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
1.1.1 电路 1
1.1.2 电路模型 1
1.1.3 电路的分类 2
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2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2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3
1.2.3 电位 4
1.3 实训1-1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4
1.4 电功率和电能 6
1.5 电阻元件 7
1.5.1 线性非时变电阻 7
1.5.2 电阻元件吸收的功率 8
1.6 电容元件 8
1.6.1 电容元件的概念 8
1.6.2 电容元件的串并联 10
1.7 电感元件 12
1.7.1 电感元件的概念 12
1.7.2 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 13
1.7.3 电感元件的储能 13
1.8 实训1-2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认识与测量 14
1.9 电路中的独立电源 15
1.9.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6
1.9.2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 17
1.9.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18
1.10 实训1-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0
1.11 无源网络的等效化简 22
1.11.1 电阻的串并联 22
1.11.2 电阻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4
1.12 基尔霍夫定律 26
1.12.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6
1.12.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7
1.13 实训1-4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28
1.14 本章小结 30
1.15 习题 31
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35
2.1 支路电流法 35
2.2 网孔电流法 37
2.3 节点电压法 39
2.4 叠加定理 41
2.5 实训2-1 叠加定理的验证 42
2.6 戴维南定理 44
2.7 实训2-2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46
2.8 受控源及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49
2.8.1 受控源 49
2.8.2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50
2.9 本章小结 51
2.10 习题 52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56
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56
3.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56
3.1.2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58
3.2 正弦量的有效值 59
3.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60
3.3.1 复数及运算规律 60
3.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62
3.4 正弦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63
3.4.1 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63
3.4.2 电阻元件的功率 64
3.5 正弦电路中的电感元件 65
3.5.1 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65
3.5.2 电感元件的功率 66
3.6 正弦电路中的电容元件 67
3.6.1 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67
3.6.2 电容元件的功率 68
3.7 实训3-1 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70
3.8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72
3.9 实训3-2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74
3.10 复阻抗与复导纳 76
3.10.1 RLC串联电路与复阻抗 76
3.10.2 RLC并联电路与复导纳 79
3.10.3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82
3.11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83
3.11.1 瞬时功率 83
3.11.2 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 84
3.11.3 无功功率 84
3.11.4 视在功率 84
3.12 功率因数的提高 85
3.13 谐振 86
3.13.1 串联谐振 87
3.13.2 并联谐振 89
3.14 实训3-3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91
3.15 本章小结 93
3.16 习题 95
第4章 三相电路 99
4.1 三相电源 99
4.1.1 三相对称正弦交流电压 99
4.1.2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 100
4.1.3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结 101
4.2 实训4-1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102
4.3 三相负载 104
4.3.1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104
4.3.2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106
4.4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07
4.5 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108
4.6 实训4-2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110
4.7 本章小结 113
4.8 习题 114
第5章 互感耦合电路 116
5.1 互感与互感电压 116
5.1.1 互感现象 116
5.1.2 互感系数 116
5.1.3 耦合系数 117
5.1.4 互感电压 117
5.2 同名端及其判定 118
5.2.1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118
5.2.2 同名端的测定 118
5.2.3 同名端原则 119
5.3 互感电路的计算 120
5.3.1 互感线圈的串联 120
5.3.2 互感线圈的并联 121
5.4 实训 互感电路的测量 123
5.5 理想变压器 126
5.5.1 理想变压器的条件 126
5.5.2 理想变压器两个端口的伏安关系 126
5.5.3 理想变压器的等效变换 128
5.6 空心变压器 129
5.7 本章小结 130
5.8 习题 131
第6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 133
6.1 换路定律及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 133
6.1.1 过渡过程及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 133
6.1.2 换路定律 134
6.1.3 初始值的计算 134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6
6.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6
6.2.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9
6.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0
6.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0
6.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2
6.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44
6.5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147
6.6 实训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49
6.7 本章小结 151
6.8 习题 151
第7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156
7.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 156
7.1.1 磁感应强度 156
7.1.2 磁通 156
7.1.3 安培环路定律 157
7.1.4 磁场强度 158
7.1.5 磁导率 158
7.2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159
7.2.1 磁化机理 159
7.2.2 磁化曲线 159
7.2.3 铁磁性物质的分类 161
7.3 磁路和磁路定律 161
7.3.1 磁路 161
7.3.2 磁路定律 162
7.3.3 磁路的欧姆定律 163
7.4 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 163
7.5 交流铁心线圈 165
7.5.1 磁通和电压、电流 165
7.5.2 铁心损失 167
7.6 电磁铁 168
7.6.1 直流电磁铁 169
7.6.2 交流电磁铁 169
7.6.3 交流电磁铁的特点 170
7.7 实训 示波器法测定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曲线 170
7.8 本章小结 174
7.9 习题 175
第8章 低压电器与基本控制电路 177
8.1 常用低压电器 177
8.1.1 概述 177
8.1.2 配电电器 178
8.1.3 接触器 184
8.1.4 继电器 186
8.1.5 主令电器 191
8.2 实训8-1 常用低压电器的认识 195
8.3 电气控制电路的绘制 199
8.3.1 常用电器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 200
8.3.2 电气控制系统电路图的绘制 204
8.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电路 204
8.5 实训8-2 三相电动机点动与自锁控制 206
8.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207
8.7 实训8-3 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208
8.8 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 210
8.9 其他典型控制电路 211
8.9.1 多地点控制电路 211
8.9.2 顺序起停控制电路 212
8.9.3 步进控制电路 213
8.9.4 多台电动机同时起、停电路 214
8.10 实训8-4 三相电动机多地点控制 214
8.11 实训8-5 单按钮控制电动机起停 215
8.12 实训8-6 三相电动机?—△减压起动 216
8.13 实训8-7 电动机定时运转控制 217
8.14 实训8-8 单按钮控制两灯依次亮实验 218
8.15 本章小结 218
8.16 习题 219
附录 习题答案 220
参考文献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