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村寨调查 布朗族 勐海布朗山乡新曼峨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谭晓健主编;布朗族调查组编写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682407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历史沿革 5

第二章 生态 14

一、布朗山乡生态环境 14

(一)气候 14

(二)地质与土壤 15

(三)水系 15

(四)矿产资源 16

(五)自然植被 16

(六)野生动植物 17

(七)人工栽培植物 18

二、村落概貌 20

三、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21

(一)水资源利用 21

(二)矿产资源利用 22

(三)野生动植物利用 22

(四)植物栽种 26

(五)动物饲养 27

四、村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29

(一)传说与神话 29

(二)村寨的生态建设 31

(三)人与动物的关系 32

(四)宗教生态观 33

第三章 人口 35

一、人口的自然状况 35

(一)布朗山乡布朗族人口的自然状况 35

(二)新曼峨村人口的自然状况 35

二、人口的素质状况 38

(一)人口的身体素质 38

(二)人口的文化素质 39

(三)人口的思想素质 40

三、人口的行职业结构 43

四、人口的婚姻状况 45

(一)早婚状况与结婚登记情况 45

(二)离婚状况 46

(三)婚嫁的地域范围 46

五、人口的家庭状况 48

六、计划生育情况 49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49

(二)生育观念 50

(三)节育与避孕情况 51

第四章 经济 52

一、传统经济的发展与变迁 52

(一)建国前的社会经济面貌 52

(二)建国后的社会经济变迁 56

二、经济结构与经济状况 58

(一)经济发展概况 58

(二)种植业 62

(三)养殖业 69

(四)手工业 72

(五)林业 75

(六)采集与渔猎 76

(七)商业贸易 78

(八)交通与电力 81

三、家庭经济状况 84

(一)家庭劳动组织与分工 84

(二)家庭收支情况 86

(三)家居生活状况 87

(四)村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 89

(五)家庭经济状况典型调查 90

四、土地承包经营情况及其问题 93

第五章 社会 100

一、传统社会的变迁 100

二、家族 102

(一)家族的来源与规模 102

(二)家族结构 104

(三)家族内部关系 105

三、婚姻家庭 107

(一)婚姻制度 107

(二)家庭 113

(三)亲属关系与继嗣 116

第六章 政治 120

一、傣族封建统治下的曼峨村社组织及其头人制度 120

二、建国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民族区域自治 122

三、基层政权组织与建设 126

四、村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29

(一)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能 129

(二)村民会议的形式及其职能 133

(三)村务公开 137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实施 139

(五)党、团、妇女和民兵组织 141

五、民族关系 143

(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交往 143

(二)本民族内部的关系 147

六、有关问卷调查结果 148

(一)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149

(二)对国旗、国歌、首都和国家元首等政治符号的认知 149

(三)对党和国家现行民族政策的评价 149

(四)对政府的看法和评价 150

(五)关于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意识 150

(六)政治参与和政治信息的获得 151

第七章 禁忌与法律 174

一、宗教禁忌 174

(一)原始宗教的禁忌 174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禁忌 175

二、世俗禁忌 176

(一)家庭中的分工和禁忌 176

(二)村寨禁忌 177

(三)丧葬禁忌 178

(四)生育禁忌 179

(五)日常生活禁忌 180

三、一般纠纷的处理 181

四、偷盗处理 181

五、婚姻家庭 181

(一)老人的赡养及家庭财产的继承 181

(二)收养子女 183

六、土地及山林的所有权制度 183

七、法律在村中的实施和执行 185

(一)与《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条例》有关的规定及其执行情况 185

(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规定和执行 186

(三)赌博、打架斗殴的处罚规定和执行 186

(四)纳税与提留处罚的规定和执行 187

(五)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188

(六)保护动物、植物的规定和实施 189

八、法律机构和村民的法律意识 191

(一)布朗山乡法律机构简介 191

(二)村民的法律意识 191

第八章 文化 194

一、语言文字 194

二、文学艺术 195

(一)口传文学 195

(二)弹唱艺术 212

(三)舞蹈与武术 213

(四)乐器 215

(五)文身 215

三、生活习俗 216

(一)服饰 216

(二)居住 216

(三)饮食 219

(四)人生礼仪 222

第九章 教育 226

一、民族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 226

(一)传统教育方式 226

(二)现代基础教育的兴起 231

(三)成人教育 237

(四)民族学校的设备条件 240

(五)教育经费使用情况 241

(六)管理体制改革 243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244

(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协调的成分 244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矛盾的成分 245

三、民族教育的办学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47

第十章 科技、卫生与信息传播 252

一、传统科技 252

(一)天文知识 252

(二)历法 252

(三)民族医药及治疗方法 253

(四)手工技艺 255

二、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 257

(一)新曼峨村农业实用科技的推广和运用 257

(二)农业机械化程度 260

(三)现代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及科技人员的培养 262

三、现代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 264

(一)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 264

(二)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265

(三)地方疫病和流行病的防治 266

(四)妇幼保健 268

(五)新曼峨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269

四、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271

(一)科技与生产发展 271

(二)科技与生活质量 273

五、信息传播 275

(一)原始信息传播方式 275

(二)现代大众传播方式 276

(三)现代通信方式 279

第十一章 宗教 284

一、原始宗教 284

(一)自然崇拜 284

(二)鬼神崇拜 285

(三)祖先崇拜 288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 292

(一)新曼峨村佛寺的历史沿革及与其他佛寺的关系 292

(二)教阶和升级制度 294

(三)教义及其传播 296

(四)群众的宗教活动 299

(五)佛寺 302

三、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 309

四、宗教政策在新曼峨村的贯彻落实情况 311

参考书目 321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