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50年代苏联、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1
第一节 5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
一、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领导班子中的斗争 1
二、50年代苏联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 9
第二节 5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 30
一、波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30
二、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37
三、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41
四、保加利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48
五、匈牙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3
六、阿尔巴尼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8
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61
第三节 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 68
一、南斯拉夫实行自治制度的理论根据和历史原因 68
二、建设自治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工人自治 72
三、苏南关系的恢复。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 77
第二章 50年代亚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的革命和建设 70
第一节 亚洲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 80
一、中朝人民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反抗美国侵略的斗争 81
二、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法斗争 88
第二节 50年代亚洲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 95
一、中国独创性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95
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109
三、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121
四、蒙古人民共和国超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29
第三章 苏共二十大及其影响 139
第一节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139
一、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39
二、苏共消除个人崇拜后果的斗争。斯大林的评价问题 145
三、苏共二十大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152
第二节 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及其教训 154
一、1956年波兰事件 154
二、1956年匈牙利事件 167
三、波兰、匈牙利事件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的主要教训 179
第四章 国际共运内部分歧和争论。国际共运的分裂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173
第一节 1957年莫斯科会议的召开 193
一、1957年莫斯科会议概况和会上的斗争 193
二、《莫斯科宣言》的内容及其意义 196
第二节 1960年布加勒斯特和莫斯科会议 198
一、1960年布加勒斯特会议 198
二、1960年11月莫斯科会议 201
第三节 中苏两党论战 205
一、中苏两党分歧的由来和发展 205
二、对论战中几个重大问题的重新认识 211
三、论战的后果及其经验教训 222
第四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 226
一、莫斯科三月会议。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226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裂的深远影响 230
第五章 60年代—70年代初社会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 234
第一节 苏联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若干政策调整 234
一、60年代初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若干政策调整 234
二、6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239
三、70年代初期的工业管理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255
第二节 60—70年代初东欧各国的体制改革 263
一、南斯拉夫从工人自治发展到社会自治 263
二、波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270
三、捷克斯洛伐克政权建设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274
四、罗马尼亚国家机构的改革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279
五、保加利亚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288
六、匈牙利的联盟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成就 291
七、阿尔巴尼亚的政权建设与经济建设 298
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权建设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302
第三节 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革命”十年动乱 309
一、十年建设的成就和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 309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 313
三、“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318
第四节 60年代朝鲜、越南、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革命和建设 322
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金日成同志的主体思想 322
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抗美救国斗争和北方的社会主义建设 328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 331
第五节 古巴人民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 334
一、古巴人民革命的胜利 334
二、古巴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 337
第六章 各国人民反帝反霸反殖斗争的深入发展 345
第一节 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 345
一、美帝国主义对印度支那侵略战争的升级。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的召开和抗美救国统一战线的建立 345
二、毛泽东同志的“5·20”声明。世界人民声援印度支那人民的正义斗争 349
三、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 354
第二节 反对苏联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和中国珍宝岛的斗争 359
一、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干涉和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抗苏联武装干涉的斗争 360
二、各国共产党强烈谴责苏联的霸权主义行经。苏联侵捷事件对国际共运发展的影响 371
三、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珍宝岛事件 376
第三节 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斗争 381
一、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霸权主义行经 381
二、阿富汗人民抗击苏联侵略的斗争 386
第四节 东南亚各国人民反对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斗争 392
一、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形成及其对柬埔寨的入侵 392
二、柬埔寨人民坚持抗越自卫战争 397
三、东南亚各国对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 402
第五节 亚、非、拉美的社会主义思潮 406
一、亚、非、拉、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406
二、亚、非、拉美地区出现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的基本原因 420
第七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人运动的特点。欧洲共产主义的兴起 426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426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十年的“黄金时代” 426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变化 437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的兴起 446
一、欧洲共产主义兴起的历史渊源 446
二、欧洲共产主义的含义及其特点、意义 456
三、欧洲共产主义的概况 464
第三节 社会民主党及其对西欧国家的影响 476
一、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发展概况 476
二、社会民主党对西欧各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484
第四节 当代美国、日本的共产主义运动 491
一、当代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概况和特点 491
二、当代日本共产主义运动的概况和特点 500
第八章 东南亚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在曲折中前进 515
第一节 缅甸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513
一、缅共开展武装斗争的社会背景 513
二、缅共为“赢得战争、夺取政权”而斗争 516
第二节 马来亚共产党、泰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521
一、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521
二、泰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527
第三节 菲律宾共产党、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534
一、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534
二、“九·三○”事件后印尼共领导的武装斗争 539
第四节 印度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542
一、印度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的社会背景 543
二、印度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的曲折进程 545
第九章 70—80年代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555
第一节 苏联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政策调整 555
一、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苏联新经济体制的发展 555
二、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的苏联情况 571
第二节 东欧各国政权建设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80年代初古巴的政治、经济建设 584
一、南斯拉夫的联合劳动自治阶段 584
二、波兰1980年的工潮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600
三、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变化 607
四、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611
五、保加利亚经济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及其基本经验 617
六、匈牙利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的基本经验 622
七、阿尔巴尼亚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外关系 627
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体制的改善与政权建设的加强 630
九、80年代初古巴的政治经济建设 637
第三节 70—80年代朝鲜、越南、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经济设建 639
一、朝鲜经济建设的新发展 639
二、越南地区霸权主义及其对国内经济建设的严重影响 642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 647
第四节 中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649
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重大决策 649
二、1982年中共十二大开始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654
第十章 当代国际共运的若干经验教训 662
一、关于模式和“模式论” 663
二、共产党之间的相互关系准则 673
三、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问题 676
四、个人崇拜问题 680
五、各党独立自主问题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