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白洋淀的自然概况 1
1.2 白洋淀的形成与变迁 2
1.3 入淀河流 8
1.4 白洋淀堤防 11
第2章 白洋淀蝗区 16
2.1 白洋淀蝗区的形成与演变 16
2.2 东亚飞蝗发生的历史概况 18
2.3 白洋淀蝗区的生态类型 21
2.4 新中国成立后白洋淀蝗区的治蝗工作 22
2.5 白洋淀的蝗虫种类及其分布 23
第3章 蝗虫种类的识别 26
3.1 蝗虫的分类特征 26
3.2 成虫的种类识别 36
3.3 蝗卵的分类特征 84
3.4 蝗卵的种类识别 89
第4章 东亚飞蝗蝗卵的胚胎发育 111
4.1 蝗卵的发育特征 111
4.2 飞蝗的胚胎发育 116
4.3 胚胎的表皮形成 118
4.4 蝗卵的孵化 120
第5章 东亚飞蝗的生活史 126
5.1 飞蝗的生活史 126
5.2 飞蝗的发生世代 127
5.3 飞蝗的蝗蝻 130
5.4 蝗蝻的跳跃和群聚 138
5.5 蝗蝻的活动行为 140
5.6 蝗蝻的蜕皮和生存能力 144
第6章 东亚飞蝗的食性 149
6.1 飞蝗取食的选择 149
6.2 飞蝗的取食情况 151
6.3 飞蝗对食物的选择习性 154
6.4 飞蝗对食物的利用 155
6.5 食物对飞蝗生长发育的影响 158
6.6 食物对飞蝗生殖的影响 161
6.7 飞蝗对食性的比较 162
第7章 东亚飞蝗的生殖 165
7.1 飞蝗的羽化 165
7.2 成虫的颜色变化 166
7.3 飞蝗的性成熟 167
7.4 飞蝗的性飞 168
7.5 雄虫生殖系统的发育 170
7.6 雌虫的生殖系统 174
7.7 飞蝗的交配 181
7.8 飞蝗的产卵 183
7.9 飞蝗的生殖力 187
7.10 蝗卵的孵化和性比 191
7.11 雌虫的孤雌生殖 192
第8章 东亚飞蝗的变型及化学信息 194
8.1 飞蝗形态的比较 194
8.2 飞蝗发育的比较 196
8.3 飞蝗生理学的比较 198
8.4 飞蝗两型的活动行为 203
8.5 飞蝗的型相特征 204
8.6 飞蝗的变型学说 205
8.7 飞蝗的化学信息 207
第9章 东亚飞蝗的飞翔和迁飞 212
9.1 飞翔与迁飞 212
9.2 飞翔、迁飞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0
9.3 飞翔、迁飞的生理条件 224
9.4 飞翔肌的伸缩活动 226
9.5 飞翔的能量代谢 228
9.6 飞翔中脂肪和水分的消耗利用 231
9.7 飞翔代谢和能源转化 236
第10章 东亚飞蝗与温度的关系 240
10.1 飞蝗体内的温度 240
10.2 飞蝗对温度的耐受 241
10.3 飞蝗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242
10.4 飞蝗的发生世代与温度的关系 252
第11章 东亚飞蝗与水的关系 257
11.1 飞蝗的含水量 257
11.2 蝗卵的水分来源 258
11.3 蝗卵含水量的影响 263
11.4 蝗卵对浸水的影响 268
第12章 东亚飞蝗的分布与发生地 275
12.1 飞蝗的分布地位 275
12.2 飞蝗的种类分布 275
12.3 飞蝗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 276
12.4 飞蝗的发生地 280
12.5 飞蝗发生地的转化规律 284
12.6 飞蝗发生地的生态治理 287
第13章 东亚飞蝗的发生动态 290
13.1 飞蝗发生动态的涵义 290
13.2 飞蝗种群数量的调节 291
13.3 飞蝗的发生动态 294
第14章 蝗虫的天敌 300
14.1 鸟纲蝗虫天敌 300
14.2 昆虫纲蝗虫天敌 307
14.3 蛛形纲蝗虫天敌 314
14.4 两栖纲蝗虫天敌 318
14.5 爬行纲蝗虫天敌 319
14.6 真菌类蝗虫天敌 320
14.7 线虫类蝗虫天敌 321
14.8 原生动物蝗虫天敌 321
第15章 东亚飞蝗的测报与防治 323
15.1 飞蝗的预测预报 323
15.2 飞蝗的防治技术 331
15.3 建立新型防治体系 342
15.4 加强蝗灾的控制 343
第16章 蝗虫优势种生物学特性 344
16.1 黄胫小车蝗 344
16.2 中华稻蝗 347
16.3 短星翅蝗 349
16.4 大垫尖翅蝗 351
16.5 中华剑角蝗 353
16.6 长翅素木蝗 354
16.7 花胫绿纹蝗 356
16.8 短额负蝗 357
16.9 笨蝗 359
历代诗人捕蝗诗 361
主要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