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国古代都城地理格局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1
上篇 历史文化与城市关系概论 7
第一章 城市的历史文化透视 7
第一节 城市与历史文化 7
第二节 “法天象地”的城市设计 8
第三节 城市州域上应天星 11
第四节 天地合德、四时有序 13
第五节 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 15
第六节 九宫八卦的景观设计思想 18
第二章 大地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 23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于城市活体的认识 23
第二节 环境对人的精气神的感染 26
第三节 天、地、生、人系统的有机循环观 27
第四节 淹城遗址——“王道通三”的国都 31
第五节 仿生学人居环境规划布局 33
第六节 春秋吴都(今苏州市)龟城 36
第七节 泉州鲤鱼城 38
第八节 龙盘虎踞秣陵(今南京)城 39
第九节 广西崇左葫芦城 40
第十节 鲤鱼化龙黄姚镇 41
第三章 大地经络穴位与城址选择 43
第一节 大地经络穴位学说 43
第二节 经络通达生气 45
第三节 中国古城理想状态的山系环境 47
第四节 历史城市设计地形选址分析 50
第五节 设计城市的脊梁——圣山 52
第四章 城市与水体生态环境 54
第一节 水乃城市元气之津 54
第二节 抚育城市的母亲河 57
第三节 城市的水面景观规划设计 60
第四节 大江大河孕育大城市 62
第五节 亲水景观的标志物——桥 65
第六节 水口和景区设计 68
下篇 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阶段 73
第五章 中华文化破晓与仰韶城邑萌芽 73
第一节 我国城市的最早起源 73
第六章 “四象”出现与城邑文化起源 86
第一节 四象图像与天、地、人有机活体观念 86
第二节 从龙山文化到夏代城邑国家形成 89
第七章 夏、商依黄河多级支流而转移 95
第一节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特大洪水灾变 95
第二节 大难兴邦:农业历法确立与城市出现 96
第八章 东西两京的文化轴心带的形成与中国文化奠基 100
第一节 都城转移与东西两京制的确立 100
第二节 以文立国:丰京、镐京与温柔敦厚的诗教 107
第三节 丰京、镐京与儒家文化的灯塔 113
第四节 川竭山崩、殷优启圣到城市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116
第五节 春秋战国新兴城市兴起的学术繁荣 121
第九章 郡县制帝国与汉唐盛世 123
第一节 “焚书坑儒,以愚黔首”,秦帝国因暴政而覆亡 123
第二节 “废封建、立郡县”的国都与城市 128
第三节 上合天星垣局的秦汉都城 130
第四节 西汉至东汉间的灾变对历史与城市的影响 133
第五节 东汉、三国及魏晋衰落的都城文化 136
第六节 华阳海汇——盛唐文明的长安 137
第七节 雁塔是唐朝接纳外来文化使之本土化的杰作 139
第十章 国都游离、造极华夏文明的两宋文化(黄河、汴河、通惠河经济文化轴心带时期) 143
第一节 五代及两宋国都的游离状态 143
第二节 城市面貌与经济基础 144
第三节 北宋城市学术空前繁荣 150
第四节 “四达之会”的繁荣大都会——东京 157
第十一章 南北经济文化轴心带时期 176
第一节 北京——东方历史文化的明珠 176
第二节 东方广场遗址与北京城区最早的居民 177
第三节 从蓟丘到金中都 184
第四节 元大都——儒、释、道思想融合的杰出典范 190
第五节 《周易》象数义理与明、清京城的规划布局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