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重组与共享 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的新思路》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鸣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61922
  • 页数:1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从教师教育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教师教育目前现状出发,考虑网络技术对教育的重大影响,来研究教师教育的资源共享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民开探讨: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网络对教师教育所带来的冲击;对国外的教师教育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引以为鉴;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结构分析;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建构方案;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制度保障;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的理论思考。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网络给教育带来的挑战 1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

二、网络对教育的影响 3

第二节 教师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9

一、必要性 9

二、可能性 12

第三节 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历程 18

一、政策支持 18

二、建设成果 19

第四节 教育资源共享的障碍因素 24

一、经济成本 24

二、网络基础建设 25

三、信息理念 26

四、管理体制 26

第二章 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动态与现状分析 28

第一节 教师与教师教育 28

一、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28

二、教师教育 30

第二节 教师教育研究动态 32

一、教师专业化 33

二、教师素质 34

三、教师培养与培训 35

四、教师教育体制 37

第三节 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9

一、现状分析 39

二、存在问题 43

第三章 我国教师教育体制 46

第一节 教师教育的历史沿革 46

一、旧中国时期的教师教育 46

二、新中国成立后教师教育的发展 48

第二节 基本制度 51

一、制度特征 52

二、结构特征 56

第三节 行政体制 57

第四节 课程制度 60

第五节 管理体制 62

第六节 继续教育体制 64

第四章 国内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借鉴 66

第一节 国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66

一、美国国家技术大学 67

二、英国开放大学 71

第二节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75

一、办学宗旨 75

二、行政机构 76

三、管理模式 77

四、学生类型与学历 78

五、经费 79

六、办学特点 79

第三节 经验总结与思考 80

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81

二、教育资源共享可持续的因素 82

第五章 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分析 85

第一节 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85

一、共享模式 86

二、共享形式 88

第二节 浙江省的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分析 90

一、数据统计 90

二、数据分析 94

第六章 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95

第一节 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现状与分析 96

一、设置现状 96

二、合理性分析 98

第二节 教师教育可共享的课程分析 100

一、教师教育两大系统之间的共享课程 100

二、同一层次学校的可共享课程 104

第三节 共享课程的资源组织 105

一、基于课程知识结构的组织 105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 107

三、基于学习对象的组织 110

第七章 其他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分析 116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共享分析 116

一、学生资源 116

二、教师资源 117

第二节 物力资源的共享分析 119

第八章 教师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构 121

第一节 教师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构原则 121

一、资源共享体系的特征 122

二、建构原则 123

第二节 教师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具体实施 125

一、需求分析 125

二、总体设计 126

三、软件功能设计 128

四、硬件架构 131

第九章 虚拟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133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3

一、虚拟 133

二、虚拟教学 134

三、虚拟实验 137

第二节 虚拟教育资源的分类与素材采集 138

一、资源的分类 138

二、素材的采集 139

第三节 虚拟教学资源的开发工具 140

一、素材集成工具 141

二、网页集成工具 142

三、开源平台 143

四、三维空间开发工具 147

五、社会性软件 152

第四节 虚拟教学平台 155

一、数学平台 156

二、物理平台 158

三、化学平台 159

四、生物平台 163

第十章 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与保障体系 164

第一节 共享机制 164

一、多方位的组织管理机制 165

二、多层次的共享机制 167

三、规范化的技术支持机制 169

四、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172

第二节 保障体系 173

一、信息安全 173

二、信息标准化 174

三、政府支持 175

四、规范管理 176

五、利益平衡 176

六、人才保障 177

参考文献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