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制艺问题的症结 1
第二节 肯定制艺的依据 3
第二章 制艺的名称 5
第一节 俗称 5
第二节 正名 8
第三章 制艺的产生 10
第一节 制艺起源诸说 10
第二节 制艺文体源流 12
第四章 制艺的特点 21
第一节 制性 21
第二节 艺性 23
第三节 “常”性 24
第五章 制艺的题目 30
第一节 类型 30
第二节 尊题 33
第六章 制艺的程式 36
第一节 制艺定式 36
第二节 制艺变式 43
第七章 制艺与文学 52
第一节 制艺与文学的互动影响 52
第二节 制艺与文学的互相融通 57
第八章 制艺与科举 61
第一节 隋、唐时代的科举 61
第二节 宋、辽、金时代的科举 64
第三节 元、明、清时代的科举 68
第四节 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75
第九章 制艺的存在依据 78
第一节 内容依据 79
第二节 形式依据 86
第十章 明清文人的制艺人生 92
第一节 明朝文人的制艺人生 92
第二节 清朝文人的制艺人生 96
第十一章 制艺的评价 99
第一节 明清诸家对制艺的批判 99
第二节 当代对制艺的评议 106
第三节 当代对制艺的借鉴 110
第四节 今天应有的扬弃态度 114
附编 制艺导读 119
一、明朝状元制艺 121
1.商铬: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一章 121
2.吴宽:子在齐闻韶 一章 124
3.钱福:春秋无义战 一章 127
4.张以诚:鼋鼍蛟龙 一章 130
二、明朝(进士)名臣制艺 135
1.王鏊:学而不思则罔 一句 135
2.王守仁:志士仁人 一节 139
3.张居正:生财有大道 一节 143
4.金声:岁寒 一章 147
三、明朝文学家制艺 151
1.唐顺之:晋人有冯妇者 一章 151
2.茅坤: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一节 155
3.汤显祖:我未见好仁者 一章 158
4.艾南英: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一句 162
四、清朝状元制艺 166
1.刘子壮:此谓唯仁人 三句 166
2.韩菼:诗云经始灵台 一章 170
3.胡任舆:点,尔何如 一节 175
4.吴鸿:子张学干禄 全章 180
五、清朝名臣制艺 186
1.李光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一章 186
2.陈聂恒:铿尔,舍瑟而作 一句 190
3.朱元英:知者乐水 一节 194
4.张江:行有不慊于心 两句 199
六、清朝文学家制艺 204
1.张永祺:兴于诗 一章 204
2.方苞:子使漆雕开仕 一章 208
3.蒲松龄:子贡曰譬之宫墙 一节 213
4.柏谦:呼尔而与之 四句 217
主要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