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公共关系学原理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意义 1
第二节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11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出来和发展 18
第四节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 30
第五节 现代公共关系的界定 45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45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52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62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过程——信息交流 74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原则 95
第一节 公开事实真相的原则 95
第二节 对公众负责的原则 102
第三节 说服的原则 108
第四节 全面PR原则 113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工作步骤 116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研究 116
第二节 公共关系计划的制定 124
第三节 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与传播 140
第四节 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 147
第五章 公共关系机构 152
第一节 社会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机构 152
第二节 公共关系公司 156
第六章 公共关系人员 161
第一节 公共关系工作的层次和知识结构 161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的工作内容 164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 166
第四节 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 171
第二部分 公共关系实务 173
第七章 企业公共关系 173
第一节 消费者关系 174
第二节 社区关系 177
第三节 与供应(经销)单位的关系 184
第四节 与新闻界的关系 188
第五节 政府关系 190
第八章 社会组织内部公共关系 195
第一节 社会组织内部公共关系的意义 195
第二节 社会组织内部公共关系的内容和方式 197
第九章 政府机构的公共关系 202
第一节 政府机构公共关系的意义 202
第二节 政府机构公共关系的内容和沟通形式 206
第十章 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公共关系 210
第一节 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公共关系的意义 210
第二节 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公共关系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212
第三部分 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第十一章 搜集信息 215
第一节 搜集信息的意义 215
第二节 民意测验 219
第十二章 传播信息 232
第一节 公共关系信息传播的意义 232
第二节 新闻传播 234
第三节 演讲 243
第四节 公共关系广告 253
第五节 宣传资料 261
第十三章 树立组织形象 266
第一节 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 266
第二节 树立组织形象的方法 270
第十四章 组织专门活动 276
第一节 组织专门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276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专门活动 280
第十五章 处理危急事件 287
第一节 处理危急事件的意义 287
第二节 对危急事件的对策 289
第十六章 公共关系日常事务 293
第一节 接待 293
第二节 宴会 298
第三节 公共关系文书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