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可能生活与幸福之路 1
1.问题不在于“ought to be” 1
2.并非还原为“to be” 6
3.为了生活意义而不是为了社会规范 8
4.Autotelicity(自成目的性) 12
5.为了道德而不是为了伦理 15
6“To be”的扩展形式 17
7.可能生活(Possible lives) 19
8.新目的论的维度 23
Ⅰ.问题 26
1.我是否应该 26
2.伦理困惑 34
3.做事与做人 39
4.行为的理由 47
Ⅱ.思路的改变 51
1.伦理语句与伦理问题 51
2.新怀疑论:无立场 61
3.价值与真理 72
4.人道目的论 77
5.目的之明证 86
6.价值论证 96
Ⅲ.道德的维度或生活的维度 101
1.行动与行为 101
2.自由的实质化 107
3.伦理主体与主体间关系 117
4.道德生活与伦理社会 122
Ⅳ.幸福 135
1.可能生活 135
2.自成目的性(autotelicity) 143
3.创造感和给予性 148
Ⅴ.公正 153
1.公正的不可还原的条件 153
2.人际关系与事际关系 162
3.对等与估价 171
4.公正与人权 174
Ⅵ.选择与道德情感 180
1.无法回避的遗留问题 180
2.合理犯罪的技术 182
3.宗教作为邪思 186
Ⅶ.从人类的角度 190
1.主题的变型 190
2.历史的参照与分析的诊断 193
3.社会理想与文化理想 198
Ⅷ.几点简单结论 204
附录一 两种罪行和闭着一只眼的伦理学 208
附录二 人之常情 216
附录三 法律的道德余地 231
附录四 价值在哪里?意义在哪里?幸福在哪里? 236
附录五 伦理规范的真相 265
附录六 大模样伦理学 284
附录七 关于金规则的一个新版本 295
附录八 论道德金规则的最佳可能方案 302
附录九 预付人权:一种非西方的普遍人权理论 318
附录十 民主的最小伤害原则和最大兼容原则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