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3
意识形态领域 3
导言 3
思想解放放言 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 5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邓小平 11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 12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 18
附:一份邓小平珍贵手稿的发现&韩钢 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22
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受实践的检验&《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 26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 30
思想解放的新起点&龚育之 40
思想解放问题札记&宋振庭 45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邢贲思 48
论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齐振海 51
真理标准问题答问&汪子嵩 52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温映瑞 55
谈发展和否定&夏澍 56
牢牢掌握生产力标准 进一步解放思想&熊清泉 58
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王瑞璞 60
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辛 红 65
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讨论综述&王淑文 68
生产斗争比阶级斗争更根本——兼谈夸大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教训&邢贲思 73
工作重点的转移并不否定阶级斗争&袁训忠 76
读《工作重点的转移并不否定阶级斗争》一文后的一些粗浅看法&方锡金 蒋一国 79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一场阶级斗争&石生岐 80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吗?&孙成林 董祥起 82
品茗细说《大包干》——访全国政协常委、原安徽省省长、安徽省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崔荣慧 86
直面历史 拨乱反正——访胡耀邦任中组部部长时的机要秘书张耀光&崔荣慧 89
未竟之伟业向何处去——谈“五·四”运动,兼与刘晓波二次论辩&李贵仁 95
启蒙的悲剧——“五·四”运动批判&刘晓波 108
对于“五·四”的否定与背离&钱理群 119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大缺陷&马立诚 122
两代人对“五·四”运动的不同认识&周修强 124
归来吧,“五四”神魂——民主观念的更新与民主观点的选择&秦晓鹰 125
“五·四”精神和中国现代化&丁守和 129
重读马克思 134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胡绳 134
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人民日报》评论员 1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145
回到马克思主义&廖沫沙 150
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罗荣渠 153
马克思革命观的再认识&衣俊卿 162
我们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李洪林 165
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薛暮桥 169
评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几种形式&亮思 172
“马克思主义也应现代化”质疑&孔圣根 175
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破除十种论调&杨永德 177
社会主义反思 18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 18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和主要矛盾&龚育之 185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三层特征&苏东斌 190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探讨&何家成 张学军等 19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于光远 20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高骞 朴逸 216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划分的依据及其基本特征&高光 222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划分标准&薛汉伟 226
社会形态的两重划分与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兼评“生产力标准”说、“不成熟”说、“补课”说和“空想”说&陈烽 22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问题解答&辛红 234
坚持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杜雷 23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几点理解——兼与杜雷同志商榷&梁裕楷 241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苏绍智 王逸舟 247
我们立论的基础&郑必坚 251
泛性经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唐昌黎 257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学说看待社会主义社会&卢之超 262
人道主义与异化 268
人道主义——当代争论的备忘录&高尔泰 268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黄森 279
为人道主义辩护&王若水 282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胡乔木 290
政治领域 317
导言 317
政治体制改革与行政改革 319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邓小平 319
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尤春梅 322
论当前我国改革的出路&黎鸣 328
论政治开放&吴国光 33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政治体制改革&王沪宁 339
过渡权威论与中国的改革运动&萧功秦 340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谭健 348
政治体制改革应消除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总病根&冯树军 351
经济行为与政治体制改革&王沪宁 354
政治体制改革刍议&苏绍智 356
开人民质询之风&《人民日报》社论 359
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与政治体制改革&吴敏 361
还权于政&吴敏 365
政治现代化七议&王逸舟 369
党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关实行党政分开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372
走出困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韩康 周为民 卢中原 375
破除官本位制&胡振民 381
关于多党合作制的讨论&林之华 386
地方党政机构改革如何进行&夏海 391
近期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观点综述&夏晓龙 393
我国政治体制的现状和改革目标&严家其 395
新权威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 399
为什么不能赞同新权威主义&王逸舟 399
新权威主义批判答问录&黄万盛 403
“民主”与“新权威”论战印象&王小平 409
建立“硬政府,软经济”的发展模式&陈一谘 王小强 410
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选择:精英政治&武欣 412
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开端&李洪林 414
建立法治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张宗厚 417
