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7123884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中医药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教材内容在高职高专特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围绕学生掌握、熟悉、了解的教学要求,设定教材内容。一版教材出版后使用五年,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认可和好评。

上篇 医学免疫学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1

一、免疫及医学免疫学的概念 1

二、免疫功能及表现 1

第二节 免疫的后果及类型 1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2

第二章 抗原 3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3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3

一、抗原决定基 3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4

第三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4

一、抗原分子方面的因素 4

二、宿主方面因素 4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5

一、根据抗原特性分类 5

二、根据产生抗体时是否需Th细胞参与分类 5

三、根据抗原与机体亲缘关系及医学意义分类 5

四、超抗原及免疫佐剂 7

第三章 免疫系统 8

第一节 免疫器官 8

一、中枢免疫器官 8

二、外周免疫器官 8

第二节 免疫分子 9

一、免疫球蛋白 9

二、补体系统 13

三、细胞因子 15

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产物 17

五、白细胞分化抗原及黏附分子 20

第三节 免疫细胞 21

一、T淋巴细胞 21

二、B淋巴细胞 23

三、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 24

四、抗原提呈细胞 25

五、其他免疫细胞 25

第四章 免疫应答及调节 27

第一节 固有性免疫应答 27

一、人体的生理屏障及作用 27

二、吞噬细胞及NK细胞的作用 28

三、体液抗微生物因素的作用 28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29

一、概述 29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31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35

第三节 免疫耐受 37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 37

二、诱导产生免疫耐受的条件 37

三、免疫耐受的意义 38

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38

一、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38

二、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38

三、免疫细胞的调节 38

四、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间的调节 39

第五章 病理性免疫应答 40

第一节 超敏反应 40

一、Ⅰ型超敏反应 40

二、Ⅱ型超敏反应 43

三、Ⅲ型超敏反应 44

四、Ⅳ型超敏反应 46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缺陷病 47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47

二、免疫缺陷病 48

第六章 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防治 50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50

一、抗原或抗体检测 50

二、免疫细胞检测 51

第二节 免疫学预防 52

一、人工主动免疫 52

二、计划免疫 53

三、人工被动免疫 54

第三节 免疫学治疗 54

第七章 中医与免疫 56

第一节 中医学对免疫的认识与贡献 56

第二节 中医理论与免疫 56

第三节 针灸与免疫 57

第四节 草药与免疫 58

中篇 医学微生物学 59

第八章 概述 59

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59

第二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59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及学习目的 59

第九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61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61

一、细菌的大小 61

二、细菌的形态 61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62

一、基本结构 62

二、特殊结构 64

第三节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66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66

二、染色标本检查法 66

第十章 细菌的生理 67

第一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67

一、细菌营养类型 67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和方式 67

第二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68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反应 68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69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70

一、培养基及分类 70

二、细菌在培养基的生长现象 70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70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 71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 71

二、细菌命名法 71

第十一章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 72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 72

一、几个重要概念 72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72

三、化学方法 74

第二节 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平衡 75

一、正常微生物群及生理作用 75

二、微生态平衡 75

第三节 条件致病微生物与微生态失调所致的疾病 76

一、条件致病微生物 76

二、微生态失调所致的疾病 76

第十二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77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77

