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部干旱区自然地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德明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130269X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4

第二章 地质构造与古地理环境的变迁 9

一、地质构造 9

二、中生代以来古地理环境的变迁 15

三、矿藏 30

第三章 地貌 33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33

二、地貌分区 34

三、沙漠分布与沙丘地貌类型 46

第四章 第四纪沉积物及其特征 51

一、戈壁沉积物 53

二、沙漠沉积物 55

三、黄土沉积物 61

四、粘土沉积物 65

五、山地区沉积物 66

第五章 气候 67

一、气候形成因素 67

二、气候要素的基本特征 69

三、气候区划 79

第六章 水文 83

一、水文地理的基本特征 83

二、河流 84

三、湖泊 89

四、地下水 91

五、冰川 94

六、沼泽 96

第七章 土壤 98

一、土壤发育的一般特征 98

二、主要土壤类型 98

第八章 植被 104

一、植被的基本特征 104

二、主要植被类型 105

第九章 动物界 113

一、动物界的基本特征 113

二、动物地理区 114

第十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自然地理区划 119

一、亚洲中部干旱区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 119

二、亚洲中部干旱区自然地理区划的指标 123

三、亚洲中部干旱区自然地理分区及其单位系统 124

第十一章 阿尔泰山 128

一、地质构造及发育史 128

二、地貌特征 131

三、气候特点 135

四、水文状况 136

五、土壤、植被和动物 138

六、区域开发 141

第十二章 蒙古西部大湖盆地和杭爱山南坡 143

一、区域范围 143

二、地貌特征 144

三、地质构造与古地理 146

四、水文特点 149

五、土壤、植被和动物 154

六、区域开发 155

第十三章 蒙古东部高原 157

一、地质构造及发育史 157

二、地貌特征 159

三、气候和水文特点 161

四、自然地理景观带 164

第十四章 准噶尔盆地 166

一、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66

二、地质构造及发育史 167

三、地貌特征 168

四、气候特点 174

五、水文特征 175

六、植被类型和动物 179

七、区域开发 182

第十五章 天山 184

一、区域范围与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 184

二、地质构造岩相带 185

三、地貌的区域差异 187

四、气候特点 196

五、水文特征 198

六、垂直自然地理带 200

七、区域开发 203

第十六章 北山 204

一、地质构造岩相带 204

二、地貌特征 205

三、气候和水文特点 208

四、植被和动物 208

第十七章 阿拉善高原 210

一、地质基础 210

二、地貌特征 211

三、气候和水文特点 217

四、土壤、植被和动物 219

第十八章 鄂尔多斯高原 223

一、地质构造及第四纪沉积物 223

二、地貌特征 225

三、气候特点 229

四、水文状况 231

五、土壤和植被带 233

六、区域开发 235

第十九章 内蒙中东部高原和阴山 236

一、地貌特征与地质基础 236

二、气候特点与水文况状 239

三、三个自然地理带 241

四、阴山 243

第二十章 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 246

一、地质基础 246

二、地貌特征 249

三、气候特点 254

四、水文状况 255

五、自然地理景观带 260

六、吐鲁番—哈密盆地 263

第二十一章 昆仑山、帕米尔和喀拉昆仑山北坡 266

一、昆仑山 266

二、帕米尔 273

三、喀拉昆仑山北坡 274

第二十二章 阿尔金山 277

一、地质构造 277

二、地貌特征 278

三、气候和水文特点 281

四、植被和动物 281

第二十三章 祁连山 283

一、地质构造 283

二、地貌特征 286

三、水文地理特点 293

四、垂直自然带 294

第二十四章 河西走廊 297

一、地质基础 297

二、地貌特征 298

三、气候和水文特点 300

四、土壤和植被 302

五、区域开发 302

第二十五章 柴达木盆地 305

一、地质基础和矿藏 305

二、地貌特征 308

三、气候和水文特征 311

四、植被和动物 313

第二十六章 青藏高原 316

一、地质基础 316

二、地貌特征 317

三、气候和水文特点 319

四、土壤、植被和动物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