权威制衡:中国改革成功的前提&包心鉴 420
一个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关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张友渔 4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新论 435
经济领域 443
导言 443
经济发展战略 445
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吴敬琏 李剑阁 丁宁宁 445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的二元机制&厉以宁 449
把我国的重型生产结构调整为轻型生产结构&廖季立 高义生 457
要理直气壮地抓社会主义利润&孙冶方 461
计划体制改革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问题的探讨&厉以宁 466
中国经济改革战略问题的分歧与选择&吴敬琏 472
中国改革的理论思考&熊映梧 482
企业改革 487
论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周淑莲 487
略论集团股份制&陈必吾 495
也谈集团股份制——与陈必吾同志商榷&魏开武 房汉廷 498
股份化不是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正确方向&郑青 张洁 499
股份制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方向&荀大志 刘夏平 503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动力不能是化公为私的股份制&马宾 509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实质是什么——从股份制企业讨论引起的&谷书堂 513
股份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新基点&童大林 517
对《股份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新基点》一文的商榷&沈骥如 520
增强企业活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董辅礽 521
所有制问题 525
关于所有制改革问题&苏星 525
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孙尚清 527
所有制改革与经济运行机制改革&董辅礽 531
论我国现阶段私有经济的性质和特点&黎惠民 537
关于私营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晓亮 545
超越私有制逻辑——两权分离、承包与法人资产&王小强 548
论国家所有制改革的原则和基本思路&逢锦聚 552
全民所有制企业“相对独立论”质疑&胡永明 556
论私有制与公有制的功能互补&忠东 560
所有制结构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黄少安 566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 57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必然性&何建章 571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并不存在&胡培兆 575
不能否定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刘成瑞 580
略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几个问题&刘国光 583
计划理论的几个问题&李震中 钟契夫 590
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兼论推进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思路&王珏 石霞 59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探讨&林子力 605
有计划商品经济引起的思考&晓亮 61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郑炎潮 618
经济特区与对外开放 623
论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李华杰 许镇德 623
也谈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兼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发展&宋子和 628
试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领导下的资本主义&卓炯 634
充分发挥沿海城市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马洪 640
深圳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梁湘 643
洞开门户求富强&方生 646
对外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方生 647
再论对外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方生 650
回到世界文明主潮流——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层意义&周熙明 王舟波 653
利用外资还是被外资利用?——对外开放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张晋光 657
一项重要决策的诞生——对外开放的新步骤 660
努力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梁湘 664
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 671
《联产承包制讲话》引言&林子力 671
农民为什么喜欢产量责任制&李必训 675
从实际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关广富 678
带领农民向科学技术进军——方里同志1982年1月4日在中国科协农业技术承包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 682
农民、市场和制度创新&改革发展研究所综合课题组 685
科教文化领域 697
导言 697
科学技术 699
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钱学森 699
科学与文化——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郑必坚 704
交叉科学:理论和研究的展望&钱学森 707
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钱三强 708
交叉科学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钱伟长 709
要迎头赶,不要爬行着追!&宦乡 710
评“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钱学森 715
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兴国”&《科技日报》特约评论员 717
人才与教育问题 719
人才赤字——中国当前最大赤字&胡显中 719
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封信&胡愈之 724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钱伟长 72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夏禹龙 刘吉 729
中国的现代化和知识分子问题&费孝通 732
文学艺术 741
读《河殇》有感&李政道 741
谈传统文化与《河殇》&杨振宁 742
《河殇》宣扬了什么?&易家言 742
反思传统文化必须实事求是——评《河殇》对历史的歪曲&张国祚 746
爱国的屈原与辱国的《河殇》——《河殇》历史哲学的批判之一&何新 749
《河殇》与新闻“中立”&陈志昂 751
《河殇》抛开了唯物史观&蒋大椿 754
《河殇》解说词 755
坚持无产阶级的党的文学原则——“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容否定&张居华 796
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上海文学》评论员 800
历史地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李华盛 805
真实性、公式化与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与《为文艺正名》商榷&李方平 810
一种新审美思潮——从徐星、陈村、刘索拉的三部作品谈起&刘晓波 812
论学术自由&吴晓明 俞吾金 周义澄 820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多样性&黄国安 魏承恩 822
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发言摘编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