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藏象的形成 1
第一节 实体解剖直观认识肉体之心 2
第二节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3
一、中国古代的尚中思想 5
二、先秦时期的心学 8
第三节 取象比类形成心藏象体系 15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明君 18
第一节 儒学与道学之别 18
第二节 道家之学 20
第三节 道家的明君 22
第三章 “神明”疏释 28
第一节 词典中的“神明”释义 28
一、《辞源》的释义 28
二、《中医大辞典》的释义 29
三、《中医辞海》的释义 29
四、《内经词典》的释义 30
五、《黄帝内经词典》的释义 30
六、五部词典的“神明”释义总结 30
第二节 先秦哲学文献中的“神明”含义 31
一、《庄子》 31
二、《管子》四篇 34
三、《韩非子》 36
四、《荀子》 37
五、《文子》 40
六、先秦哲学文献中的“神明”含义总结 42
第三节 《黄帝内经》中“神明”一词的原文章句及疏解 43
一、《素问》中“神明”一词的全部文献及注文 43
二、《灵枢》中“神明”一词的文献章句及注文 48
三、《黄帝内经》“神明”含义梳理 49
第四章 “形”与“神” 57
第一节 天人同构的形神观 59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形气相容” 64
第三节 神气合一 68
第四节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70
第五节 形神关系 74
一、先哲的形神观 75
二、《黄帝内经》的形神观 85
第五章 心体阴用阳说 91
第一节 心体阴用阳说 91
第二节 心体阴用阳说指导养生 96
第三节 心体阴用阳说指导临床 102
一、幽隐无形的心神 106
二、脏腑的联系关系形成治疗规律 107
第六章 以“心主神明”为指导的中医临证举要 111
第一节 健忘 111
第二节 不寐 122
第三节 多寐 142
第四节 多梦 153
第五节 梦遗 163
第六节 梦游 181
第七节 癫狂 189
第八节 痫证 215
第九节 郁证 232
第十节 脏躁 251
第十一节 百合病 263
第十二节 痴呆 274
第十三节 神昏 287
第十四节 弄舌 299
第十五节 汗证 307
第十六节 笑证 323
第十七节 卑惵 332
第十八节 阳痿 343
第十九节 神乱 359
第二十节 中风 374
第二十一节 惊悸怔忡 389
第二十二节 厥证 403
第七章 归结与讨论 426
第一节 中国心学 426
第二节 心神合道 428
第三节 “心主神明”与“五神脏” 429
第四节 儒道之别 430
第五节 中医启迪人类重新思考科学 434
第六节 构建中医心神理论体系 447
附:历代医家对“心主神明”理论的临床应用(综述) 450
参考文献 470
后记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