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齐森华 1
前言 1
上编 经学的渗透与传统词学的最后辉煌 3
第一章 嘉道间学术的大体走向与词学的演化 3
第一节 乾嘉汉学的衰落与学派的裂变 3
第二节 常州词派产生前的词学演化方向 11
第三节 该时期经学与词学的交叉和部分重合 16
第二章 “常州学派”与“常州词派”的相互关系 20
第一节 常州学派的文学渊源 20
第二节 张惠言与常州学派主要成员及庄氏家族的关系 27
第三节 常州学派对常州词派的影响 35
第三章 张惠言的理论贡献与常州词派的形成 42
第一节 张惠言的词学理论 42
第二节 “常州词派”的意义与评价 58
第四章 常州词派初创时期的词学思想 64
第一节 董士锡对张惠言词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64
第二节 宋翔凤的经学和词学 76
第三节 周济对常州词派的理论贡献 84
第五章 常州词派成熟时期的词学思想 109
第一节 谭献对常州词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10
第二节 陈廷焯对常州词派的贡献 133
第三节 这一时期其他词学家的理论贡献 157
第六章 “常”、“浙”两派的融合与传统词学的终结 180
第一节 “常”、“浙”理论的共源性 180
第二节 “常”、“浙”互补的现实性 185
第三节 以“常”为主,融合“浙”派 196
第四节 传统词学的终结 204
下编 中西文化冲突与现代词学的确立 209
第七章 梁启超的词学思想及其在词学现代化转换中的作用 209
第一节 梁启超与他的词学研究 210
第二节 梁启超词论的基本内容 214
第三节 梁启超词学思想对建立现代词学的意义和贡献 225
第八章 王国维的词学思想及其在词学现代化转换中的作用 229
第一节 王国维的“境界”说 229
第二节 与“境界”相关的几个概念 239
第三节 王国维对词学现代化转换的意义 246
第九章 传统词学的余波与回响 251
第一节 况周颐与《蕙风词话》 252
第二节 郑文焯及其词学观 268
第十章 “新文化”思潮与词学的重新整合 275
第一节 “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275
第二节 词学研究格局的重新整合与词学家的三种走向 281
第三节 胡适的词学观及其评价 284
第十一章 词学传播媒介的变化与现代词学的确立 312
第一节 现代传播媒介对词学研究的影响 312
第二节 专业性词学刊物的出现与词学的繁荣 317
第三节 其他词学传播媒介 326
第四节 现代词学传播媒介对词学家的影响 336
第十二章 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340
第一节 龙榆生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340
第二节 夏承焘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347
第三节 唐圭璋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352
结语 369
附录一:《词学季刊》所刊文、图一览表 370
附录二:《同声月刊》所刊主要词学论著一览表 389
主要参考文献 399
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