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一般问题 1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依据 1
一 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体系 1
二 反不正当竞争的行政规章 2
三 反不正当竞争的行政解释 2
四 反不正当竞争的地方性法规 3
五 行政规章的法律地位 4
六 行政解释是有权解释 6
七 行政规章的解释性规定对其生效前的事项具有法理意义 10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中的误区与对策 12
一 行政执法中的若干误区及其评析 12
二 用好行政自由裁量权 15
三 执法对策举要 17
第三节 从规范种类分析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范 18
一 实体法与程序法 18
二 普通法与特别法 20
三 原则法与例外法 21
四 强行法与任意法 22
第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 23
第一节 调整的行为范围 23
一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解 23
二 行政执法机关能够处理哪些不正当竞争行为 23
第二节 主体范围:经营者的理解和认定 25
一 法律规定的两个要点 25
二 从案例看理解上的分歧 26
三 从主体资格角度的解释 28
四 根据经营行为认定的经营者 30
第三节 经营者的类型 38
一 法人 38
二 其他经济组织 39
三 个人 49
四 对经营者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49
五 责任主体必须具有责任能力 52
第三章 仿冒行为 54
第一节 仿冒行为及其禁止规范 54
一 如何理解仿冒行为 54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55
第二节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56
一 对商标法的转致适用关系 56
二 与虚假宣传行为的竞合问题 59
第三节 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的仿冒行为 59
一 构成要件 59
二 知名商品的理解 60
三 知名商品的认定标准 63
四 相同或近似使用的认定标准 67
五 引起误认(混淆)的认定 74
六 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装潢的认定 75
七 与相关法律的适用关系 80
第四节 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的行为 85
一 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认定 85
二 对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仿冒行为 86
第四章 虚假表示与虚假宣传行为 88
第一节 商品宣传的方式 88
一 商品的三种宣传方式 88
二 广告的内涵与外延 89
三 “在商品上”的含义 93
四 “其他方法”的理解 93
第二节 第5条第4项的解释 97
一 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问题 97
二 产地的概念 103
三 产地与原产地 104
四 产地认定的最终形成地原则及产地的具体类型 107
五 进口商品的产地确定 111
六 产地与厂址的关系 112
第三节 虚假表示与虚假宣传的类型举要 113
一 对商品质量的虚假宣传 114
二 对行为主体——经营者的虚假宣传 120
三 对商品价格的虚假宣传 123
四 对商品数量的虚假宣传 131
五 利用赠品促销而对赠品进行的虚假宣传 132
第四节 法律责任的转致适用问题 135
一 虚假表示的事项与产品质量法的衔接问题 135
二 行政处罚的转致适用 137
三 不能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虚假表示行为的责任确定 139
第五章 商业贿赂行为 142
第一节 商业贿赂行为的理解和认定 142
一 法律规定的三层含义 142
二 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 143
三 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 146
四 商业贿赂的财物手段 148
五 商业贿赂的其他手段 151
六 “帐外暗中”不是商业贿赂的一般要件 153
第二节 商业贿赂的典型形式:回扣 154
一 回扣的法律概念 154
二 “帐外暗中”的理解 156
三 “返还一定比例的价款”的理解 162
四 特定的收受人:对方单位或个人 163
五 回扣的表现形式 163
六 回扣与折扣的区别 164
七 回扣与一般商业贿赂的区别 165
第三节 作为商业贿赂的附赠 168
一 将附赠纳入商业贿赂行为的原因 168
二 附赠的法律特征 169
三 对附赠的禁止性规定 170
第四节 佣金与商业贿赂的关系 172
一 佣金的理解 172
二 佣金与商业贿赂的关系 173
第五节 折扣与商业贿赂 174
一 折扣与商业贿赂的关系 174
二 折扣的认定 175
第六节 商业贿赂的法律责任 175
一 商业贿赂的行政处罚 175
二 违法行为的一并处理 180
第六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182
第一节 商业秘密及其权利人 182
一 商业秘密的含义 182
二 商业秘密的权利人 182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186
一 商业秘密有哪些构成要件 186
二 “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新颖性与秘密性含义 187
三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价值性含义 191
四 “具有实用性”的理解 192
五 “采取保密措施”的理解 193
第三节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 196
一 法定的行为类型 196
二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200
三 对不正当取得的商业秘密的披露等行为 202
四 来源正当但使用等不正当的行为 203
五 恶意或重大过失第三人的获取、使用或披露行为 206
第四节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推定与保全措施 207
一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推定 207
二 法律推定的一般原理 208
三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法律推定的合理性 210
四 行政执法中的保全措施 211
第五节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政责任 212
一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13
二 罚款 217
三 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继续侵权行为的处理 217
四 善意第三人不承担行政责任 218
第七章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219
第一节 有奖销售及其类型 219
一 如何理解有奖销售 219
二 有奖销售的类型 220
第二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类型 221
一 当前有奖销售的发展态势 221
二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定类型 226
三 证券交易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 229
第八章 限制竞争行为 231
第一节 公用企业等限制竞争行为 231
一 “公用企业”的理解 231
二 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231
三 信用社是否为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232
四 有线电视台可以构成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234
五 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例举 235
第二节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 240
一 行为特征和法律责任 240
二 值得肯定的实践做法 243
第三节 搭售及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245
一 法律规定的解释 245
二 搭售的类型 249
三 搭售的法律责任 250
第四节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 250
一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的理解和认定 250
二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的法律责任 252
三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与倾销行为 254
第九章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257
第一节 招标投标的界定 257
一 招标投标的概念 257
二 招标投标的法律性质 260
三 招标投标与拍卖的区别 261
第二节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类型 263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两种类型 263
二 地方性法规对行为类型的具体规定 265
三 行政规章在类型上的细化 267
四 串通招标投标案件的类型和特征 268
第三节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 272
一 “中标无效”的法律性质 272
二 如何适用罚款 273
三 责任主体的确定及其他问题 274
第十章 监督检查制度 276
第一节 监督检查部门 276
一 法定监督检查部门及其立法根据 276
二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管机关 278
三 其他监督检查部门 278
第二节 监督检查权 279
一 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 279
二 监督检查权评析 281
三 附随于检查权的搜查权 283
第十一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处罚 285
第一节 行政违法、行政责任与行政处罚 285
一 行政违法 285
二 行政责任 286
三 行政处罚及其法定种类 290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适用 291
一 行政处罚的适用情节 291
二 一事一罚、一事多罚与一事不再罚 293
三 一事各罚与数事并罚 294
第三节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98
一 处理侵权物品等是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298
二 如何理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法律性质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