国的方式 39
第四节 旅印尼蒜岭人的创业和产业 41
第五节 海内外架桥人陈金煌 45
第六节 大慈善家陈德发 50
第七节 商界奇才陈子兴 56
第八节 蒜岭社会的异国移植 60
第四章 传统土地制度及其政策性变迁 64
第一节 传统土地制度 64
第二节 土地改革与爱国爱乡的华侨地主 70
第三节 激进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82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所有权规模变化 89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承包制” 93
第五章 农业生产与经济结构变迁 10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102
第二节 集体化时期的蒜岭经济 106
第三节 家庭承包制后蒜岭农业经济的变化 123
第四节 非农产业的兴起与衰败 135
第五节 出国出境务工为主的多元经济 147
第六章 第二次出国出境热潮 155
第一节 出国出境务工者的基本情况 155
第二节 出国出境原因、途径和费用 160
第三节 境外从事的职业、收入和汇款用途 168
第四节 出国出境务工者在海外的“血泪”生活 174
第五节 从打工仔成长起来的佼佼者 184
第六节 反哺的村庄 191
第七章 村民生活水平变化与贫富差距 195
第一节 1949年前蒜岭人的生活 196
第二节 初级社时期的村民生活 199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村民生活 200
第四节 包产到户后饮食、衣着的显著变化 209
第五节 从盖土墙房到盖“洋楼”再到盖“别墅楼” 211
第六节 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情况 217
第七节 村民收支情况及贫富差距 218
第八节 村民最关心的是挣钱 224
第八章 公共管理、民间组织及公共设施建设的特点与变迁 227
第一节 1949年以前的村庄公共管理与公共活动设施 227
第二节 1949年以后的村庄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 234
第三节 民间组织 248
第四节 村两委 268
第五节 失去侨资开始村民集资建设 288
第九章 家庭、婚姻与外来媳妇 292
第一节 家庭成员结构状况 292
第二节 婚姻状况变化 298
第三节 外来媳妇 304
第十章 人生仪礼和岁时节日民俗 317
第一节 诞生仪礼 317
第二节 婚俗 326
第三节 寿宴礼俗 349
第四节 葬俗仪礼 351
第五节 岁时节日 364
第十一章 村庄教育的发展变迁与教育水平 375
第一节 流传至今的名学堂:漆林书院 375
第二节 公立国民小学的创立 376
第三节 1949年后蒜岭小学的发展 379
第四节 蒜岭小学的消亡 383
第五节 蒜岭侨兴初级中学的创立 385
第六节 村民受教育水平结构及农村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388
第七节 一次发展机会的错失 394
第十二章 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娱乐文化 397
第一节 以儿童、妇女与老年人为主体的赋闲的村庄 397
第二节 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复兴与变异 399
第三节 现代文化娱乐活动几起几落与休闲文化的萌芽 419
第四节 对组织现代文化娱乐团体、活跃现代文化生活的思考 424
第十三章 医疗卫生的历史与变化 43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蒜岭村的医疗卫生状况 43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村庄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与发展 434
第三节 个体医院——福清向阳骨科医院 443
第四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 445
第五节 依靠国家政策保证村卫生所的可持续发展 449
附录一 武当别院《扬德以名》石碑记载的捐款人名录 452
附录二 雪峰寺五皇大帝出巡仪式 455
附录三 撒帐诗 462
附录四 五盏灯经文 464
参考文献 467
后记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