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宏观经济法总论 3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法 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经济 3
第二节 宏观经济法及其特征 15
第三节 宏观经济法的立法概况 17
第四节 宏观经济法的目标和任务 29
第五节 宏观经济法在我国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1
第二章 宏观经济法的渊源 34
第一节 西方宏观经济学说对宏观经济立法的影响 34
第二节 我国宏观经济法的理论基础 38
第三节 宏观经济法的渊源及原则 53
第四节 宏观经济法的原则 55
第三章 宏观经济法律关系 60
第一节 宏观经济法律关系 60
第二节 宏观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61
第三节 宏观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74
第四节 宏观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76
第四章 宏观经济法的体系 81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一般原理 81
第二节 划分宏观经济法体系的标准 82
第三节 法学界有关宏观经济法体系的学说 82
第四节 我国宏观经济法的体系 89
第五章 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监督与救济 140
第一节 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监督与救济的理论基础 140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监督机制 143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救济机制 152
下篇 宏观经济法分论 159
第六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 159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法概述 159
第二节 国外计划立法及对我国计划立法的借鉴 166
第三节 我国计划法的体系与内容 175
第四节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 183
第五节 违反计划法的法律责任 191
第七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统计法 193
第一节 统计法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193
第二节 各国统计立法及对我国统计法的借鉴 195
第三节 我国统计立法概况及统计法的修改 198
第四节 统计法的主要内容 207
第五节 违反统计法的法律责任 21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财政法 218
第一节 财政法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218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 230
第三节 预算法 238
第四节 国债法 247
第五节 转移支付法和财政监督法 254
第九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税法 259
第一节 税法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 259
第二节 国外有关税收立法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265
第三节 我国税收体制改革 278
第四节 我国税法的主要内容 283
第十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金融调控法 296
第一节 金融调控法在宏观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96
第二节 国外金融法的比较与借鉴 302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立法 309
第四节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315
第五节 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 329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投资法 337
第一节 投资法在宏观经济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337
第二节 台湾地区与国外投资立法 340
第三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 345
第四节 我国的投资立法和投资法的主要内容 351
第五节 违反投资法的法律责任 385
第六节 我国风险投资法 386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产业调节法 395
第一节 产业调节及产业调节立法 395
第二节 有关国家和地区产业调节立法及对我国的借鉴 399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 406
第四节 产业组织法 413
第五节 中小企业法律制度 423
第六节 产业技术法律制度 432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价格调控法 441
第一节 价格、价格调控与价格法 441
第二节 我国价格体制改革与价格立法 444
第三节 两种体制下政府价格宏观调控的比较 448
第四节 国外政府价格宏观调控立法的借鉴 449
第五节 我国主要价格法律制度 452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就业调控法 471
第一节 就业调控法概述 471
第二节 我国就业体制改革与就业调控的发展 474
第三节 国外有关就业法律对我国就业法的借鉴 478
第四节 建立我国就业调控法的法律体系 487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国际收支平衡法 496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法概述 496
第二节 外贸调控法 502
第三节 外汇管制法 519
第四节 外资调控法 531
第五节 境外直接投资调控法 543
第六节 外债法 551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审计法 559
第一节 审计法概述 559
第二节 国外审计立法对我国的借鉴 571
第三节 国家审计机关的法律规定 575
第四节 我国审计法的法律制度 577
第五节 国家审计程序的法律制度 584
第六节 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 586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审判法 589
第一节 国家审判机关对宏观经济法的保护 589
第二节 我国的审判制度改革 592
第三节 我国经济审判组织的设置及职权 596
第四节 经济审判的管辖及收案范围 597
第五节 经济审判监督 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