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颜、谢事迹 1
第一节 颜、谢之家世传略 2
一、颜延之之家世传略 2
(一)谱系表 4
(二)世系表 5
二、谢灵运之家世传略 7
(一)谱系表 9
(二)世系表 10
第二节 颜、谢之生平行谊 18
一、颜延之:其生平行谊分三个时期讨论 18
(一)青少年时期 18
(二)壮年时期 18
(三)晚年时期 19
二、颜延之传略行事表 20
三、谢灵运:其生平行谊分三个时期讨论 25
(一)少年时期 25
(二)仕晋时期 25
(三)仕宋时期 26
四、谢灵运传略行事表 27
第三节 颜、谢之思想与交游 35
一、颜延之之思想 35
(一)严谨的思想 35
(二)养生的思想 35
(三)儒佛的思想 36
(四)道教的思想 37
二、谢灵运之思想 37
(一)儒家的思想 38
(二)佛家的思想 39
(三)道家的思想 39
(四)玄理的思想 40
三、颜、谢之交游 40
(一)与亲戚之交游 40
(二)与仕宦之交游 41
(三)与隐士之交游 44
(四)与僧侣之交游 45
第四节 颜、谢之文学作品 50
一、颜延之之文章内容 50
二、谢灵运之文章内容 54
第二章 颜、谢之时代背景 61
第一节 地理环境 62
一、文化重心南迁 62
二、天然环境与经济条件之对比 63
(一)苍凉的漠北与秀丽的江南 63
(二)孤贫的北方与富饶的南地 65
三、山水文学的地理因素 67
第二节 政治局势 73
一、紊乱的政治 73
(一)强臣弄权、政治腐败 74
(二)元嘉之治、难起时弊 75
(三)皇室争权、骨肉相残 76
二、政治引导文学思潮 76
第三节 社会风尚 79
一、君臣崇尚奢靡 80
二、士庶礼教沦丧 82
三、贵贱门第森严 85
四、朝野崇佛信道 87
五、上下竞相爱美 89
第四节 文学思潮 93
一、文学观念的厘清 94
(一)文学界说的净化 94
(二)文学内涵的升华 95
(三)文学价值的重估 97
二、文学理论的建立 98
(一)文胜于质的主张 98
(二)四声切韵的确定 101
(三)文学评鉴的标准 102
三、唯美文学之风行 103
第三章 颜、谢诗歌内容研究 107
第一节 颜延之诗歌分类 112
一、公宴诗 113
二、赠答诗 116
三、咏史诗 119
四、游览诗 124
五、行旅诗 126
六、哀伤诗 129
六、郊庙诗 130
七、杂诗 131
第二节 谢灵运诗歌分类 134
一、述德诗 135
二、公宴诗 136
三、祖饯诗 137
四、赠答诗 138
五、行旅诗 140
六、游览诗 146
七、哀伤诗 153
八、乐府诗 154
九、杂拟诗 155
十、杂诗 157
第四章 颜、谢诗的艺术特色 161
第一节 引古用点 162
一、援引古事 165
二、征经典语、用古人语 167
三、镕铸古语、脱化新句 169
第二节 音韵谐调 172
第三节 叠字摹神 179
第四节 辞藻华丽 184
第五节 对偶精工 195
第六节 巧构形似 204
第五章 颜、谢诗之评价、比较及影响 215
第一节 历代对颜·谢诗的评价 215
一、历代对颜诗的评 215
二、历代对谢诗的评 222
第二节 颜、谢诗与诸家诗的比较 234
一、颜诗与谢诗的比较 234
二、颜、谢诗与曹诗的比较 239
三、颜、谢诗与陆诗的比较 243
四、颜、谢诗与鲍诗的比较 247
五、颜、谢诗与陶诗的比较 251
第三节 颜、谢诗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258
一、颜诗对六朝文学的影响 258
二、颜诗对唐、宋文学的影响 260
三、谢诗对六朝文学的影响 262
(一)谢诗启山水诗之新貌 262
(二)由山水诗过渡至咏物诗 263
(三)宫体诗发端于山水诗 264
(四)山水画乃山水诗之末流 266
四、谢诗对唐、宋文学的影响 267
主要参考书目 271
一、专书类 271
二、期刊类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