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序一 1
序二 3
凡例 1
卷首 3
概述 3
大事记 11
第一卷 建置第一章 境域与沿革 13
第一节 境域 13
第二节 沿革 14
第二章 行政区划 16
第一节 唐至民国时期 1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20
第三章 镇建成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村 31
第一节 镇建成区、居民委员会 31
第二节 行政村 34
第二卷 自然环境第一章 地质 71
第二章 地貌 71
第一节 平原 72
第二节 丘陵 72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74
第三章 土壤、植被 74
第一节 土壤分类 74
第二节 土壤分区及地力 75
第三节 代表土种 76
第四节 植被 78
第四章 气候 79
第一节 常年气候 79
第二节 自然灾害 81
第五章 水文 91
第一节 地表水 91
第二节 地下水 92
第三节 主要山泉 92
第六章 植物、动物 93
第一节 植物 93
第二节 动物 100
第三卷 人口、人民生活第一章 人口繁衍 113
第一节 人口迁徙与繁衍 11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 114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17
第一节 民族、姓氏 117
第二节 性别 122
第三节 年龄 123
第四节 家庭 125
第五节 文化程度 126
第六节 职业分类 127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29
第一节 政策措施、实施情况 129
第二节 人口计划 134
第三节 计划生育协会 135
第四节 流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135
第四章 人民生活 137
第一节 民国以前的生活水平 13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生活 141
第三节 生活水平 149
第四节 福利待遇 155
第四卷 人物第一章 人物传 159
严光 190
虞世南 190
孙岳 190
徐琛 190
孙介 190
黄巨川 190
孙应时 190
胡文焕 190
胡坤 190
胡秉常 190
胡惟彦 190
黄珣 190
孙燧 190
胡东皋 190
孙堪 190
徐爱 190
孙墀 190
孙陞 190
胡梦雷 190
杨文俪(女) 190
孙鑨 190
孙镮(女) 190
徐建 190
黄汝通 190
胡翌 190
胡旦 190
胡一鸿 190
孙鑛 190
胡时麟 190
徐应登 190
孙如游 190
孙如法 190
孙如洵 190
孙有闻 190
孙嘉绩 190
胡燮 190
胡邦翰 190
胡诚 190
胡德辉 190
徐乾麟 190
韩厥修 190
胡芳润 190
黄汝明 190
陈文运 190
晁柏龄 190
黄钧 190
孙仙龄 190
俞墉 190
姜文光 190
姚镜人 190
黄光汉 190
胡杏芬(女) 190
孙炳昂 190
胡晓海 190
徐金龙 190
第二章 人物简介 190
第一节 元代以前 190
梅福 194
虞荔 194
虞寄 194
虞世基 194
孙德顺 194
虞宾 194
黄當 194
黄继冕 194
徐处仁 194
孙邦仁 194
虞仲琳 194
虞仲瑶 194
黄得年 194
黄巨潔 194
黄巨澄 194
胡湧 194
胡寮 194
孙祖祐 194
孙梦高 194
孙革 194
孙炳炎 194
胡元之 194
戴良 194
潘细英 194
第二节 明代 194
徐仁隆 202
徐昱二 202
孙泓 202
黄富 202
黄廉 202
孙蘭 202
胡赞 202
胡恭 202
胡达 202
黄琪 202
胡日章 202
黄瑞 202
胡谅 202
胡轩 202
孙清 202
徐鹗 202
黄裳 202
黄良才 202
徐芳 202
徐存义 202
黄珮 202
胡恺 202
胡悦 202
孙继先 202
胡昭 202
孙鎡 202
孙翥 202
孙钰 202
孙鏊 202
孙鉝 202
孙基 202
孙铤 202
徐恒锡 202
胡德信 202
孙佳 202
孙坊 202
孙汝汇 202
胡安 202
徐怀爱 202
孙锜 202
孙大霖 202
孙錝 202
胡维新 202
黄初 202
孙如泟 202
孙如津 202
胡邦彦 202
孙健 202
黄虞 202
孙应龙 202
孙应楝 202
孙应枢 202
孙以衡 202
骆尚志 202
徐遵宗 202
胡一鹗 202
胡敬辰 202
孙如汕 202
孙如瀛 202
孙如洹 202
孙如濂 202
孙如澜 202
孙如湘 202
孙应本 202
孙扬 202
孙光灏 202
孙光烈 202
黄章 202
第三节 清代 202
孙嵩 205
胡鹤翥 205
黄在忠 205
胡鄂 205
孙昌鑑 205
孙谠 205
孙光? 205
胡师亮 205
胡则安 205
孙鹏程 205
孙希尧 205
胡梯青 205
胡宜青 205
黄坤 205
