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里拉魂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传承与变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培培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3937255
  • 页数:3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柳琴戏一个剧种为视角,以一个国营剧团为个案,以20世纪50年代戏改为中心,展示了历史转型中戏曲艺术本体和社会角色的传承与变迁。

内容提要(附英文) 1

绪论一、研究取域  4

二、既有研究成果综述  7

三、课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15

四、田野调查工作  18

第一章 柳琴戏流布区域与历史源流研究第一节 柳琴戏流布区域考察  23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考察  23

二、文化区域考察  25

三、对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关系的思考  30

第二节 柳琴戏腔源考证  31

一、肘鼓子与姑娘腔  31

二、花鼓与锣鼓铳子  41

三、四句腔与溜山腔  42

第三节 柳琴戏形成地域考察  43

第四节 柳琴戏的发展历史  47

一、拉魂腔——民间小戏  47

二、柳琴戏——地方剧种  52

第二章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音乐转型第一节 拉魂腔唱腔音乐研究  60

一、拉魂腔唱腔中的“自由性”因素  60

二、拉魂腔唱腔中的“稳定性”因素  67

第二节 拉魂腔伴奏音乐研究  72

一、伴奏乐器  72

二、伴奏形式——“弦包音” 76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以来柳琴戏音乐的转型  78

一、“戏改”背景  78

二、唱腔的传承与变化  80

三、伴奏音乐的传承与变化  84

四、有关移植样板戏的反思  89

第四节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音乐转型一瞥——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的讨论  91

第三章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剧本体制转型第一节 拉魂腔传统剧目研究  102

一、拉魂腔传统剧目发展历程  102

二、拉魂腔传统剧目特征  108

第二节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剧目转型  123

一、拉魂腔剧目的“自由性”特征  123

二、从拉魂腔到柳琴戏剧目的“固定化”转型  130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传统戏的改编——以《喝面叶》为例 135

第四节 柳琴戏现代戏的创作  144

一、新中国成立前——现代戏的早期剧目  145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现代戏初步发展阶段  146

三、20世纪60年代与“文革”十年——革命现代戏与样板戏  147

四、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戏走向成熟阶段  154

第四章 转型中的社会视角考察第一节 从拉魂腔艺人到柳琴戏演员——表演主体的考察  163

第二节 从拉魂腔班社到柳琴戏剧团——组织机构的考察  168

第三节 从师徒传承到戏校培训——传承方式的考察  175

第四节 艺人与观众  180

第五节 转型中的政府态度  184

第六节 转型中的社会力量  188

一、文化政策——柳琴戏转型的宏观决定因素 188

二、新文艺工作者——柳琴戏转型的指导者  192

三、戏曲会演——柳琴戏转型的“催化剂” 193

第五章 从卜家班到滕县柳琴剧团——转型中的剧团个案考察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语境  199

一、历史文化 199

二、剧种流行状况  204

第二节 卜家班、四平剧社、新建剧团  207

一、卜家班  207

二、四平剧社、新建剧团 211

第三节 滕县柳琴剧团  214

一、柳琴剧团的得名  214

二、20世纪50年代的两批学员  215

三、“上山下乡”与翻演样板戏  218

四、历任领导  221

五、主要演出剧目  224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柳琴戏的新发展第一节 柳琴戏艺术的新发展  235

一、优秀剧目的不断推出  235

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246

第二节 柳琴戏市场经营的多元探索  249

一、坚持歌舞、戏曲两条腿走路的演出模式  249

二、对“文企联姻”新型经营模式的尝试  250

三、加大文化产品宣传,注重市场“推销”是近年来柳琴戏日益重视的问题  251

四、最大程度争取政府支持,是地方剧团立于不收之地的法宝  253

第三节 柳琴戏发展面临的瓶颈与问题  254

结语一、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两次飞跃  261

二、从拉魂腔到柳琴戏艺术特征的转型  263

三、社会力量与戏曲发展关系的启示  265

附录一 柳琴戏曲谱例  267

附录二 柳琴戏剧目索引  284

附录三 柳琴戏主要剧目剧情提要汇编  301

附录四 拉魂腔谚诀汇总及其释读  315

附录五 论文图表索引  321

参考文献  328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