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气象观测概述 1
第一节 气象观测的对象 1
第二节 气象观测学的发展历史 3
一、气象观测发展的几个阶段 3
二、我国气象观测事业的发展概况 7
第三节 气象观测工作的组织 9
一、设置要求 9
二、地面气象观测 10
三、高空气象观测 12
第四节 气象观测的准则 13
第五节 气象仪器和测量误差 16
一、气象仪器 16
二、测量误差 19
第二章 云的观测 22
第一节 云的观测分类 24
一、高云族的观测 26
二、中云族的观测 29
三、低云族的观测 34
第二节 观云测天 43
一、卷云的指示性 44
二、堡状云的指示性 45
三、荚状云的指示性 46
四、双层云的指示性 46
五、“山戴帽,雨来到” 47
六、系统云系 47
第三节 云的国际电码及其天气意义 48
一、云码的编报方法 48
二、云码所代表的天气意义 51
三、云码的编制原则 56
第四节 云量和云高的观测 59
一、云量的观测 59
二、云高的观测 60
第五节 卫星云图 65
第三章 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观测 70
第一节 测温基本概念和温标 70
第二节 玻璃液体温度表 74
一、玻璃液体温度表的测温原理 74
二、各种液体温度表 75
第三节 电温度表 79
一、电阻温度表 79
二、温差电偶温度表 80
第四节 温度计 80
第五节 空气温度的测定 82
一、百叶箱 82
二、温度表的观测和维护 85
第六节 土壤温度观测 87
一、地温表的安置 87
二、地温表的观测 90
三、地温表的维护 92
第七节 冻土观测 93
一、冻土器 93
二、观测记录 94
三、维护 95
第四章 气压观测 96
第一节 概述 96
一、大气压强的概念 96
二、气压的单位 97
第二节 水银气压表 98
一、动槽式(福丁式)水银气压表 99
二、定槽式(寇乌式)水银气压表 102
三、虹吸式标准水银气压表 105
四、水银气压表的观测 107
五、水银气压表的读数订正 109
第四节 空盒气压表 110
一、测压原理 111
二、空盒气压表的观测步骤 112
三、空盒气压表的读数订正 112
第五节 空盒气压计 113
一、气压计构造原理 114
二、气压计的使用 116
第五章 风的观测 117
第一节 风向器 118
一、风向标 118
二、风向指示装置 120
第二节 杯形风速器 121
一、杯形风速器 121
二、三杯轻便风向风速表 123
三、轻便磁感风向风速表 125
第三节 电接风向风速计 126
第四节 达因风向风速计 127
第五节 目测风向风速 131
第六章 天气现象的观测 133
第一节 概述 133
第二节 各种天气现象的特征 134
一、降水现象 134
二、地面凝结现象 138
三、视程障碍现象 140
四、大气光学现象 142
五、雷电现象 145
六、特征风及其他现象 146
第七章 能见度观测 148
第一节 能见度定义和影响能见度的因子 148
一、能见度定义 148
二、影响能见度的因子 149
第二节 白天能见度观测 152
一、能见度目标物的选择 152
二、目标物分布图绘制 152
三、观测方法 154
第三节 夜间能见度观测 156
一、利用目标灯进行观测 157
二、无目标灯情况下的观测 157
第八章 空气湿度的测量 160
第一节 湿度参数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160
第二节 称重法 161
第三节 毛发测湿 162
第四节 氯化锂湿度片 163
第五节 露点仪 164
第六节 干湿球温度表 167
第九章 降水、积雪和蒸发的测量 169
第一节 降水的测量 169
一、雨量器 169
二、雨量计 170
第二节 积雪的测量 174
第三节 蒸发量的测量 175
第十章 空间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 178
第一节 气象卫星的发展历史 178
一、卫星未诞生前的气象和天气预报 179
二、气象卫星的发展及应用 180
第二节 各种气象卫星简介 185
一、艾萨气象卫星 185
二、艾托斯卫星 186
三、泰罗斯-N气象卫星 186
四、雨云卫星 186
五、地球静止气象卫星 187
第三节 卫星轨道 188
第四节 如何用气象卫星探测气象资料 191
一、气象卫星的观测特点 191
二、气象卫星怎样拍摄云图 194
三、用气象卫星测量大气要素 197
四、气象卫星资料的应用 198
第十一章 气象观测的千里眼——雷达 200
第一节 功勋卓著的气象雷达 200
一、雷达原理 200
二、测云与测雨雷达 204
三、测风探测的雷达 205
四、多普勒雷达 206
五、雷达技术方兴未艾 206
第二节 明察秋毫的激光雷达 208
一、激光雷达的特点 209
二、红宝石激光雷达 210
三、广泛的探测研究 212
第三节 探测低空的声雷达 215
一、一种新的散射作用 215
二、声雷达的工作原理 216
三、应用广泛 218
第十二章 自动气象站 220
第一节 自动气象站概况 220
一、无人自动气象站 220
二、有线遥测自动气象站 221
三、长期自动气候站 221
第二节 自动气象站的基本组成部分 222
一、传感器 223
二、信息传输设备 225
第三节 几种自动气象站 227
一、简易站 227
二、SAWS-1型无线遥测自动气象站系统 228
三、ZDJ型长期自动气象站 230
四、YZZ1型有线遥测自动气象站 230
五、ZQZ-3型无线自动气象站 230
六、日本气象和水位观测系统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