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钊韬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30600428X
  • 页数:47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人类学 1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1

二、文化人类学的名称和意义 6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 9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9

二、调查研究方法 11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的历史概况 17

一、萌芽时期 17

二、形成时期 18

三、发展时期 21

第四节 文化人类学的学术流派 27

一、文化进化学派 27

二、文化传播学派 33

三、文化历史学派 35

四、文化功能学派 36

五、文化人种心理学派 37

六、文化结构主义学派 38

七、文化新进化论派 39

八、文化相对论派 40

第五节 文化人类学的分科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1

一、分支学科 41

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6

第六节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人类学 48

一、理论特色 49

二、方法论特色 51

三、研究目的特色 52

第二章 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54

第一节 考古学与文化 54

一、考古学的界说 54

二、考古学研究文化的方法 57

第二节 人类的兴起与文化的起源同步 64

一、地球的年龄和生命的起源 64

二、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起源 66

三、古人类年龄的追溯和人类进化的各个环节 72

四、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萌芽 76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革命——文化的初步发展(一) 80

一、农业、畜牧业的起源 81

二、生产工具的进步和革新 87

三、陶器的发明和发展 92

四、住宅的演变及聚落形态 97

第四节 埋葬习俗、装饰品和奢侈品,宗教观念、文化的多中心——文化的初步发展(二) 107

一、中国史前时期的墓葬 107

二、装饰品、奢侈品 115

三、宗教观念 119

四、文化的多中心 135

第五节 文明的起源 139

一、关于文明起源的论述、文明的特征和标志 139

二、中国考古学文化中的若干文明起源因素 142

三、二里头文明 150

四、二里岗文明 153

五、小屯文明 158

第三章 文化区域结构与多重性发展 171

第一节 文化区域的概念及其考察 171

一、文化区域的概念 171

二、考察区域文化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75

第二节 区域文化的内部结构 179

一、区域文化的多元性——黎族文化区域考察之一 180

二、文化区域的内围与外围——黎族文化区域考察之二 183

第三节 文化区域内文化多重性发展 210

一、藏族文化的生态环境 210

二、藏族及其古代文化的发祥地 213

三、藏族及其古代文化的来源 215

四、藏族文化多重性的形成和发展 219

第四章 文化关系 237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关系 237

一、人们共同体具有文化一体性特征 237

二、关于“文化关系”的概念 238

第二节 中国上古时代华厦、东夷、苗蛮三大集团间的文化关系 239

一、三大集团的分布 239

二、三大集团的同化融合 240

第三节 楚文化的形成及其在南北文化统一上所起的作用 241

一、楚文化在吸收各族文化中形成 241

二、楚文化在南北文化统一上的作用 243

第四节 中国文化与印度禅学的关系 245

一、印度禅学的传入和中国禅宗的形成 245

二、儒禅合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46

第五节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249

一、源远流长的中西文化交流 249

二、中西方在精神文化上的交流和借鉴 251

三、孙中山的中西文化观 257

第六节 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 259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259

二、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化 263

第七节 中国内地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关系 265

一、“海派”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265

二、“海派”文化对内地文化的冲击 266

第八节 中国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269

一、各族自古就有的千丝万缕关系 269

二、从文化的两大主要方面考察 270

三、战争对古代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作用 272

四、民族关系的好坏影响到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强盛 276

第九节 文化孤立与开放改革 279

一、中华文化是不同根系文化的融合和结晶 279

二、锁国与开放 282

第五章 语言与文化 286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286

一、语言的作用及其特征 286

二、人类语言与动物声音的原则区别 287

第二节 语言的起源 288

一、人类语言起源的概念 288

二、语言起源的各种理论 289

三、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起源学说 294

第三节 语言的发展 296

一、语言结构系统的发展 296

二、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 298

三、语言发展的特点 302

第四节 语言的结构 306

一、从交际行为中分析语言结构 307

二、语言结构的特点 308

三、语言的层级装置 312

四、语言系统内的分支系统 314

第五节 语言与民族 318

一、语言系统与民族特征 318

二、语言与社会、民族的关系 319

三、语言反映民族的特点 321

四、语言对民族研究的作用 324

第六节 文化发展在语言中的反映 325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 326

二、文化发展与语言变迁 329

三、文化变迁与语言废佚 332

四、文化交流与融合在语言中的反映 335

五、民俗对语言的影响 338

第七节 从语言观察文化 341

一、语词分析对民族文化研究的意义 341

二、从借词看文化关系 346

三、地名与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 352

四、从亲属称谓看社会文化 355

五、从姓氏名号、命名制度看民族文化 359

第八节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365

一、语言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365

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368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372

第六章 体质与文化 376

第一节 体质与文化的关系 376

一、古人类的体质变化 376

二、今人体质的发展 382

三、体质和文化在相互促进中发展 388

第二节 人类起源于古猿 391

一、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两种对立学说 391

二、人由古猿演变而来的根据 395

三、从猿到人演变阶段的代表 399

第三节 人类发展各阶段的代表 405

一、早期猿人 407

二、晚期猿人 409

三、智人 418

第七章 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 427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社会化 427

一、人类行为的涵义 427

二、人类行为的物质基础 429

三、人类行为的心理基础 430

四、人类行为的社会基础 432

五、人类行为的文化基础 434

第二节 人类行为的类型 436

一、群体行为 437

二、群体行为实例分析 439

三、个体行为 442

第三节 动机、欲望的变化与人类行为的变化 448

一、马斯洛层次论问题 449

二、知觉场特征 452

第四节 文化环境的变化与人类行为的变化 453

第五节 人际关系与行为 459

一、人际关系 459

二、人际关系中的交往特点 460

三、人际吸引与排斥 464

第六节 结论——我国各民族文化科学的提高和心理变化是否为“汉化”或“西化”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