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i-d图 4
1-1 湿空气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4
1-2 湿空气的焓湿图 9
1-3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 12
1-4 焓湿图的应用 17
第二章 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的确定 22
2-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 22
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 25
2-3 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热作用 28
2-4 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计算 33
2-5 空调房间的送风状态和送风量 46
第三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 51
3-1 空气热湿处理的各种途径 51
3-2 用喷水室处理空气 52
3-3 用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 66
3-4 空气的其它热湿处理方法 79
第四章 空气调节系统 87
4-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87
4-2 新风量的确定和空气平衡 88
4-3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 92
4-4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116
4-5 局部空调机组 130
第五章 空调冷源及空调水系统 135
5-1 空调冷源 135
5-2 空调冷冻水系统 140
5-3 空调冷却水系统 144
第六章 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 148
6-1 分析运行工况的意义 148
6-2 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149
6-3 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156
6-4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168
6-5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174
第七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181
7-1 送、回风口的气流流动规律 181
7-2 常见送、回风口的型式 185
7-3 气流组织的设计 188
7-4 气流组织的计算 191
第八章 风道设计 202
8-1 风道的阻力计算 202
8-2 风道内的压力分布 204
8-3 风道的设计计算 207
8-4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212
第九章 高层建筑的通风和防排烟 217
9-1 概述 217
9-2 高层建筑的自然排烟 218
9-3 高层建筑的机械防排烟 225
9-4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和防排烟 231
9-5 机械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控制 233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 236
10-1 噪声及其物理量度 236
10-2 人对噪声的感觉和室内噪声标准 240
10-3 空调系统的噪声源 242
10-4 空调系统中噪声的自然衰减 244
10-5 消声器消声量的确定 248
10-6 消声器 250
10-7 空调装置的减振 256
第十一章 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263
11-1 空调系统测定用仪表 263
11-2 测定调整前的准备工作 273
11-3 空调系统风量的测定与调整 273
11-4 空气处理设备容量及系统工况的测定 285
11-5 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 289
11-6 测定调整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292
附录 296
附录1-1 湿空气的密度、水蒸气压力、含湿量和焓 296
附录1-2 湿空气焓湿图 298
附录2-1 部分城市室外气象参数 299
附录2-2 北纬40°太阳总辐射强度 300
附录2-3 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ρ 301
附录2-4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计算的有关系数 301
附录2-5 设备、用具、人体、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 308
附录3-1 喷水室热交换效率实验公式的系数和指数 312
附录3-2 部分空气加热器的传热系数和阻力计算公式 313
附录3-3 部分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传热系数和阻力试验公式 314
附录3-4 SRZ型空气加热器技术数据 315
附录3-5 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ε1值线算图(适用于N≥4排逆交叉流) 316
附录3-6 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ε2值 317
附录3-7 JW型表面冷却器技术数据 317
附录5-1 活塞式冷水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318
附录5-2 模块化冷水机组技术规格表 319
附录5-3 单螺杆式冷水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320
附录5-4 离心式冷水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321
附录5-5 溴化锂蒸汽双效制冷机性能表(蒸汽压力0.4MPa(相对压力)) 323
附录5-6 溴化锂直燃式冷温水机组性能表 324
附录5-7 方形逆流式冷却塔主要性能参数 326
附录7-1 送风口特性 327
附录8-1 通风管道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线解图 329
附录8-2 局部阻力系数 330
附录8-3 圆形标准风管规格 338
附录8-4 矩形标准风管规格 339
附录8-5 矩形风管流量当量直径表 341
参考文献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