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研究的动机和目的 1
第一章 原型论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空间 4
第一节 原型论的认知机制 5
第二节 两类原型理论及其相似性 14
第三节 荣格原型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21
第四节 荣格原型论与翻译理论研究 27
第五节 荣格原型论的缺陷与不足 33
第六节 荣格原型论与王宏强的原型—模型理论研究 48
第二章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研究和发展 54
第一节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义学中的运用 55
第二节 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源学中的运用 60
第三节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法分析中的运用 68
第四节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境分析中的运用 78
第五节 原型范畴理论在修辞学研究中的运用 87
第三章 原型范畴理论在翻译中的研究和发展 98
第一节 原型范畴理论与翻译研究 99
第二节 原型范畴理论与翻译等值观 108
第三节 原型范畴理论的释义功能 116
第四节 原型范畴理论与口译策略 122
第五节 原型范畴理论与语篇分析 131
第六节 原型范畴理论与翻译中的新陈代谢 142
第七节 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146
第八节 范畴边界的动态构建研究 153
第九节 原型范畴理论对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启示 163
第四章 王宏强的原型—模型理论 168
第一节 一般原型—模型理论概要 169
第二节 一般原型—模型理论的研究空间 188
第三节 一般原型—模型理论的跨学科和领域研究 209
第四节 模型化方法浅析 242
第五节 一般原型—模型论对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启示 249
第五章 目的论与翻译研究 252
第一节 功能翻译理论与翻译效能 261
第二节 目的论与翻译策略 266
第三节 目的论与翻译实践 273
第四节 功能翻译理论与创造性叛逆 280
第五节 译文读者与接受环境 285
第六节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 292
第七节 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合适标准 300
第八节 功能翻译理论与翻译标准界定 303
第九节 目的论与翻译方法的选择 309
第十节 目的论与译语文本的多样性 313
第十一节 目的论与翻译理论 321
第十二节 目的论对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启示 326
第六章 原型—模型论在语言学和文学翻译中的研究和发展 329
第一节 原型—模型论在语言学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330
第二节 原型—模型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335
第七章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 338
第一节 原型—模型论的可发展性 339
第二节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体系 344
第三节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发展意义 350
第四节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实践意义 354
第八章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356
第一节 翻译的性质 357
第二节 翻译的属性 360
第三节 翻译的模拟本质 362
第四节 翻译的模拟过程 365
第五节 翻译的模拟标准 369
第六节 翻译的模拟目的 374
第九章 原型—模型理论对翻译理论的深入探究 379
第一节 原语文本的本质特征探究 380
第二节 含义的不可解读性 384
第三节 意义的多样性 389
第四节 译者的模拟权限 391
第十章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开放性空间 400
参考文献 402
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