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网络基础理论 1
1.1计算机网络及分类 1
1.1.1计算机网络 1
1.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1.2网络拓扑结构 5
1.2.1总线型拓扑的特点与适用 5
1.2.2星型拓扑的特点与适用 7
1.2.3树型拓扑的特点与适用 8
1.2.4网状拓扑的特点与适用 9
1.2.5环型拓扑的特点与适用 10
1.3 OSI和TCP/IP参考模型 10
1.3.1 OSI参考模型 10
1.3.2 Microsoft TCP/IP参考模型 14
1.4 TCP/IP协议 16
1.4.1 TCP/IP协议栈 16
1.4.2 IP地址分类与子网掩码 20
1.5以太网技术 22
1.5.1以太网 23
1.5.2快速以太网 23
1.5.3千兆位以太网 24
1.5.4万兆位以太网 28
第2章 网络系统集成 33
2.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3
2.1.1局域网硬件组件 33
2.1.2局域网软件组件 44
2.2网络规划 45
2.2.1可行性研究 45
2.2.2需求分析 46
2.3网络系统设计 48
2.3.1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48
2.3.2网络结构设计 49
2.4网络工程实施 54
2.4.1可行性论证 54
2.4.2网络工程的实施 54
2.4.3网络工程的测试 55
第3章 网络布线的规划与设计 57
3.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57
3.1.1综合布线系统 57
3.1.2工作区 59
3.1.3配线子系统 59
3.1.4主干子系统 60
3.1.5建筑群子系统 60
3.1.6设备室 60
3.1.7进线间 62
3.1.8管理 62
3.2网络布线产品 63
3.2.1布线产品及其应用 63
3.2.2光纤和光缆 64
3.2.3双绞线 65
3.2.4配线架 67
3.2.5信息插座 68
3.2.6辅料 69
3.3网络布线的设计 69
3.3.1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概述 69
3.3.2工作区设计 70
3.3.3配线子系统设计 73
3.3.4干线子系统设计 77
3.3.5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78
3.3.6设备间和电信间设计 79
3.3.7进线间设计 82
3.3.8管理设计 82
第4章 网络布线的实施与测试 85
4.1网络综合布线的实施步骤 85
4.2管道和桥架施工 87
4.2.1管道设计要求 87
4.2.2桥架设计要求 88
4.2.3支吊架安装 89
4.2.4桥架布线施工 90
4.2.5管道布线施工 91
4.3光缆敷设实施 92
4.3.1光缆敷设一般要求 93
4.3.2建筑物内光缆布线 93
4.3.3建筑物间光缆布线 94
4.3.4光缆端接 97
4.4双绞线敷设实施 100
4.4.1水平电缆敷设 100
4.4.2制作双绞线跳线 103
4.4.3端接信息插座 108
4.4.4端接双绞线配线架 110
4.5网络布线的测试 112
4.5.1双绞线链路连通性测试 112
4.5.2光纤跳线连通性简单测试 119
4.5.3布线链路性能测试 119
第5章 网络设备的参数与选择 121
5.1交换机的选择 121
5.1.1交换机的类型与适用 121
5.1.2交换机的主要参数 125
5.1.3核心交换机的选择 128
5.1.4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 130
5.1.5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 131
5.2路由器的选择 133
5.2.1路由器的类型与适用 133
5.2.2路由器的参数与选择 135
5.3网络防火墙的选择 138
5.3.1防火墙的分类与适用 138
5.3.2防火墙的参数与选择 143
第6章 网络设备的初始化配置 145
6.1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概述 145
6.1.1网络设备管理方式 145
6.1.2 CLI 152
6.2交换机的初始化 160
6.2.1交换机配置前的规划 160
6.2.2交换机的初始配置 161
6.2.3使用CNA配置交换机 166
6.3路由器的初始化 170
6.3.1路由器配置规则 170
6.3.2路由器CLI初始化配置 171
6.3.3 Cisco SDM初始化配置 174
6.4网络防火墙的初始化 180
6.4.1 Cisco ASDM初始化 180
6.4.2 CLI初始化 181
第7章 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183
7.1交换机基本配置 183
7.1.1交换机初始配置 183
7.1.2清除交换机配置 185
7.2端口配置 186
7.2.1配置复用端口 186
7.2.2配置速率、双工和自动翻转 187
