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隋唐五代教育及教育思想 1
隋唐五代教育概述 1
(一)帝国初创与隋文帝文教政策的摇摆 2
(二)统一大帝国的建立与儒术重振 6
(三)五代的衰落与印刷术的发明 33
(四)隋唐道统的复兴 34
陆德明、颜师古、孔颖达与唐初经学教育 39
(一)陆德明 39
(二)颜师古 41
(三)孔颖达 47
唐代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50
(一)医事制度 50
(二)医学律令 53
(三)医学教育 56
王通的教育思想 59
(一)安邦育人 60
(二)仁义为本、礼乐为先 62
(三)穷理尽性,乐天知命 64
(四)知之、行之、安之 71
(五)学无常师,唯道所存 75
孔颖达的教育思想 76
(一)生平与学术活动 76
(二)论教育作用 78
(三)论教育内容 81
(四)品德修养思想 83
(五)教学方法论 85
五代的教育 86
(一)五代的学校教育 86
(二)五代的科举制度 91
下篇 隋唐时期教育论著选读 97
隋文帝(杨坚) 97
劝学行礼诏 97
劝学诏 98
施用雅乐诏 99
简励学徒诏 99
令州县搜扬贤哲诏 100
牛弘 101
上表请开献书之路 101
何妥 104
定乐舞表 104
李谔 106
上书正文体 107
隋炀帝(杨广) 108
求贤兴学诏 109
令十科举人诏 110
文武职事以才授诏 110
隋书 111
儒林传序 111
唐高祖(李渊) 113
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诏 114
京官及总管刺史举人诏 114
置学官备释奠礼诏 115
兴学敕 116
幼童通经赏以不次诏 116
魏征 117
对大乱之后大可致化 117
群书治要序 119
谏太宗十思疏 120
诸王善恶录序 121
颜师古 122
上汉书注序 123
策贤良问五道 123
唐太宗(李世民) 126
置文馆学士教 127
崇文篇 128
崇儒学(节选) 128
尊敬师傅(节选) 129
教诫太子诸王(节选) 130
帝范后序 132
采访孝悌儒术等诏 133
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 133
搜访才能诏 134
禁经序 135
笔法论 135
指法论 136
笔意论 136
论崇笃实诏 137
颁示礼乐诏 137
令州县行乡饮酒礼诏 138
金镜 138
长孙无忌 143
先圣先师议(节选) 143
律疏议序 144
刘祥道 146
陈铨选事疏 146
魏玄同 148
论选事疏 149
唐高宗(李治) 152
令京司长官上都督府诸州举人诏 152
补授儒官诏 153
访习礼乐诏 153
令?州举人诏 154
条流明经进士诏 154
营造孔子庙及学馆诏 155
武则天 155
以八科取士诏 156
改元载初赦(节选) 156
停试糊名考判敕 157
臣轨 158
臣轨上(五章) 159
臣轨下(五章) 167
唐中宗(李显) 174
令宗室子弟蕃王及可汗子孙愿入学者附学习业诏 175
令入学行束修礼敕 175
集学生制 175
唐睿宗(李旦) 176
申劝礼俗敕 176
皇太子国子监释奠诏 178
唐玄宗(李隆基) 178
将行释奠礼诏 178
诸州举实才诏 179
命张说等两省侍臣讲读敕 179
令贡举人勉学诏 180
令蕃客国子监观礼教敕 181
令礼部掌贡举敕 181
令明经进士就国子监谒先师敕 181
禁策判不切事宜诏 182
劝选人勤学业诏 182
皇太子诣太学诏 183
诸州置医学博士敕 183
求儒学诏 183
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 184
令两监生徒赴学诏 184
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 185
岁初处分德音 185
每年铨量举送四门俊士敕 187
亲祀东郊德音(节选) 187
追赠先圣为文宣王诏 188
亲试四子举人敕 189
命两京诸路各置玄元皇帝庙 189
分道德为上下经诏 190
禁止生徒问难不经诏 190
孝经注序 191
颁重注孝经诏 192
亲祭九宫坛大赦天下敕(节选) 192
帖经之弊须厘革敕 193
榜示广济方敕 193
天宝七载册尊号赦(节选) 193
听国子监诸生还乡习读敕 194
唐代宗(李豫) 194
选集贤学士敕 194
崇太学诏 195
唐德宗(李适) 196
命举选人习开无礼诏 196
两馆学生宜据式考试敕 197
条流习礼经人敕 197
颁广利方敕 198