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一个理解十分混乱的重大问题 2
二、一个具有根本性的理论课题 9
三、本书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提要 11
上篇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含义 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含义辨析 2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不同含义 2
二、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列主义的内涵 4
三、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列主义的外延 7
四、有关的几个问题辨析 12
第二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16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新释 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纲要 33
三、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原理 42
第三章 全面辩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 46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47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49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54
四、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57
第四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标准和意义 60
一、马克思主义三个层次的主题 60
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或根本 62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标准 68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70
中篇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新时期的发展 7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78
一、邓小平理论研究 7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103
三、科学发展观研究 112
第六章 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 126
一、从注重经济社会形态到注重技术社会形态 126
二、从只重表层特征到更重深层本质 127
三、从“社”“资”绝对对立到互相取长补短 132
四、开拓认识新视野的主要经验 137
第七章 研究所有制问题的新观念 140
一、所有制及所有权概念需要深化和拓展 140
二、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到首先关注“是好是坏” 142
三、从公私对立论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论 145
四、从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 146
五、当代所有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149
第八章 把握商品价值的新思路 153
一、既要肯定劳动的作用,又要承认资产的作用 153
二、既要考虑客体因素(劳动和资产),又要考虑主体因素(商品效用) 156
三、既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也要重视资产和所有者,还要关注社会需求和消费者 158
四、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问题 161
第九章 分析阶级和阶层的新角度 164
一、划分阶级和阶层的标准具有多样性 164
二、评价阶级和阶层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167
三、从只讲对立、激化矛盾到承认差异、促进和谐 168
四、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新认识 171
第十章 指导执政党建设的新理念 178
一、“两个转变”论 178
二、“两个先锋队”统一论 180
三、“两个建设”论 184
下篇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 188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188
一、应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 188
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含普适价值 189
三、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不限于马列学说 198
四、实行当代世界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98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微观机制 200
一、结合的构成:“一主两翼”的“三维”结构 200
二、结合的前导: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主体素养 201
三、结合的起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搞清具体实际 203
四、结合的过程:实践理念→具体方案→实际行动 204
第十三章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实现路径 208
一、立足群众实践 208
二、遵循分工规律 211
三、汇聚集体智慧 218
四、广汲文化营养 220
第十四章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命名、定位和宣传问题 221
一、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命名问题 221
二、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定位问题 223
三、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宣传问题 225
第十五章 从人类文明新成果高度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 230
一、基本概念释义 230
二、以“新”解“马”的必然性 232
三、以“新”解“马”的价值 235
四、以“新”解“马”的实现路径 236
后记 239
一、作者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240
二、本书的若干创新之处 245
三、主要参考文献 247
四、鸣谢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