7.2.3配置流控制 189
7.2.4查看模块或端口状态 190
7.2.5禁用并重新启用接口 191
7.3配置EtherChannel 191
7.3.1 EnterChannel简介 191
7.3.2 EnterChannel配置规则 192
7.3.3配置EtherChannel 193
7.3.4配置三层EtherChannel 196
7.3.5移除端口和EtherChannel 198
7.4配置VLAN 199
7.4.1 VLAN和Trunk简介 199
7.4.2 VLAN配置规则 201
7.4.3自动配置VLAN 202
7.4.4手动配置VLAN 206
7.4.5配置VLAN Trunk 210
7.5配置STP 213
7.5.1 STP和PVST简介 213
7.5.2配置STP 216
7.5.3配置Trunk端口负载共享 220
7.5.4配置Post Fast端口 224
7.5.5配置MSTP 226
7.6配置IP路由 229
7.6.1第三层交换技术 229
7.6.2为第三层接口配置IP地址 230
7.6.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232
7.7访问列表 232
7.7.1访问列表概述 232
7.7.2创建并应用IP访问列表 235
7.7.3创建并应用端口访问列表 241
7.7.4创建并应用VLAN访问列表 242
7.8其他重要配置 243
7.8.1配置CDP 243
7.8.2 DHCP中继 244
7.8.3配置SPAN 246
7.9监控交换机 250
7.9.1监控端口状态 250
7.9.2查看统计信息 251
7.9.3查看系统状况 255
7.10维护交换机 257
7.10.1文件管理 257
7.10.2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258
7.10.3升级系统映像 259
第8章 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 263
8.1路由器基本配置 263
8.2配置网络接口 265
8.2.1配置以太网接口 265
8.2.2配置同步串行接口 267
8.2.3配置E1接口 270
8.2.4配置Loopback接口 272
8.2.5配置NULL接口 272
8.2.6配置Tunnel接口 273
8.3配置静态路由 275
8.3.1直连路由 275
8.3.2静态路由 276
8.3.3默认路由 277
8.3.4 LAN方式接入Internet 278
8.3.5 DDN接入Internet 280
8.3.6远程网络互连路由配置 283
8.4网络地址转换 287
8.4.1理解NAT 287
8.4.2静态地址转换的实现 288
8.4.3动态地址转换的实现 289
8.4.4端口复用地址转换 291
8.4.5网络地址转换实例 292
8.5配置动态路由 297
8.5.1配置EIGRP 298
8.5.2配置RIP 302
8.5.3配置OSPF 306
8.6管理路由器 313
8.6.1管理访问策略 313
8.6.2监视路由器的状态 314
8.6.3监视路由器端口的状态 316
8.6.4路由器日志 319
8.6.5恢复出厂默认设置 324
第9章 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325
9.1配置前的准备 325
9.1.1防火墙的配置原则 325
9.1.2防火墙的配置方式 326
9.1.3配置模式 326
9.2配置安全设备 327
9.2.1安全策略设置 327
9.2.2 DMZ配置 328
9.2.3 IPSec VPN远程访问配置 335
9.2.4 Site-to-Site VPN配置 345
9.3管理安全设备 348
9.3.1监控和报告工具 348
9.3.2监视安全设备运行状态 349
9.3.3查看和分析网络流量 350
9.3.4查看和分析系统日志 352
第10章 网络设备的连接与测试 353
10.1跳线类型与适用 353
10.1.1双绞线跳线 353
10.1.2光纤跳线 354
10.1.3光纤跳线与光纤端口 357
10.2交换机的端口与连接 357
10.2.1端口、插槽与模块 357
10.2.2交换机的连接策略 364
10.2.3交换机的级联 367
10.2.4交换机的堆叠 369
10.3路由器的端口与连接 372
10.3.1广域网接口 372
10.3.2路由器连接策略 373
10.3.3路由器与网络连接 374
10.4安全设备的端口与连接 378
10.4.1安全设备的端口 378
10.4.2安全设备连接策略 379
10.5连接状态判断与链路测试 382
10.5.1交换机工作状态判断 382
10.5.2路由器连接状况判断 383
10.5.3安全设备的LED指示灯 385
10.5.4网络链路连通性测试 386
第11章 服务器选择与连接 391
11.1通用服务器技术 391
11.1.1冗余技术 391
11.1.2系统I/O技术 392
11.1.3管理技术 394
11.2 CPU、内存和总线 395
11.2.1 CPU 395
11.2.2内存和缓存 397
11.2.3服务器总线接口 398
11.3存储系统 401
11.3.1 SCSI硬盘与SATA硬盘 401