一、形态结构的变异 77

二、毒力变异 77

三、耐药性变异 77

四、菌落变异 77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78

一、细菌的染色体 78

二、质粒 78

三、转位因子 78

第三节 噬菌体 79

一、概念及生物学性状 79

二、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 79

三、噬菌体的应用 79

第四节 细菌遗传性变异的机制 80

一、基因突变及DNA损伤的修复 80

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80

第五节 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80

一、在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应用 80

二、在致癌物质测定的应用 81

三、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81

第十三章 细菌的致病性及抗菌免疫 82

第一节 病原菌的致病性 82

一、病原菌的毒力 82

二、病原菌侵入机体的数量及途径 83

第二节 抗菌免疫 84

一、固有性免疫的抗菌作用 84

二、适应性免疫的抗菌作用 84

第三节 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85

一、感染的概念、来源及感染途径 85

二、感染的类型 85

第四节 医院内感染 86

第五节 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86

一、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86

二、检查方法 87

第十四章 病原性细菌 88

第一节 球菌 88

一、葡萄球菌属 88

二、链球菌属 90

三、奈瑟菌属 93

第二节 肠道杆菌 95

一、埃希菌属 96

二、志贺菌属 97

三、沙门菌属 99

四、克雷伯菌属 101

五、变形杆菌属 101

第三节 弧菌属 101

一、霍乱弧菌 101

二、副溶血性弧菌 103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 103

一、厌氧芽胞梭菌属 104

二、无芽胞厌氧菌 106

第五节 分枝杆菌属 107

一、结核分枝杆菌 107

二、麻风分枝杆菌 110

第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 110

一、布鲁菌属 110

二、鼠疫耶尔森菌 111

三、炭疽芽胞杆菌 111

第七节 其他致病菌 112

一、白喉棒状杆菌 112

二、幽门螺杆菌 112

三、空肠弯曲菌 113

四、其他常见致病菌 114

第十五章 其他原核型微生物 116

第一节 支原体 116

一、生物学性状 116

二、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117

第二节 衣原体 117

一、生物学性状 11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18

三、防治原则 119

第三节 立克次体 119

一、生物学性状 11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19

三、防治原则 120

第四节 螺旋体 120

一、钩端螺旋体 120

二、梅毒螺旋体 121

第五节 放线菌 122

一、生物学特性 122

二、常见放线菌种类 122

第十六章 病毒概论 124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124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24

二、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 124

三、病毒的增殖 125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27

五、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28

六、病毒的分类 128

第二节 病毒感染与抗病毒免疫 128

一、病毒感染的方式及途径 128

二、病毒感染的类型 129

三、病毒的致病机制 129

四、机体抗病毒免疫 130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131

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31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133

第十七章 病毒各论 134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134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134

二、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137

三、麻疹病毒 137

四、腮腺炎病毒 138

五、其他呼吸道病毒 139

第二节 肠道病毒 139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140

二、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141

三、急性胃肠炎病毒 141

第三节 肝炎病毒 142

一、甲型肝炎病毒 143

二、乙型肝炎病毒 144

三、其他肝炎病毒 148

第四节 疱疹病毒 149

一、单纯疱疹病毒 149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50

三、巨细胞病毒 150

四、EB病毒 151

第五节 逆转录病毒 151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52

二、人类嗜T细胞病毒 154

第六节 其他病毒及朊粒 155

一、虫媒病毒 155

二、汉坦病毒 156

三、狂犬病病毒 157

四、人乳头瘤病毒 159

五、朊粒 159

第十八章 真菌 161

第一节 概述 161

一、形态与结构 161

二、培养及抵抗力 162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 162

一、病原性真菌及条件致病性真菌 163

二、真菌引起超敏反应、中毒及肿瘤 163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163

一、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163

二、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164

第四节 真菌与中药材 164

一、真菌与中药材 164

二、真菌与药材霉变 164

下篇 人体寄生虫学 167

第十九章 总论 167

第一节 寄生现象、寄生虫及宿主 167

一、寄生现象 167

二、寄生虫的概念及分类 167

三、宿主的概念及类型 167

四、寄生虫的生活史 168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168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168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68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69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69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70

三、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70

第四节 人体寄生虫学及学习目的 170

第二十章 医学蠕虫 172

第一节 线虫 172

一、似蚓蛔线虫 172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174

三、蠕形住肠线虫 176

四、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177

五、毛首鞭形线虫 179

六、旋毛形线虫 179

第二节 吸虫 180

一、华支睾吸虫 180

二、卫氏并殖吸虫 182

三、布氏姜片吸虫 183

四、日本血吸虫 184

第三节 绦虫 186

一、链状带绦虫 186

二、肥胖带吻绦虫 188

第二十一章 医学原虫 190

第一节 根足虫 190

第二节 鞭毛虫 192

一、阴道毛滴虫 192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192

三、杜氏利什曼原虫 193

第三节 孢子虫 194

一、疟原虫 194

二、刚地弓形虫 197

第二十二章 医学节肢动物 199

第一节 概述 199

一、概念、主要特征与分类 199

二、生态与发育 199

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199

第二节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 200

一、蚊 200

二、蝇 201

三、蚤 202

四、虱 202

五、蜱 203

六、螨 203

附录一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205

一、微生物污染与药物变质 205

二、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206

附录二 微生物在制药工业的应用 209

一、抗生素 209

二、维生素 211

三、氨基酸 212

四、酶及酶制剂 212

五、微生态制剂 212

附录三 实验指导 213

实验一 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 213

实验二 动物过敏实验 214

实验三 免疫标记技术 214

实验四 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215

实验五 细菌分离培养技术 217

实验六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218

实验七 病原性细菌 220

实验八 线虫 222

实验九 吸虫 224

实验十 绦虫 225

实验十一 原虫 226

实验十二 节肢动物 227

附录四 主要参考书目 229

附录五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