孙秉元 205
孙廷璋 205
胡清江 205
孙廷裕 205
孙清彦 205
孙钧 205
孙式鑑 205
胡馨桂 205
胡陈策 205
胡陞 205
胡绍潢 205
第四节 历代进士与记入史书者 205
第五节 民国以后 210
胡杏生 213
胡光琛 213
孙德水 213
赵子美 213
胡瑞宏 213
胡葆真 213
胡绳显 213
王雍 213
何香德 213
胡景焕 213
黄余光 213
朱传章 213
胡小凡 213
王鑫淼 213
鲁永鑑 213
第六节 革命烈士名录 213
第三章 当代人物名录 215
第一节 党、政、军 216
第二节 教育、科技 218
第三节 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人物 221
第四节 获省地(市)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者 224
第五卷 民情习俗第一章 风俗习惯 239
第一节 生活习俗 239
第二节 生产习俗 245
第三节 岁时习俗 246
第四节 礼仪习俗 252
第五节 信仰习俗 261
第六节 宗族习俗 263
第二章 方言 267
第一节 语法 267
第二节 词汇 272
第三节 俗语 294
第四节 方言 311
第五节 农谚 325
第三章 宗教 334
第一节 佛教、寺庙 334
第二节 道教 339
第三节 天主教 340
第四节 基督教 340
第六卷 经济综述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 34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制度 345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府的减租斗争 346
第三节 土地改革 347
第四节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352
第五节 农村人民公社 362
第六节 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369
第二章 农业经济管理 371
第一节 合作化时期 371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时期 375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380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81
第二节 企业登记与管理 382
第三节 合同管理 384
第四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 385
第四章 计量与标准化管理 385
第一节 计量 386
第二节 标准化 388
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发展程度 389
第一节 经济增长 389
第二节 经济发展程度 390
第七卷 农业第一章 发展概况 395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395
第二节 农技 398
第三节 耕作工具 402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412
第二章 粮食、油料 414
第一节 水稻 414
第二节 大麦、小麦 423
第三节 杂粮 424
第四节 油菜 425
第三章 棉花 428
第一节 历代棉花生产概况 42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棉花生产 430
第四章 林业 434
第一节 山林资源 435
第二节 植树造林 438
第三节 山林保护 442
第五章 农特产 446
第一节 杨梅 446
第二节 其他水果 453
第三节 蔬菜与瓜果类 457
第四节 茶叶 460
第五节 蚕桑 463
第六节 花木生产 465
第六章 畜禽 466
第一节 家畜 467
第二节 家禽 471
第三节 养蜂 474
第四节 家禽孵化 476
第五节 疫病防治 477
第七章 渔业 480
第一节 水产资源 480
第二节 养殖 481
第三节 捕捞 483
第八卷 水利第一章 湖泊 水库 487
第一节 古湖泊 489
第二节 梅湖水库 489
第三节 小(二)型水库 491
第四节 山塘 491
第二章 河区水系、河网整治 493
第一节 历史上的河区水系 493
第二节 中河区 494
第三节 石堰河网区 495
第四节 河流 496
第三章 水闸、堰坝 501
第一节 内河节制闸 501
第二节 堰坝 502
第四章 农田治理 503
第一节 改造低洼畈 503
第二节 土地整理 504
第五章 机电排灌 505
第一节 机灌 505
第二节 电力排灌 506
第三节 地下渠道 507
第六章 参加境外工程建设 507
第七章 湖田开发 508
第一节 烛溪西湖开垦 508
第二节 烛溪东湖开垦 508
第三节 梅湖农场 509
第八章 管理组织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