11.3.2 RAID级别及其适用场合 404
11.4服务器选择 410
11.4.1服务器选择原则 410
11.4.2网络服务与服务器选型 411
11.4.3网络规模与服务器选型 413
11.4.4网络环境与服务器选型 414
11.5服务器的连接与负载均衡 415
11.5.1服务器的连接 415
11.5.2服务器负载均衡 417
第12章 网络存储选择与连接 421
12.1网络存储技术 421
12.1.1 DAS 421
12.1.2 NAS 423
12.1.3 SAN 429
12.1.4磁盘阵列 435
12.1.5 iSCSI 437
12.2虚拟存储 440
12.2.1虚拟存储分类 441
12.2.2虚拟存储的实现方式 441
12.2.3虚拟存储的应用 442
第13章 无线设备选择与连接 443
13.1无线局域网标准 443
13.1.1 IEEE 802.11系统标准 443
13.1.2 IEEE802.16a标准 445
13.2无线网络组件 445
13.2.1无线网卡 445
13.2.2无线AP 446
13.2.3无线网桥 447
13.2.4无线路由器 447
13.2.5无线天线 448
13.2.6无线局域网控制器 448
13.2.7其他无线设备 448
13.3无线网络模式特点与适用 449
13.3.1对等无线网络 449
13.3.2独立无线网络 449
13.3.3接入以太网的无线网络 450
13.3.4无线漫游的无线网络 450
13.3.5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网络 451
13.4无线设备的选择 452
13.4.1无线AP的选择 452
13.4.2无线网桥的选择 454
13.4.3无线网络控制器的选择 455
13.4.4无线天线的选择 458
13.4.5远程供电设备的选择 460
13.5无线AP位置的选择 461
13.5.1室内无线AP位置的选择 461
13.5.2室外无线AP位置的选择 462
13.5.3漫游网络无线AP的选择 463
13.6无线设备的端口与连接 464
13.6.1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接口与连接 464
13.6.2无线AP的端口与连接 466
13.6.3连接状态判断 468
第14章 无线网络配置与管理 471
14.1独立无线AP配置 471
14.1.1初始化无线AP 471
14.1.2无线AP配置规划 474
14.1.3无线AP快速配置 474
14.1.4配置无线AP安全 479
14.1.5配置无线AP管理 482
14.1.6配置无线漫游 484
14.1.7配置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网络 487
14.2漫游无线网络配置与管理 489
14.2.1初始化无线网络控制器 489
14.2.2管理无线网络控制器 492
14.2.3配置WLAN 494
14.2.4配置无线网络安全 497
14.2.5无线资源管理 503
14.2.6配置轻型无线AP 506
第15章 网络设备的远程管理与监控 507
15.1网络设备配置的备份与恢复 507
15.1.1维护前的准备 507
15.1.2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509
15.1.3系统映像的备份与恢复 510
15.1.4使用Xmodem下载映像 511
15.2恢复网络设备管理密码 516
15.2.1密码的类型 516
15.2.2密码丢失后的恢复 516
15.3远程管理与监控配置 520
15.3.1启用服务器上的SNMP服务 520
15.3.2配置网络设备的SNMP服务 521
15.3.3启用网络设备上的HTTP服务 523
15.4网络流量监测 523
15.4.1 Windows下实现MRTG 523
15.4.2 FreeBSD下实现MRTG 525
第16章 网络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 527
16.1网络故障概述 527
16.1.1故障主要原因与现象 527
16.1.2网络故障排除过程 528
16.1.3网络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530
16.1.4网络设备故障诊断顺序 532
16.2交换机故障诊断 534
16.2.1电源故障 534
16.2.2端口故障 536
16.2.3接口故障 537
16.2.4 GBIC/SFP故障 542
16.2.5背板故障 543
16.2.6引擎故障 544
16.2.7线卡故障 545
16.2.8系统故障 546
16.2.9配置错误 547
16.3路由器故障 548
16.3.1路由器一般故障 548
16.3.2路由器故障诊断 553
16.4无线网络故障 554
16.4.1无线桥接网络故障 554
16.4.2无线AP连接故障 558
16.5链路故障 561
16.5.1链路故障的一般诊断与排除 561
16.5.2物理链路故障 563
16.5.3双绞线链路故障诊断 566
16.5.4光纤链路故障诊断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